相传,舜当上部落首领以后,总是在大地度过极寒,开始转暖的月份之初,带领属下祭拜天地,祈愿万物复苏,风调雨顺。后来人们便把这一月称为元月,把元月的第一天称为岁首,也就是元旦的前身。
那么这个每年的“大地送寒回暖之月”是怎么确定的呢?夏初靠观察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每当斗柄指向寅方(地平坐标系中的正北顺时针偏60度的地方)称为“建寅”,即确定这个月为元月。这个月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
冬至,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子,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天干地支的时间立法普及以后,夏历把冬至所在的月定为地支首月——子月,次月为丑月,再下月即为寅月。由此,人们也不再通过判断北斗星斗柄来确认正月,而是通过冬至日所在月份推算正月,即冬至日所在月份后的第二个月——寅月。
但当时的科技水平并不能提前推断出冬至日发生在哪一天,所以夏朝每当十一月都会派人记录日影的长度,如果在十一月当中的某天日影变短了,就说明本年度冬至是在十一月,十二月就如期置办年货,再转月就开始过年了;如果日影变短出现在了十二月,那么夏王朝就在十二月后面再闰一个十二月。如此来调整夏历中月历和年历的矛盾。
至商朝,把正月向前提了一个月,把冬至后的第一个月(丑月,相当于我们现在阴历12月)作为正月。
周代又向前提前一个月,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日为岁首过新年。由于不能预测冬至日的到来,于是周公以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确定冬至日,也是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可以相像,当时一年从何时开始,又从何时结束,都是从成周城(周代洛阳城)发出来的讯息才能知道,成周毫无疑问就是当时的国家“授时中心”。
至秦代,又前提一个月,把亥月(阴历十月)作为正月,但岁首新年依旧沿袭冬至日。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觉得“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犯了忌讳,就下令把正月的“正”读作“征”音,并沿用至今。
汉武帝时期,又把正月恢复到寅月,即今天的正月,和冬至分开。元旦日也搬回了正月初一。由此,中国人开始过专门的“冬至节”了。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宪法规定从1912年起,改用公历纪年。把“元旦”这个名字送给了公历一月一日,定公立一月一日为元旦新年。但民间仍沿袭阴历正月初一“过年”的习俗。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经袁世凯批准,就此诞生了“春节”这个节日名字。尽管包括冬至在内的其他三个节日的新名字没有推开,但“春节”却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扬名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