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子又称香蒲、水烛、菖蒲、蒲草等,潍北人称作蒲子。它起源于中国,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易在沟濠、河滩、池塘中生长。在国内分布较广,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亦有分布。
常见的蒲子有四种,本文着重介绍窄叶蒲子(见图片1),它株高2—3米,由长鞘包裹着蒲茎。蒲花两性,雌、雄同株,雌、雄花有间隔,呈淡黄色;蒲叶扁平、带状,宽约1.5—2.5厘米。宽叶蒲子雌、雄花体相连,叶稍宽,株略矮;石菖蒲叶呈剑状,长30—50厘米,宽2—6厘米,易在沟、塘水边呈扇形生长;另有小香蒲,株高50—70厘米,易盆栽。
我的家乡是昌邑市角埠,村东村北地势低洼,台田密布,沟、河纵横,自古盛产蒲子。蒲子一身是宝,上世纪70年代前,蒲产品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我与蒲子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是从蒲堆里长大的。春天,吹着蒲子做的口哨,看着蒲子发芽成长;夏天,在蒲沟里摸鱼,在蒲丛中挖鸟蛋,也时常躺在蒲席上睡觉,坐在蒲毯上摇着蒲扇纳凉。我住过蒲子搭的屋;吃过蒲黄、蒲丹、蒲疙瘩及蒲白做的菜;穿过蒲白编的草鞋、蒲窝;听老人讲过藏在蒲沟里躲鬼子的故事;见证并参加了加工蒲子和编制的全过程;更难忘的是下水割蒲子、运蒲子,回想往事,历历在目。
蒲子有四种繁殖方式:人工撒种、移栽、自然分生、蒲种随风飘播。其中自然分生指老蒲根长出新蒲芽在沟底淤泥中匍匐生长,可长达几十厘米,然后向上长出水面。淤泥中的这段称蒲丹,后逐渐老化成蒲根,也有的蒲芽从老根直接向上生长,越出水面形成一棵新蒲子。
蒲子易生长在1.5米深的水中,分水上的蒲叶,水中的蒲白子和水下淤泥中的蒲根三部分。蒲叶长出水面后向两侧分开,依次排列长出新叶,然后在蒲叶中间长出蒲筳子。蒲筳的上端是雄蒲花,称蒲黄,结种子的雌蒲花在下,称蒲棒。
秋天是蒲子的收获季节,割蒲子多在霜降前后,因水凉,常在中午开始。下水前先喝由生产队派人送来的热稀饭暖身,然后每人拿一把镰刀下水。身高者站在水深的沟中央,一行人齐头并进,将蒲子从根部割断,边割边捆。一条沟割完后,再看沟沿上,田地里,到处都晾晒着蒲子,刚割的鲜蒲子一捆有几十斤重,我那时年龄小,只能向崖上搬(拖)运。一个月后干透,即用牛车拉回生产队的场院里。
一捆捆的干蒲子要重新整理(通常叫筛蒲子),把乱叶水草除掉,较小的挑出来,剩下挺拔直立、粗壮的在两端各捆一道蒲叶绳,再用铡刀从蒲叶和蒲白之间切开,分类垛放。一岭岭银色的蒲白、绿色的蒲叶堆得像小山,甚是壮观。
优质蒲叶是编制蒲席、蒲包及蒲扇的好材料,人们利用冬季或农闲时从事编制。编制前要对蒲子再次进行挑选加工,把短、断、小、黄的叶子去除,留下叶面宽、颜色新鲜的蒲叶。把它浇上水,滋润透,然后铺在专用场地上用石磙子来回反复碾压,这道工序称压篾子。压得叶面柔软,前后紧贴在一起,即可进行编制。可惜现在这项编制技术很少再用,有的甚至失传。
那时编制是主要的家庭副业和经济来源,也是个细心活,妇女心灵手巧,老少都参与其中。有时邻居家姐妹也会拿着活儿相互串门,凑在一起忙活,炕上的、地下的,一边拉呱,一边编制。每个蒲包一角九分钱,熟手每天能编6—7个,双台供销社收购。蒲席同单人床一般大,夏天乘凉时也可往地上一铺,可躺可坐,十分方便。
蒲白生长在水下,呈白色,长度因水的深浅而不同,水底淤泥较厚、水深合适(1.5米左右)的河、沟长出的蒲白粗壮宽厚,质量好。干蒲白用来编制蒲窝,蒲毯及其它工艺品,如碗垫、同心结、小动物等。博兴县湾头村传统的编织技术很有名,67年角埠张学闵等人曾自己拉(地排)车去送过蒲白子,至今这里还是蒲产品的集散地。
冬天,男人们常在地屋里编蒲窝,编制前先在场院里挖一个长方形约3米深的土坑,用木棍、树枝、杂草和土封顶,里面稍作整理,一边坐4—5个人,两排对坐。任凭外边北风怒吼,大雪纷飞,地屋里却是暖洋洋的。时常有人一边编织一边讲故事,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还引起一阵阵欢笑声。孩子们有的给大人递材料,有的在用下脚料拧着抽陀螺的小鞭子。蒲窝因大小不同,一双可卖3—5角钱,可谓物美价廉,老少皆备,冬天穿在脚上方便又暖和。
蒲筳子直立、圆滑、较硬,用它编制的拍子可晾晒食物,尤其是编制的锅盖,不怕热气熏蒸,结实耐用。挑出的小蒲子也有用处,人们打制成蒲帘,用来盖窑厂的砖坯或育地瓜秧的大棚,剩下的杂乱蒲叶又可烧火做饭。
蒲子是可以食用的,春天蒲筳上端长出雄蒲花,呈微黄色,称蒲黄。它直径1—2厘米,长15—20厘米,用手捋一把或折下来即可食用,稍粘稠,口中充满浓郁的芳香。
蒲丹直径1—2厘米,纯白色,外皮光滑,松脆可口,有一股凉爽且清淡的野香。
蒲疙瘩即蒲子的(老)根部,刚挖出来因水分太大不好吃,需晾晒一段时间。待淤泥、根须干透,剥去表皮,疙瘩呈乳白色,吃时口感略硬、微甜,稍粘稠,别有一番风味。蒲丹、蒲黄、蒲疙瘩又称蒲三鲜,只是极少有人皆能品尝。
嫩蒲白是做大包子和水饺馅的好食材,亦可炒着吃或做汤菜。济南的明湖三宝之一便是用蒲白做的奶汤蒲菜,中央电视二台《舌尖上的中国》还介绍过。
蒲黄不仅可生食,还是中药材,有止血、化瘀、通淋、镇痛、抗凝、防中风、降血压等功效。在每年5—6月份采摘、晒干、碾压、过筛后取粉备用。蒲黄分生熟两种,炒蒲黄多用于止血消炎,有的还做成蒲黄碳。
蒲棒长在蒲筳上,蒲黄的下方,黄褐色呈棒状,直径2—3厘米,高约20厘米,立在水中一支支像蜡烛,因此蒲子也称水烛(图片2)。蒲棒是治疗外伤性出血的中药材,是造纸的好原料,点燃后还可熏蚊虫,用其花絮做的蒲包又软又保暖。
我对蒲子情有独钟,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回想当年,我迈步田际,眼前是一望无边、碧波翻腾的蒲涛。蒲丛中百鸟争鸣,蒲沟中鱼群游动,微风送来阵阵蒲叶的芳香,空气也那么新鲜。
五十年以后我又漫步在原来的田埂上,竟发现随着时代变迁、天气干旱、沟水污染、枯竭等原因,故乡蒲沟尽由杂草坐镇,蒲主人早已不知去向,让我时常思念的蒲涛美景也变成了梦幻。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为了今后农村机械化的发展,近几年昌邑市政府已对角埠村东、北边的大片土地进行了统一改造。原来杂乱不齐的水沟、台田已经修整成了连片的大块农田,田边的水沟里又重新碧波荡漾,久违了的双台(永安)鲫鱼又在水沟里重新安家,沟水中散落成长的蒲子也依稀可见。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昌邑蒲子会在这片古老的水乡湿地上大量繁衍,茁壮成长,故乡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昌邑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