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回望故乡 | 昌邑乡间的往昔岁月

回望故乡 | 昌邑乡间的往昔岁月

《回望故乡》  作者:孙克森  诵读:张瑞莲


几十年风雨兼程,步履匆忙,

急促的脚步时常感到无处安放。

如今虽已雪染双鬓,

却总爱把往事回想。

世事纷繁,在脑海里杂乱无章。

但记忆中的少年时光,

依然魂牵梦绕,令人神往。


故乡——

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那里有终生难忘的少年时代,

和那些天真烂漫的奇思妙想。




故乡的春天,

和风拂面,鸟语花香。

炊烟在农舍上袅袅升起,

柳枝在微风中摇曳飘荡。

雨后的空气清新甜绵,

美丽的村庄静谧安详。

蜿蜒曲折的小龙河,

细水涓涓不停地流淌。

小龙河,

是故乡的母亲河,

她滋润着故乡繁衍生息,

她见证了故乡世事沧桑。

她是故乡幸福的源泉,

她是故乡兴旺的脉象。

上世纪七十年代昌邑县王家庄子村民在插秧劳作

空旷的田野里,

到处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阡陌纵横,沟渠成行,

整齐排列着如同仪仗。

返青的麦苗露珠欲滴,

田埂上的苦菜子嫩芽初张。

稻田里人们正忙着插秧,

有节奏地弯腰起立,

身后便是笔直的青苗数行。

泥水溅到身上,

笑意写在脸上。

酸痛的腰背,

叮人的蚂蝗,

都禁不住,

欢声笑语在田野里荡漾。

盐碱地处在村庄北面,

一马平川白色茫茫。

遍地芦芽茂密茁壮,

骡马牛羊全靠它饲养。

绊马爬的一丈多长,

制作绳索拉力超强。

柽柳枝条质地坚韧,

家家户户编篓编筐。

黄蓿菜品种枚不胜数,

三年天灾,

多亏有它才度过了饥荒。

人行处,沙鸟飞快逃离,

因为沙棘树下有幼鸟隐藏。 

小嘟噜子横行疾走,

芦苇丛才是它的家乡。

人赤脚奔跑在白沙滩上,

软绵绵的,如同塑胶跑道一样。

一切都是那么生动有趣,

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令人陶醉,暖人心房。




故乡的盛夏,

骄阳似火,闷热难当。

树叶看不到一丝摆动,

炙烤得人们心里发慌。

狗儿伸长舌头喘着粗气,

蝉儿在枝头上不停地鸣唱。

燕子一次次地掠过水面,

蜻蜓飞来飞去来回奔忙。

这是暴雨来临的征象。

顷刻间,

狂风骤起,雷声轰响,

箭竿雨如同倾盆一样。

雨水横流,

夹杂着砖块瓦砾,

直奔小龙河床。

不一会儿,

村里村外一片汪洋。

雨势稍停,孩子们最先冲出家门,

享受快意的雨后凉爽。

风雨打湿了蝉的翅膀,

还有那些刚从地底下爬上来的知了龟,

也正在笨拙的爬行逃亡。

捡回去扔进咸菜缸里淹上一宿,

蒸着炒着满屋飘香。

雨后时有彩虹出现,

七色斑斓高悬天上。

湛蓝的天空一碧如洗,

远眺东山清晰可望。

夏天的小龙河,

水草丰茂,荷花怒放。

水质清冽常流不息,

是各类动植物生长的温床。

青蛙在呱呱鸣鼓,

苇喳在啾啾吟唱。

小鱼们旁若无人地游来游去,

有时成群结队,

有时三三两两。

小河虾时不时跃出水面,

划一道美丽的弧线,

又返身入水奔向远方。

蒲苇丛中有许多鸟窝,

编织的就像艺术品一样。

鸟蛋有着丰富的营养,

莲蓬子是那么甜中带香。

小龙河,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

比武的校场。

浪里白条扎猛潜游,

嬉戏打闹花式多样。

回家前,用一根芦苇把战利品串起,

当天就出现在餐桌之上。招来的往往是大人们的责骂,

极少受到称赞和表扬。

柳疃北闫大队收割小麦(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那时节,雨水丰沛,

沟满壕平,水盈陂塘。

河蟹爬进家门,

鱼在雨中飞翔。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蔬菜食物但吃无妨。

干活间歇,

掬一捧凉水送入口中,

甘甜可口周身清爽。

拔一颗大葱用手一捋,

就着大饼满口溢香。


晚饭后的河边树下,

是人们惯常聚集的地方。

铺一令苇席就地躺下,

听大人们把故事来讲。

诸葛亮呼风唤雨神机妙算,

司马懿一生谨慎行事稳当,

刘关张桃园结义情深意重,

曹阿瞒生性多疑欺君罔上,

赵子龙一生征战无一败绩,

老黄忠宝刀不老有赖激将。

穆桂英大破天门辽军丧胆,

杨家将一门忠烈举世无双。

报家国细听岳母刺字,

施毒计秦桧陷害忠良。

取真经唐玄奘跋涉十七载,

聚好汉梁山泊一百单八将。

罗成十二打登州,

少年英雄美名扬。

元霸双锤八百斤,

手撕宇文震隋唐。

韩信胯下能受辱,

霸王自刎在乌江。

牛郎织女七月七鹊桥相会,

葡萄架下听他们诉说衷肠。

最不愿听那个聊斋志异,

回家路上都感觉后背发凉。

浩瀚银河繁星点点,

七星北斗最为明亮。

真善美丑在这里碰撞,

正义邪恶在这里较量。

这里是孩子们认知的启蒙,

这里是孩子们成长的课堂。

卜庄公社大闫大队农家小院(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故乡的秋天,

天高云淡空旷晴朗,

辛勤劳作换来了丰收在望,

粗壮的玉米秸上结满棒槌,

亭亭的高粱秆上穗头摇晃,

豆角尖尖在风中飞舞,

水稻弯腰籽粒金黄。

喜悦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好年景让人心情舒畅。

院子里的石榴张开了笑脸,

硕大的梨子散发着清香。

中秋节买来圆圆的月饼,

一家人围坐在天井里细拉家常,

其乐融融,其喜洋洋,

情真意切,笑声朗朗。

昌邑县王耨公社收玉米(拍摄于1976年)

曾有幸随大人们去赶小海,

第一次领略了大海的雄壮。

秋水长天广阔无垠,

帆船点点矗立在远方。

大人们把衣服和干粮缠在头顶,

当然要一丝不挂脱得精光。

海水大约与腰身等高,

清澈见底,无风无浪。

能看到文蛤滑行的轨迹,

形体如同成人的巴掌。

俯身拾起投进筐里,

回家即能喝上鲜美无比的文蛤鲜汤。

等到海水完全退去,

捕捉海产的汉子们大干一场。

海蟹静卧在沙层之下,

深浅不一,你可要仔细端详。

深的只露着两只眼睛,

浅的能看出它的形状。

用铁钩猛的那么一拨,

大海蟹就进了渔人的篓筐。

渤海湾里的梭子蟹,

当之无愧的海鲜之王。

一天下来,我一人捕了八十多斤,

可以说,这是我大半生最有成就感的乐事一桩。

昌邑县滩涂河沟牧渔(拍摄于1985年)



故乡的冬季,

木叶尽脱,麦苗泛黄。

鱼儿深潜水下,

大雁结队南翔。

接下来的几场雪,

覆盖了田野,

染白了村庄,

玉宇澄清素裹银装。

玩雪是孩子们天生的本领,

堆的雪人个个美观漂亮。

你刚我强互不相让,

不时就有一场雪仗。

大雪封河冰层坚厚,

孩子们一有空就齐聚在冰上。

有的赛爬犁风驰电掣,

有的让陀螺转得山响,

有的用铁叉凿开冰面,

守株待兔等鱼儿来访。

生产队场院十分宽敞,

也是孩子们绝佳的游乐场。

或是用铁夹子拴上小虫,

吸引麻雀前来上当;

或是用短木棒支起筛子,

但等鸟雀们自投罗网。

相约在晚饭后去掏家雀,也足令小伙伴们心情激荡。

家雀就隐身在连阴楔下,搭人梯手到擒来不放空枪。

跑到远处用木柴烤熟,

吃一口就觉得满口留香。

摸鸟雀,弹瓷球,撒杏核,捉迷藏,

几乎是孩子们全部的游乐项目和家当。

即便如此,

也都玩得非常尽兴,

因为内心充满着阳光。

于范城后大队场院(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不觉间到了年关岁尾,

各家各户一片繁忙。

买肉鱼打酒水置办年货,

孩子们最钟情的还是炮仗。

家乡的老传统从不偏废,

过节的仪式感一向很强。

年夜里几乎从不睡觉,

发祃子吃饺子磕头为上。

给老人行大礼随即出门,

五服里磕个遍伦理纲常。

大门外红灯笼烛光闪闪,

神秘里透露着祝福吉祥。

过了年依旧难得清闲,

姑舅姨表亲戚逐家拜访。

穿新的吃好的有别往日,

过大年就应该如此这样。

1985年春节董法进县长等人到柳疃西陈村走访

弹指间已过了半个世纪,作闲人常回到阔别的故乡。

旧日里热闹的田园,

鲜有农人劳作,

人们早已经无意于稼穑。

年轻人多都外出打工,

拉饥荒也要进城买房。

务农好像丢人的营生,

空巢已成为普遍现象。

城乡差别依然很大,

医教娱一切都不跟趟。

传统文化在这里缺失,

伦理道德在这里撂荒。

城镇化固然非常重要,

农村的地位应重新考量。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伟人的教导应永志不忘。

愿政策倾斜重兴“三农”,

还乡村一片美丽景象。

同心戮力步调一致,

把故乡建设的更美更亮。


2020年2月21~23日



昌邑之窗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