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第7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3日设为世界自行车日,以此在全世界范围推广自行车文化,倡导低碳出行。
世界自行车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回顾一下自行车在中国的发展,和百年来昌邑的自行车文化。
1790年,法国人西布拉克制造出最早的自行车模型。不过,这个模型是木质的,它既没有我们常见的脚踏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只靠人的双腿蹬地前行。
1817年,德国的一位林务员德莱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可转动方向的车把,虽然也要靠蹬地前行,但可以转变方向,让自行车具备了极大的使用价值。
中国最早的自行车照片
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是人坐在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业余消遣的娱乐性代步工具。
光绪十年(1884年),中国出版的《申江胜景图》首次记载了中国开始出现骑自行车的情景:“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里走路。不独一人见之,相见者多矣。”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昌邑出现自行车“行车执照”,这是当前国内存世的年代最早的“自行车执照”。
1940年上海自行车厂(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立,使中国有了自已品牌自行车生产企业;由此开创并演绎了中国自行车行业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全部国产化的自行车品牌“飞鸽”在天津诞生。
1952年8月,青岛自行车制造业第一、第二联营社成立,生产“青岛”牌和当年投产的“国防”牌脚刹闸自行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轮车。
1954年成立国营青岛自行车厂。1964年,开始研制生产载重型和轻便型各种型号的脚闸“金鹿”牌自行车。
1958年,上海267家小厂合并,组建成了上海自行车三厂,也就是凤凰自行车厂的前身。
1965年,昌邑县城关公社铁匠营村民生客栈出具的自行车租车收据。出租两天,每台每天两元。
1972年,昌邑县饮食服务公司总店旅馆租车收据。两辆自行车,单价八毛,租金一块两毛钱。
1985年,昌邑县邮电局职工骑自行车到乡下送报送信。
1986年,两位骑车人经过塔耳堡影剧院门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骑车上班的昌邑人。(拍摄地点:原县府街昌邑县教育局门前。)
1986年,昌邑县工业品贸易中心门前的自行车。
上世纪八十年代,骑车经过昌邑县解放路的人们。县图书馆门前还有一排读者停放的自行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昌邑县第一中学骑车回家的学生。身着当时流行的黄国防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昌邑县利民街贸易中心路段骑自行车的人们。
昌邑县流河乡,一位男子骑大金鹿自行车带着媳妇回娘家。(元中辉摄影)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昌邑县集邮门市部门前摆放的自行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昌邑县职业中专自行车慢骑比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昌邑县青年路体育场一带,一名男子在一辆通往乡镇的中巴车顶上放置自行车。在那个年代,好多人会骑着自行车去中巴等车点,然后载着自行车一起回乡镇,下车后再骑着自行车回村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昌邑县农机公司门市部(青年路与交通街路口)门前经过的自行车。
今天,自行车已经成了人们的健身休闲器材。(上图:2011年秋,昌邑市的健身车友们骑车去饮马博陆山畅游梨园。)
2012年,昌邑市新兴街佳乐家超市门前,一位车友在表演车技。
2016年,一队骑行健身队伍在潍水风情湿地公园骑行。
为倡导低碳出行,建设生态昌邑,2015年7月28日,昌邑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启动运营。自行车出行模式重回我们的视野。
昌邑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