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后期和民国前期,昌邑曾长期为世界性柞丝绸织造、贸易中心,并且是这种技术向全国传播的中心。自清朝后期中国加入世界商战以来,柞蚕丝绸曾经是中国垄断国际市场的传统骨干商品。中国柞蚕丝绸出口的鼎盛时期,一度在同类产品占有世界贸易90%以上的份额。以至于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主张实业救国,纺织业特别举山东人制野蚕(即柞蚕)丝成绸,“夺洋人之利”为例。这种产业的兴起,昌邑姜姓的贡献是最大的。
一般人介绍昌邑丝织业的兴起,都提到李煦,他任苏州织造期间,将江南丝绸织造的工具、技术传到昌邑,使昌邑的丝绸织造技术融入了江南血统,并将昌邑丝绸推向全国市场。这基本上是可信的。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告别回家,凤姐赠送礼物,其中有“两个茧绸”。王利器先生所编“《红楼梦》与清初史料钩玄”的《李士桢李煦父子年谱》,雍正元年条下查抄“办理李煦产务之奴才马二之家产”的清单中,也有茧绸制品:“茧绸短大襟夹袍一件,折银七钱”;“茧绸短大襟单袍一件,折银五钱”。这里所谓“茧绸”,即柞丝绸。《红楼梦》中第五回预示巧姐命运的那幅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令人联想到李煦在昌邑那个守节的寡妇姐姐和李煦被抄家后,逃往昌邑的家眷,她们是否会从事茧绸的纺织?
昌邑成为茧绸最重要的产地和集散地,与其地理位置也有重要关系,它处在柞蚕放养的策源地和山茧的主要产地山东,并邻近山茧的另一重要产地辽东。实际上,东北的柞蚕放养和柞绸纺织,也与昌邑人传播技术有关。现在辽宁省丝绸行业骨干企业丹东丝绸二厂,其前身为浙江商人罗坤祥委托昌邑人姜言令、韩效思开办的义泰祥丝织厂,手工地垫这两个人一为李煦本家,一为李煦妻族。
姜氏为柞丝绸产业做出贡献,自然还有更远的背景。姜氏自古是一个富于流动性、适应性和商业精神的家族。姜太公治齐,崇贤尚功,优先发展工商业,“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劝女工,极技巧”,这与传统宗法社会重农抑商是有差别的。这在姜太公后代身上,也有所表现。清康熙二十一年,李士桢莅任广东巡抚,次年清兵占领台湾,李士桢及时上奏,要求康熙本“恤商裕民”之意,及时开放“海禁”,并区分海关税和常关税,减轻商贾负担。使广东对外贸易,迅速恢复。其弟姜士楧、侄孙姜舜龄前往广东探视,也感受到那里的商业气氛。李士桢在广东巡抚署为《昌邑姜氏族谱》作《宗训》(姜氏后人称之为《中丞公宗训》),与我们常见的宗训、家训“唯耕唯读”相比,也有不同之处:“凡吾子孙当敬守祖训,除耕读之外,或务商贾贸易,亦可经营谋食。”这种对“商贾贸易”的开明态度,在传统社会是少见的。这对其昌邑亲族从事工商贸易,也是一个巨大的支持。康熙二十三年,李煦曾任宁波府知府,这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特别是对日本),同样会对昌邑亲族产生影响。《红楼梦》中对薛宝琴家经商,没有表示反感。对她跟随父亲下西洋买货,接触真真国女儿式的西洋人,甚至表示羡慕。这一切,应该也有生活基础。
康熙《昌邑县志·风俗》:“敦本抑末,士勤于学,农务于耕……无复业商贾者。”曾几何时,昌邑竟成了国际闻名的丝绸贸易中心,并且是北方著名的侨乡之一。昌邑姜姓从多个方面,促成了这种风气的转变。其实昌邑人的选择,也是后来我们民族选择的方向。虽然当年昌邑姜姓与其乡亲,背起绸包,推起板车,间关河山,远涉重洋,餐风露宿,周旋于异域绝俗,奔波于兵荒马乱,未必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
车马汇青莱之道,樯帆通辽碣之津,青陆诸山接乎南,胶潍众水经其北。三齐之巨邑,海隅之咽喉。
( 陈晨 写于 2010.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