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柳絮飘落的季节,都会有人来村里赊小鸡。一进村子,他们便扯开嗓门就像唱歌一样叫喊:“赊~~小~~鸡~~得来,赊~~小~~鸡~~得来”。
“赊小鸡”,就是农家春天买小雏鸡、秋后付账的办法。卖雏鸡的商贩挑着两个大箩筐,或用自行车驮个大箩筐,颤悠颤悠的,走村串巷,从村这头吆喝到村那头,哪村哪家什么日子赊了多少鸡崽,他一一记在小本子上,秋后他再捎着那个皱巴巴的小本子来收钱,谁家如果实在没钱,也可拿鸡蛋来顶账。
小鸡笼子一落地,最先围拢过来的是我们这些蹦蹦跳跳的孩子。孩子们调皮地学着赊鸡人吆喝,“赊小鸡喽——赊小鸡哟——”可是怎么学也没那赊鸡人的人叫喊的时间长,也比不上赊鸡人那宏亮的声音。我村是南北向长、东西向窄,来俺村赊小鸡的人常常调侃说“我一嗓子没喊完,咦!出村了。”
一会儿,婶子、大娘、小媳妇们赶过来了,围拢在鸡笼旁指指点点,赊鸡人赶忙招呼说:“婶子大娘,这头茬鸡便宜卖了,这次一毛五一只,下次来二毛一只。你是自己挑还是我给你拣?”
“你快别给我挑了,去年说给我净挑母鸡,长大了才三只母鸡,还是我自己来挑吧!”张大婶说。
“反正不是公鸡就是母鸡,我随便拿也能百分之五十是母鸡!”
你一言我一语,说的赊鸡人的脸通红,也引来一阵阵笑声。
大家围着箩筐,问明赊法,像一群小鸡一样叽叽喳喳地挑选。箩筐里满满的鸡崽,鹅黄色、绒绒球似的,张着黄黄的小嘴,发出“叽叽叽”的细弱嘈杂的叫声。小雏鸡一边鸣叫着,一边拼命地往边上挤,煞是可爱。伸手摸触,柔软得让人心里痒痒的。
农村老太太有三大急:闺女 、外甥和老母鸡,可见老太太对鸡有多么喜爱。只见上了年纪的老奶奶眯缝着眼挑小鸡,一边挑还一边讨着赊鸡的价钱。她先在大箩筐边观察,看哪几只叫得欢。然后伸手在箩筐里挑,把挺精神的几只,拿出来放在脚前的地上,让它们跑,让它们叫。那些不活泼的,顺手又送回箩筐里,再换出几只。
我最愿意跟着娘挑选小鸡了。挑小鸡的时候,娘总是从箩筐里选那些蹦蹦跳跳厉害的,再就是看小鸡的鸡冠和翅膀。娘说:那些能蹦跳、叫的厉害的都是健康的,好养活;鸡冠小的多数是母鸡;长翅膀早的说明长得快。
在那个温饱无着的年代,抓鸡崽养大、生蛋卖钱,的确是家庭收入来源的重要一项。每年,娘都会赊上20只左右的小鸡来饲养。为的是小鸡长大后下蛋,然后把鸡蛋卖了,用于日常的买菜、油盐酱醋等零花。记得那时鸡蛋很小,十个鸡蛋才够一斤,一斤是七毛钱。
农村人有农村人的偏好,生娃都盼着生小子,抓鸡崽都喜欢抓母鸡。娘说轻轻拿起“叽叽”叫的小鸡,仔细端详它的爪子、屁股和鸡冠子,全凭经验十有八九能认出公母。其实,小鸡仔是很难分辨公鸡、母鸡的。但是,挑到最后,剩下的多数是些蔫儿吧唧、无精打采的小鸡,要么白送人,要么倒进沟底任其自生自灭。
那时的春天,似乎大家都没有余钱,赊鸡人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记下那村那家赊的小鸡个数,然后等秋收后再来收账。
我曾经问娘有人赖账怎么办?娘说,不会的,咱村没有这样的人。真要是赖账,会被人戳脊梁骨,唾沫星子也会把他淹死,孩子们在村里就抬不起头来。
赊回家的小鸡,先是放进鸡笼里,喂蒸熟的小米,要定时定量,不能喂多了,喂多了容易撑死。十天后,小米用开水泡过之后就可以喂了。再往后,可在小米里加一些剁碎的菜叶子。
等小鸡在鸡笼里养到一个月左右,就可撒到院子里散养了,这时的小鸡张着欲飞的翅膀,可以四处觅食了。到了傍晚要把小鸡赶进鸡窝中,刚开始进窝时,要把小鸡抓到鸡窝里,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到了傍晚小鸡就会自己钻进鸡窝里去。鸡窝有一个小门,晚上必须用铁或木栅栏将门关好,然后用石头把门顶死,以防止黄鼠狼来拖鸡,半夜里鸡窝里发出的“吱呦吱呦”的凄惨叫声格外瘆人,从此明白了“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个歇后语的真正涵义。
“你说奇怪不奇怪,抓了20只小鸡,病死了10只,让猫叼了3只去,这7只全是大公鸡……”张大娘掰着指头说。
“哈哈哈!这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谁叫你净生男孩来……”张大婶笑着说。
“母鸡体力弱,说不定病死掉的、猫吃掉的全是母鸡!”赊鸡人说。
“赊鸡的,钱我是肯定要给你的,但我要问问你——你是怎么给我抓的鸡仔,当时说七八只母鸡,现在倒过来,三只母鸡,七只大公鸡……”
“不会啊,大娘,莫非你饲养着中途变性了”、“大婶啊,哪能少了公鸡,你家没有公鸡的话,人家孵化场还不收你家的鸡蛋”、“大嫂,没关系了,把大公鸡养肥了,腊月正好宰杀了过年”、“太对不住了,大娘,看来是我看走眼了,谁都有失误的时候,我保证,明年再来时给你抓九母一公,再错了就不要钱了,算我孝敬您老人家了”……赊鸡人的嘴巴就是要甜、要能说会道。年复一年的赊鸡、收账,让赊鸡人练就了舌战群儒的能力和气势。
说到鸡和蛋,人们议论最多的恐怕要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了。除了《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从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外,蛋生鸡、鸡生蛋,这世间不可能有一人生来无有父母,这也与自然规律不相符。对于同一个个体来说,鸡蛋和鸡(孵化后的鸡)分别是它生命的两个不同的阶段。这就好比对昆虫而言,个体会经历虫卵、幼虫、成虫等阶段。因此对单一的鸡的个体而言,是先有蛋后有鸡;鸡与鸡蛋无非是一个循环中的两个不同的元素,少了其中任何一个这个循环都无法继续存在,因此鸡与鸡蛋又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
后来,随着大规模电热温控、平箱孵化技术的出现,那些靠老母鸡孵化、土法孵化等逐渐被淘汰;再后来,随着配方饲料和养鸡专业户的出现,规模化蛋鸡场成了鸡蛋市场的主力军。不过,蛋鸡场鸡蛋的味道明显不如家养的鸡蛋来的味美,于是山坡上、树林里越来越多的围栏散养的土鸡蛋成了餐桌上佼佼者,尽管土鸡蛋价格是普通鸡蛋的四、五倍,但其味道仍然比纯正的家养鸡蛋逊色不少。
半个世纪过去了,“赊小鸡”的行当虽然消失了,但是每每回想起那充满诚信、和善的淳朴民风,依然心窝暖暖。让人怀念的不仅是逝去的童年,还有童年时那鸡蛋的味道。(文:鲁潍河)
时光追忆 | 攉 鱼
时光追忆 | 担 杖
时光追忆 | 家乡麦收季
时光追忆:记忆中的灯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