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游子吟 | 年味何处寻,佳节倍思乡

游子吟 | 年味何处寻,佳节倍思乡

年三十了,首都的街头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人们行色匆匆,外卖小哥如常在街巷间穿梭,手机播报着下一单的目的地和送达时限。虽然路旁和单位的门首挂上了大红灯笼,亮起了“欢度春节”的灯字,但在高楼大厦霓虹的辉映下烘托不出太多春节的气氛。年三十的小城昌邑,肯定早被过年的氛围笼罩了。此时我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的模样,才是从小烙印在记忆中,真正的过年的样子。

小时候,进了腊月,大家就买好过年的新衣新鞋,一天天地数着日子,盼年到来。临近辞灶,各行各业都陆陆续续地收工清账、走亲串门。辞灶的鞭炮一响,仿佛整个小城,都按下了慢放键,其他不重要、不着急的事都暂且放下,一切为了过年准备:买肉菜果品、备瓜子炒货、做炸货肉冻,买鞭炮、贴春联、打扫卫生,忙的不亦乐乎。终于,时间到了除夕中午,一切都准备停当了。吃完午饭略歇一晌,家中的男人们便结伴出发,或步行,或驾车,拎着香纸鞭炮、奠壶祭酒前往公墓,祭请先人们回家过年。回家之后,香烛点燃,一缕香烟飘然而上,家堂祖影上描画的“曰忠曰孝”“惟读惟耕”家庙正堂、明清服饰的先人图影,在绰绰烛火、袅袅香烟中仿佛跃然眼前、身临其境。这时,媳妇们忙碌着准备年夜饭、包饺子,而老人们盘算着晚上的香纸元宝和方位吉时,孩子们则盯着糖果瓜子规划着节日的快乐时光。不知不觉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了,窗外的鞭炮声从星星点点到此起彼伏,再到响彻云霄,噼里啪啦的声音告诉人们“过年了”;料峭的寒风中弥漫着鞭炮的硫磺味和香纸焚烧的香气,这就是年的味道了。吃完年夜饭,春晚是家家户户的固定节目。坐在沙发上,大人们给远方的亲人故友或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拜年祝福。“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孩子们决心守岁通宵,不过捱不到12点便昏昏而睡了。大街上少有车辆行人,远望去只见家家户户的灯光和从窗户中隐约透出的春晚的荧屏。时间到了深夜,窗外的鞭炮声将年味推向了高潮。

年三十的北京还是忙碌的样子,大家来自山南海北,不知道夜幕降临后,家家户户以怎样的方式迎接农历新年。作为昌邑游子,从孩子到大人,在我们记忆中萦绕不去的,过年始终是家乡的样子;我们的孩子成长在他乡,不知道将来在孩子们的心中年是什么模样?过去的一年,因为疫情没有回家;今年春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带头留京过节,作为社会普通一员为抗疫贡献个人力量。一年了,不知道石渠的垂柳是否婀娜依旧,潍河玉带桥边还有没有水鸟啾啾。鞭炮声中,新年的春天已经到来。期待新的一年疫去春来,明年的今天围坐在老家的桌前。

作者:夏鹏康,昌邑铁匠营村人,现居北京,国家某部委工作人员。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