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树桢(1879-1938),昌邑县西夏湾村人,因考中举人后又留洋日本,所以被后人称为洋解元,洋举人。祖父于锡龄,父于渤。兄弟八人,桢居四。世居夏湾村,少时聪慧,好学成癖,遇事善问,动作言笑,刚方不苟,每写作文章从来不打草稿,秉笔直书。少在家塾从其父于渤攻读,参加莱州府考,一举中得庠生,被莱州府考院举荐,纳廪入贡,获拔贡之资历,又被荐入国子监。清朝时太学即是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生就是在太学就读的生员。其学生来源主要是全国各府、州、县按名额贡入之庠生,有岁贡、优贡、拔贡、恩贡、副贡等名目,号称“五贡”。他们只有生员(即秀才)的功名,若想再进一步,仍须参加乡试。亦是更高一级的举人。若不再考取功名,以国子监监生身份入仕,则多被用做县丞或教谕、训导等学官。职低而俸薄,权轻而利小。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一直不高,学校课业也就相对宽松懈怠。加之封建时代教学方式之陈旧落后,教学内容之枯燥贫乏,使得学生主要的功课便是背书、写字、作文。“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即是对此辈的生动写照。
于树桢在国子监太学刻苦攻读三年,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等事变,清朝统治几近倾覆。时在1903年,清朝政府为巩固其统治,选拔效忠大清帝国的有用人才,在北京举办京闱乡试,参试者多是国子监的太学生。三场过后,于树桢壮志在胸,信心满怀,待到揭榜之日,一举夺得头魁,被授予解元之学位。于树桢高中解元的报单传至家中,举家皆大欢喜,一时旧交攀亲,官家走访,富家致贺,友朋道喜,使得整个夏湾村比过年还热闹。
为彰显门第的庄严和气势,先在自家大门前竖立旗杆,将朝廷授予的“解元”牌匾挂在大门之上。举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于树桢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了于氏家族的骄傲,全庄人都喜形于色,奔走相告,外族宗亲也是乐此不疲,都以先知为荣。为不忘先祖荫德,聪听祖训,缅怀宗功。于氏祠堂也被漆刷门面,祖宗灵牌擦洗一新。由宗族庙产出资,在宗祠大门前竖立旗杆,就等到于树桢由京城返乡归里,祭拜宗祠家庙,为的是以光前烈,以裕后坤,激励村中学子发奋苦读,期盼有更多的人才早日显露锋芒,为家族增光添彩。
京闱乡试刚结束,日本政府同意中国往日本派驻留学生,此举被清朝政府视为培养“新政”人才的快捷方式,并许诺留学费用全由政府承担,归来分别赏予功名﹑授以官职。在京闱乡试举人中,已有多人在报名之列。于树桢是这次乡试中的解元,首先被清廷选中,即日起就赴日本留学,故不能归家祭拜先祖,探视家人。
于树桢被选派留日学生的消息传至家中,引起一片哗然。族中长者及其父亲都极力反对,因是政府行为,虽心中不情愿,只得默许。去信于树桢反复叮咛,“身居异国,莫忘桑梓,学业早成,报效朝廷。”
于树桢到日本后,被分派到早稻田大学。早稻田大学创办于1882年,本部设在日本东京,是日本久负盛名的顶尖大学之一。于树桢从小生活在农村,深知农民生产经营的不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陈旧的生产方式,几千年不变的生产工具,落后的生活习俗,愚眛的人生说教,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里。他常言:“要救国得先救农人,要富国就得先在农村变革图强,把农民从狭隘落后的生存理念中解脱出来!”在早稻田大学填报志愿时,他毅然决然的填报了众人都看不起的农学科。日本先进的农学理论使得于树桢思路大开,决心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农业科学实验中去。
1905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1906年于树桢在黄兴、宋教仁、陶成章等人的鼓动下,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最先报名参加了同盟会,同盟会在日人员的组成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留日学生。他们的革命号召获得国内的热烈响应,归国后极大地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进程,在辛亥革命的整个历史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留日学生中涌现出黄兴、宋教仁、邹容、陈天华、秋瑾、陶成章、林觉民、方生同、胡汉民、居正、焦达峰、陈其美、朱执信、廖仲恺、鲁迅、陈独秀等一大批著名的革命家和政治家。同时日本政府也在留日的中国学生中培养亲日的学生,鼓动在校的日本学生与中国留日学生建立友谊,帮助解决留日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以后的在华利益安插代理人,所以中国留日学生都有较多的日本朋友。
于树桢从日本归国后,留日的同盟会员多数都参加了辛亥革命运动,而他却不改初衷,怀着尽快改变中国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的雄心,热心倡办农业学堂。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被聘去任奉天(沈阳市旧称)农业学堂校长,学堂设立林业、畜牧、农业、桑蚕等科。师资都是来自国外的留学生,学生来自周边的农村富足的家庭,一时生员盈满,师长尽力,学子苦读。西方的农、林、畜、桑的科学教程,使学子们都如闻天书。
自清末废除科举后,中华精英首先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在山东组建了山东农业高等专门学堂、山东矿业专门学堂、山东商业专门学堂等七所教授人才的大学堂。实施民国新政以后,山东高等农业学堂(今山东农业大学前身),是清末至民国山东唯一的一所高等农业学堂,是当时山东规模最大的一所农业学堂,也是清末众多农业学堂中办学最有成效的学堂之一。学堂的成立给山东传统的小农社会注入了新的科学活力,对近代山东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学堂于光绪三十二年八月(1906年9月)筹建,建校之初,师资贫乏,行外之人参入领导,教科分类,难以定夺,教程编排不易理顺,新生入校也是所学无章。于树桢在奉天农业学堂不到一年,1909年他的留日好友周仲瑶(安丘周家台人)持山东巡抚杨士骧函邀他回山东组办山东高等农业学堂。接此函札,于树桢辞去校长职务,跟随周仲瑶回到了济南。
由周仲瑶任校长,于树桢任教务长,并于这一年的9、10月间开始招生,招生时定名为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学堂额定学生400名,由于当时尚缺乏合格的中学毕业生,不得不参照定章,量为变通,先设中等农、林、蚕三科,兼令补习普通学,三年毕业,升入高等本科,亦以三年毕业。山东高等农业学堂是中国北方最早的高等农业学堂,也是今山东农业大学的前身,学堂广大师生怀着“教育救国”“农业救国”的理想和抱负,在艰苦的环境中,认真执教、刻苦学习,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于树桢在校任上招聘师资,制定章程,精研教案,整日里授生徒于疲倦中。一日他的一个日本同学到济南造访于他,寒暄过后,于树桢知其任职日本驻青岛领事,日本同学劝他到青岛做事。于树桢表示,到青岛可以,但还是要创办农学。他在山东巡抚杨士骧和日本同学的资助下,在崂山创办农业研习所,作为农业高等专门学堂的林业、农业实验基地,于树桢在此基地住有大约两年。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于树桢被推举为国大代表,参与大会拟制建国大纲。入会同仁一致荐举他为国民党立法委员,于树桢见党派内争斗不断,口号喊的同一,各个派系心存鬼态,为争其席位,明枪暗箭,难以归统,他以办学为第一要务为借口,力辞退托。在大会进行期间,托书乡贤,声言:“此会之旨,开辟建国新政,言为此体制为中华四千年来首开先河,定得万民拥戴而立天地。但入会者多为官迷,恐难久长!”
到张宗昌主政山东时,因要充扩军队,财政无力支付学堂经费,把七所学堂归并为山东大学。组建山东大学后,于树桢来到了青岛,时有日本同学山岛措郎拜访,二人谈起山东的农业经济现状,山岛措郎拿出一册《胶济铁路沿线经济调查》的数据说:“山东人口3778万人,耕地面积约为125931千亩,洵为农产繁富之区,以土货而论,若丝、靛、棉、谷、果实、药材均属大宗,惟民智未开,一切种植尚少新法。加之灾荒频仍,农业生产工具简陋,生产方法落后,农业经济千百年来在封闭的社会里低水平重复运作,缺乏变异性的新生力量,靠农民直接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很难以促进农业的发展,作物产量低下。因此,只有启民智,兴农学,开展农业教育,才能适应山东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树桢对山岛措郎的言语深感震惊,为何日本人对山东的农业概况了解得如此透彻,话虽在理,怕的是日人另有图谋,在交往时就心存戒备。
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炮声惊醒了昏睡中的国人,日军全面侵华战争打响,山东大学在惶恐中准备迁校安徽安庆,于树桢的日本同学多次找到于树桢,许以高官,劝其留在青岛。日人轮番的劝说引诱,于树桢不为所动,此时他深知,若留在青岛必成日人帮凶,定落个汉奸罪名,有辱祖宗名声,名侮青史,遭万人唾骂,毅然决然的跟随山大同仁迁赴安庆。
山东大学新校设在安庆,于树桢为开辟新校筹建基地,在安庆政府的协调下征用当地农民的土地,学校付给农人地钱后农人反悔拒征,于树桢率领师生找其理论,言语一时不和,双方发生械斗,为避事态扩大,他率领学生退出,当走到半路,想起还有一些书籍存放在帐篷内,就率领学生三人回帐篷取书,村中无赖见其力单,群起而殴,三人无一幸免,惨死在农人的棍棒之下。
事件发生后,《民生日报》首先发布消息,刊载事件经过,引起全国人民的震惊和愤慨,知识界一致声讨,山东大学的学子在安庆游行三日,要求民国政府严办凶手。陶行知听说于树桢被害的消息,仰天大哭,声言:“君早去,谁问黄土,谁问苍天,谁观农桑,谁悯农人?”众学子含泪抬棺南迁,走到武汉时为其举行了追悼大会。时日军已过黄河,山东驻军南撤,山东失守。山东大学只得南去四川,后并于西南联大。
于树桢是中国农业科技开拓者,是中国农民教育的先驱。他的一生志在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拒辞清平知县之职,不为日人的高官厚禄的引诱所动,立志教书育人,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广袤的黄土地。
赵仲泉写于《于家夏湾志》稿
于树桢,男,山东昌邑县人。清末留学日本,1912年(民国元年)毕业归国。1913年1月,应聘至山东公立农业专科学校,后任教务长。担任教员兼通译。在校期间,主要教授《农艺》课程。
主要参考资料:《山东农业大学史》,第6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