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白杨萧萧寄哀思—记昌邑市柳疃镇常家庄村殡葬改革之路

白杨萧萧寄哀思—记昌邑市柳疃镇常家庄村殡葬改革之路

 

      常家庄村位于山东潍坊昌邑市柳疃镇政府驻地南1公里处,有186户、720口人,是昌邑市移风易俗工作样板示范村、昌邑市级文明村、柳疃镇乡村振兴先进村,孝老爱亲、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是全体村民行为的自觉遵循。在村西有一个占地近1亩的院落,院落北侧有一排高高的白杨树,院里有两棵粗壮的松树,大树底下环抱着“常家庄纪念堂”,这座纪念堂见证了常家庄一次次的殡葬习俗改革。

纪念堂:节地安葬的好模式

 

      常家庄村地处昌邑北部盐碱地带,祖祖辈辈靠在耕地上刨食吃,而村子人均耕地不到一亩。虽然从1970年起,村里开展了殡葬习俗改革,将原本由家族为单元的分散墓地迁入村统一划定的集中墓地,但由于当时实行传统土葬,墓葬占地不断扩张,对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

70年代末政府开始推广实施火化后,为彻底解决墓地占用耕地问题,改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常家庄村民委员会于1987年筹资6万余元建成了“常家庄纪念堂”。党员干部带头,动员村民把传统坟墓的遗骨重新火化装入骨灰盒,全部迁入纪念堂。不久,该村便实现了村内坟头“清零”。村支部书记常国志说:“这个纪念堂,可供村民使用70年以上,循环利用可用上百年。假如一直采用传统土葬,从1970年到现在50多年时间,公墓至少要占20亩土地,未来50年还要占几十亩。我们通过建设纪念堂,占地不到1亩,却为村里节省了几十亩。”

三点一线:丧事简办的好路径

 

      2014年起,常家庄村开展了新一轮以丧事简办为核心的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村里的老人说,过去人去世后,一般三日安葬,有的还排五排七,需要装棺入殓、点穴建墓、辞灵、送殡、烧七等,步骤繁琐,还要请人帮忙建墓穴、抬棺材、发盘缠,花费巨大,不少家庭要举债办丧事,好几年才还清,真的是“死不起”。推行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后,村里通过红白理事会制定了丧事办理流程和办理标准,摒弃丧葬陋习,简化治丧程序,村民从去世到安葬,都要经过“三点一线”的固定路线,就是在家里(医院)去世,直接到殡仪馆火化,再到纪念堂安放骨灰。治丧一般在24小时内完成,即上午去世的,下午完成殡葬仪式;下午去世的,次日上午完成殡葬仪式。严格实行不扎纸草、不穿戴孝布、不设宴、不送花圈“四不”治丧标准。丧事办理时间缩短了,程序简化了,帮忙的人减少了,既省时、省工,又省钱。再加上村民去世后,拉运遗体、火化、购买骨灰盒、安放骨灰都可以享受到政府的殡葬惠民政策,整个治丧过程几乎不用花钱。

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的好组织

 

      在常家庄纪念堂门厅内,悬挂着一幅书写工整、装裱庄重的《常家庄殡葬守则》,多年来村民严格执行、自觉遵守。2014年,该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党支部书记常国志担任主任,6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同志担任成员。数年来,红白理事会积极发挥作用,主动上门服务,严格标准流程,杜绝了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现象。该村在推行丧事简办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孝德培育工作,倡导村民形成厚养薄葬、尊老孝亲的良好风气。该村每年定期组织老年人免费查体,或邀请医疗机构到村内开展义诊活动,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在全市率先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和健身活动广场,群众自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自编自演庄户剧,将文明理念寓教于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常家庄村党支部先后被昌邑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被柳疃镇委授予“乡村振兴先进村”称号。

编辑:姜淑媛

供稿:马立民

图片:李发宁

信息来源:昌邑民政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