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饮食 舌尖上的昌邑:六月送新包

舌尖上的昌邑:六月送新包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各地都有自己的节气习俗和饮食文化。在昌邑民间有一个习俗,每当夏历六月,是要给姥爷、姥娘送新麦蒸包的。

谚语曰:六月六,看谷秀。意思是指农历六月初六观看谷子拔节秀穗。农历六月已异常炎热,庄稼长势正旺,已是吐须秀穗之时,农家要观察长势,以卜丰欠。只要谷子长势茂盛,能拔节秀穗,就可以断定今年是个丰收年。

六月六为什么要蒸包子?村里的老人说有三个意思:一是新麦子下来,是不是该尽点孝道,让姥爷、姥娘尝尝新麦面;二是新出嫁的闺女到了婆婆家,是不是该显摆一下做饭食的手艺,手艺好不好,看一看、吃一吃白面包子就知道了;三是“包”的发音同“饱”,“饱”有“吃饱饭”、“子粒饱满”的意思,祈愿谷子、玉米、高粱的子粒饱满,粮仓充盈,无忍饥挨饿之忧。

送新包好吃的秘诀有五个窍门,一是捞麦子,二是上磨碾压,三是发面,四是馅料盐酱,五是外观。在品尝了外甥送来的送新包子后,别看姥爷、姥娘嘴上不说,其实他们心里有杆秤——老大的面发的好、老二的馅料盐酱兑和的好,老三好象麦子没捞,黑黢黢的先不说,怎么还有点牙碜。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农村没有电,碾小麦面粉主要靠石磨,石磨要靠牛拉、人推才能转动。为确保磨面粉白亮,上磨碾压前一定要经历浸泡、晾晒,俗称“捞麦子”。

蒸包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面,如果面发不好,步骤再怎么正确也不行。蒸包子的面水比例为2:1就可以,用温水和面,用手背试一下水温,不烫手就行,不论用老面发酵还是酵母发酵,面发的比较快,揉光后盖上盖子醒发至两倍大,如果面没有完全发好千万不能着急做包子,一定要醒发到面团中间充满蜂窝状的小孔。

鸡蛋韭菜馅是很常见的馅儿。先将鸡蛋炒熟打成碎块,再与鲜嫩的韭菜末混合在一起。因为韭菜很嫩,易出汤,所以千万不要提前太长时间拌出来,最好能在包之前混合好,这样能避免出汤太多。汤出得多了,一是会导致包子在二发时会漏汤,出锅会不漂亮;二是汤提前出来了,就会撇去不用,从而造成营养上的流失。

鸡蛋韭菜粉条馅是送新包的经典馅儿,粉条的加入,不仅抑制了韭菜汁水的流出,而且增加了滑爽的口感,是老人、孩子的最爱。

馅料中加入虾皮、海米或肉丁,那是优渥之家的馅料儿,味道会更加鲜美。

新麦包子出锅了,除了过年,送新包是一年里最好吃的了。

品相好的不能吃,要单独放一边。锅边的、有气泡的、有塌陷的、表面不光滑的才是小孩子可以吃的。这时,小孩子会自我安慰:好看又不能当饭吃,嚼碎了、吃到肚子里还不是一个样。

“好孩子,快挎上篮子,给你姥爷、姥娘送去!”此时,母亲已将十个品相好送新包整齐地摆放到篮子里,并盖上一个崭新的羊肚子毛巾。

现在,饭店林林总总,小吃部五花八门,各种蒸包、汤包、水煎包、生煎包、狗不理包子等应有尽有,又有谁见过“六月六”专程去给姥爷、姥娘送“送新包”。不过,每每提及“送新包”,首先想起的是儿时那“送新包”的诱人味道,那是当下衣食无忧生活里无处寻觅的一种味道。(作者:鲁潍河)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