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56年在青岛参加工作的,那年我上完初中,正在家中待业,当时在青岛市公安局工作的亦腾二哥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3月1日让我到青岛咖啡馆报到。那天是一位姓陈的处长让我填了一份个人简历表,参加会议的有74人,知道我们去的单位是湖南省长沙市四号信箱,属国家保密单位,到那里先学习3年,由苏联专家授课,工资是106分(合人民币23元),学习期满后加工作补助费,共50元左右。会议结束,大家立即回家准备行装,会上要求与家人亲朋好友都得绝对保密。
9号,我们都住进了豪华的青岛咖啡馆,据说这是毛主席视察青岛时曾经住过的地方。生活待遇方面:一日3餐,4人一桌,白面馒头3菜1汤,一连吃住1个星期,临走前每人还发给5元零花钱。那时交通很不方便,到湖南长沙市要转好几次火车,我们一直到了长沙窑岭才知道,工作单位是中央二机部下属的中南地勘局(原称中南三O九大队)。地勘局下设11个大队,分布于中南6省,主要任务是寻找制造原子弹的放射性铀矿。我们刚到那里,看见地勘队基建还没完工,大门口、办公楼设有解放军岗哨,进出都要查看出入证。这里有苏联专家几十人,男女老青都有,每个专家配有1名翻译,1名便衣警卫。我们住在湖南省委招待所,上下班大小汽车几十辆,一路浩浩荡荡,街上行人看到都很惊奇,但都不知我们是干什么的。
不久,大部分人陆续被调走,剩下我们24个人负责干放射性水文地质找矿工作(简称水化找矿员)。每天上午由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教授讲解放射性水文地质一般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各种地面探矿仪器工作原理、结构、使用方法及水中放射性元素铀、镭、氡的几种分析测试方法,下午由局放射性水文地质专业负责人讲解一般水文地质知识。原来说学习3年,实际只学了3个月,于7月初被调到三O一大队。三O一大队是一个普查找矿队,队部设在湖南永州市,待遇为月工资加津贴44元,每人装备有工作服、鞋子、帽子、袜子、手套、雨衣、雨鞋、蚊帐、油布、背包、水壶、饭盒、手电筒以及工作常用工具地质锤、罗盘仪,记录本有1大包,另外还有1张行军床。整个队伍几乎全部是转业官兵、大中专青年学生及现役解放军官兵,清一色年轻人。
找矿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五万分之一比例尺大面积普查找矿,全部在毒蛇、猛兽出没无常的无人山区,所以上山工作都有警卫保护。由于分队人多,几十平方公里几天就普查完了,五、六天就要搬一次家,通公路的有汽车接送,不通公路的雇工挑运。大多数住在少数民族村寨,工作条件虽然极为艰苦,但吃得很好。每到一县,县政府都指派专人负责提供生活物资,每人每月交15元伙食费,每餐大米、馒头,3菜1汤管你吃饱。每周有两个晚上由苏联专家或中国技术员讲授专业理论课,其余时间看书、唱歌、跳舞、打球,散步聊天由个人自由安排,到处欢声笑语,工作、学习、娱乐生活井然有序。
不久,我被调到新组建的六分队。在六分队半年时间,就到过湘西南、广西东部、广东西北部,都是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遇见过老虎、蟒蛇、野猪、野牛,还遭遇过土匪。遇老虎是在湘西洞口县大毛岭,那里满山遍野长满1人多高的茅草。我们4人小组,2人为警卫战士身背冲锋枪,上午9点进山,下午4点离开。一次在下山经过半山腰谷地时,发现距我们约四、五十米的一块凹地茅草在晃动,我们警觉地站住,一动不动地屏住呼吸注视着,警卫已做好射击的准备,只见1只黄色黑斑纹大老虎昂起头来看了看我们,然后大摇大摆朝我们斜前方离去,好险!回到驻地才知道,这里是老虎经常出没之地,根本没人敢到这里来,那天去大毛岭的,就有几组遇到过老虎。
遇大蟒蛇是在广西灌阳县山上。那天上午,我们刚进山不久,我在小溪边听到旁边山坡上树枝断响声伴随着小鸟的哀叫声,不一会儿,身侧感觉有丝丝风声,歪头一看,1条比碗口粗的白花蟒蛇昂头张口吐舌对着我,头顶生有红鸡冠,我被吓懵了,一动也不敢动。停了一下,这条大蟒蛇一摆头,一阵风似的哗啦哗啦走了,来时没一点声音,离开时把草压倒一大片,真是可怕极了。如果它对我发动攻击,那我肯定就没命了,上天保佑我躲过又一次劫难。
遭遇土匪是遭遇的第二次劫难。当时勘探队驻在广西大瑶山,我们分队住在一个大祠堂里,周围没有人家。一天晚上的下半夜,我们干了一天的累活,都睡得沉沉的。这时,隐藏在山里的土匪前来攻击。负责警卫的战士发现后,立即鸣枪,向他们发出严重警告,在院墙和房顶上跟他们一直相持到天亮,周围乡村民兵赶来支援,土匪才被赶跑,事后领导对我们加强了警卫。
我还遇到一次危险是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上山工作时因蚊子叮咬得了疟疾,政治干事临时在路边找了一瑶族家让我休息。我支好行军床正蒙头打冷颤,听到一妇女在大声吵闹,我揭开被子一看,那妇女手拿柴刀对着我乱叫乱比划,把我吓得赶快跑了出去。挑夫是当地人,向她解释我是毛主席派来找宝的,这才免于一死。
1959年初,组建三一二钻探工区,我被调去负责放射性水文地质工作,了解钻孔水中放射性元素铀、镭、氡含量,地下水活动规律及含水层与矿层的关系等。任务结束,我向国家提交了一份铀矿床水文地质报告及相应图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用的铀原料,使用的就是我们工区用土法提炼的铀。
1969年年3月份,我被调去三O二工区,负责工区水文地质工作。这个工区位于九嶷山顶部,任务为坑探,每天带两个徒弟到坑道编录、取样、测水量,然后到室内进行水化学分析、仪器测试,或资料整理。但是,坑道揭露出的都是铀含量很高的沥青铀矿,放射性很厉害,在坑道半小时以上就发晕,晚上睡不着觉,对人体健康有影响。而且进坑道工作不安全,有一次我自己进旧坑道补取水样时,忽从顶板掉小石粒,我警觉地迅速躲开,几乎是同时掉下1大岩石,如果我动作稍慢一点就被打上了,好险啊!这是我一生又一次遭受劫难。1976年2月,北京三局业务主管直接点名通知我,到北京大学短训班学习遥感理论与应用技术。1979年2月调到国家七八O工程二机部遥感队,到云南省与缅甸两国接壤的边境腾冲地区,进行遥感在铀矿地质工作中的应用试验。技术人员是北京三局、第三研究所、航测队、华东地质学院的教授、工程师、讲师和刚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几个年轻技术员,以及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各地勘局一名主任地质技术员,只有我那时还是水化找矿员(工人)。主管业务副队长是二机部一位姓钟的教授。行政正队长姓叶,据说是叶剑英的儿子,仅在昆明主持开会时见过一面。另外,还有几个行政管理人员,共20多人。我们到腾冲后,县里专为国家七八O工程盖了一栋大楼,做办公住宿用。服务员、司机、汽车及一切工作用具都已备齐,说明国家对这次科学试验很重视。因为水文地质专业只有我和三所陈工两人,单位上配给一辆小吉普专用。
工作范围是为一整幅五万分之一比例尺大小军用地图,约500平方公里。我所在遥感队主要是对卫星和飞机不同时间拍摄的黑白、彩色及远红外图像进行解译,与地面实际展布的地层、岩性、构造,铀矿化,放射性水异常,冷泉、温泉及其水化学类型不同的各类泉水等等,相对照遥感应用效果。我和陈工负责试验与水化有关的项目。陈工没专门学习过遥感技术,室内影像解译工作全部由我承担,他做一些资料收集辅助性工作。我们整体工作都比较轻松,一般上午在立体镜下进行图象解译,下午看有关资料或学习,次日专车到实地对解译出的影像考察验证。一开始,我解译效果仅百分之五十左右,随着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正确。
野外试验结束后,编制遥感影像解译图件和试验报告是到北京进行的,直至9月份才完成。我编制的腾冲地区红外影像水文地质图,除圆满完成任务要求外,额外增加解译出三条隐伏温热水带,对今后经济开发将起到一定价值。在北京军区评展会上,二机部遥感队试验成果受到好评,并且对我解译的红外影像图和地质组解译的构造地质图,被初评为国家三等奖,并推荐参加国际交流,后经日本印刷出版,又在昆明军区评选会上,荣获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一等奖。
1980年初接调令重返地质科,分配给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三O二工区水文地质组工作,并全面技术指导矿床水文地质钻探。在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计算影响半径R经验公式”,后经从理论上加以推理,我与人合写了“计算影响半径R的一种新方法”专题文章获大队级奖,并由中南地勘局印发下属各大队推广,华东地质学院编入教课书中。至年底,由中南地勘局年初组织的在湘5个大队的水化找矿人员,在湘南水化找矿会战结束,让我参加水化会战报告编写,最终成果获国家4等奖。此项成果,从开始到结束,大量工作全由局和三O三大队专业负责两人完成的,我仅参加了部分报告编写。
1981年,中南地勘局下达给三O三大队一项水化编图科研任务。经大队研究决定,编制“湘南来临南北断褶带放射性水化学图”,并交由我负责完成。下达任务没有具体要求,让我自行确定。此项工作,在全国铀矿地质系统还从未开展过,也没有前人工作资料可借鉴,一切全靠自己设想。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采用常规放射性水化学制图内容,与新兴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办法编制。原计划该项任务,由5人3年完成,开始工作只有我一个。我估计凭我的工作能力和干劲,三年内是可以完成的。大量技术工作,全靠我自己边学、边想、边干,一心扑在工作上,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整个编图工作,从开始到印刷出正规图件结束,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与原规定提前了一年。
1983年,三O三大队成立科研队,由地质、物探、水文3个专业人员组成。由我任水文专业课题研究负责人。从1983年至1993年,全大队共完成5个课题研究,,有3个课题都是我负责完成的,全部获大队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2年5月,接《湖南省志》编委会专函告知,我的工作业绩已登载于《湖南省志·科学技术志》。
作者简介:姜亦恩(1936~2015),系“五大功”泰和号姜其琇之孙,原国家核工业部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集体荣誉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