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乡情悠悠 | 我爱我家东逄翟

乡情悠悠 | 我爱我家东逄翟

 导 读 
每一位奋斗在路上的游子,怀里都揣着亲切的故乡;每每歇息的时候,总忍不住回望。如下是一位定居徐州的游子,阔别故乡数十年以后,对故乡村子的深情回忆。
作者,翟绪良(保民),籍贯昌邑市奎聚街道东逄翟村,1982年去江苏徐州工作并定居,现就职于江苏中烟公司。

时光荏苒,十七岁离家来徐,转眼己三十九年。乡村的振兴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早已使全村旧貌换新。但对于“家”,印象最深的,依然是离开它时的样子,对于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依旧是那么的亲切。

我的书房里一直挂有一张《山东地图》,不是为了用它查看交通,只因为地图上标注着我故乡的村子——昌邑市东逄翟村。每每想家时,就站到地图前,看一看这个亲切的名字。

我的家乡东逄翟村位于昌邑市区北偏西约七八公里处,因逄姓与翟姓村民居多而得名。不知何缘,后来逄姓族人全都迁走了。现在这居住的主要是翟姓、宋姓及其他几个姓氏。
        从记事起,就知道在村的前道(旗杆道)上有一所大屋。后道上学校前,路中间有一口大井。大屋大井,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在当时绝对是村里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了。
        小时候没地方玩耍,就和立国老弟一起跑到大井上,趴在井沿上看水里的蛤蟆。被原治爷爷看见,先是轻声柔和地把我俩从井台上给叫了下来,然后每人屁股上就是重重的一巴撑,从此再不敢去大井上玩耍。
        据说大井是当年逄姓人在此居住时所挖。井呈圆形,青砖砌成,青石板铺成的井台高出路面几十公分并向外稍倾。那时家住在后道上与附近的村民都到这口水井来挑水。每天的清晨和傍晚,是大井上一天中最为忙碌和热闹的时候。大井究竟有多大呢?直径近3米的井口,供八九个人同时打水都互不拥挤。这在当时方圆百十里,它是独一无二的。
        很小就听村里的大人们说:四队瑞来哥的爷爷(革命烈士),年轻时能纵身一步从井台上跨过去。更为这口大井增添了一层传奇色彩,真是艺高人胆大呀!
        大井还是村中的一处地标。每当有外人来村里找人或问路,村民们都会以大井为座标,热情地告知来者要找的人家和去的方向。后来由于各生产队都打了手压井,用水更加安全、方便、卫生,大井从此就被闲置了起来。1973年,昌邑县剧团来村里演出现代京剧《杜鹃山》《平原作战》等剧目。处于当时的安全考虑和观众场地的需要,最终将这口为村里几代人提供着生活用水的大井填平了。                                                                   
        大屋则坐落在前道(旗杆道)路北的中部。它座北朝南,一米多高坚固整齐的石头台基上,是三大间极宽又长,十几米高的青砖大瓦房。在方圆几里都能看到它那高大的屋脊。屋内的一楼与二楼之间,是一排厚厚的木隔层,既是一楼的天棚,又是二楼的地板,叫阁子。屋的前檐是那向前伸出的宽阔的大厦檐。高大的山墙东西两侧各镶配一间略矮且窄一点的青砖配房,与大屋成为一体,叫耳屋。整个大屋的结构呈“山”字型,中高两低。耳屋内设有精美扶手的木楼梯,供上下大屋的阁子使用。室外青砖铺地的大天井左右两边,有东、西厢房各三间。沿天井正中向前延伸,穿过一条长长的青砖巷子,一个单独挑高的大门伫立于旗杆道北。整所建筑布局合理、结构对称、沉稳庄重、美观大方。比邻村虫埠的《傅振邦故居》还要显得高大气派!
        大屋后来被改成了学(校)屋,那时全村一至三年级的学生都来这里上学。
        当年,那些身在外地或他乡的东逄翟游子,每当逢年过节或回家探亲。只要远远地看到那高大而又熟悉的大屋,那种久违的乡恋与亲切便会油然而生!也是在70年代末,因村庄规划,大屋被拆掉了。
        当时,如果大屋不拆,并同大井、家庙及更早的村外东边的娘娘庙,可能也早已被列为古建筑了?但现实没有如果!只有这个被独自保留下来的传统民俗项目: 每年正月十七的“娘娘庙”山会,在见证着东逄翟的岁月变迁!
        除大屋外,当时在前道(旗杆道)的路南中间段,还有个鞋铺。铺子虽不是太大,但却很有名气。在这里上鞋(工作)的几十位老鞋匠,每人都有着多年丰富的做鞋经验,个个手艺娴熟。由他们制作出的各款布鞋,不但缝制细腻、做工考究、样式好看,而且穿着舒适、轻便柔和。据说,当年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布鞋店的柜台上,就有咱东逄翟做的布鞋。
        特别是那款(橡胶底面 黑色条绒布棉鞋)大上。从选料、颜色搭配,钉鞋、缝制、排鞋,烘干至一双鞋完工,每道工序都是非常严谨精细的。在那个年代,谁脚上能有一双东逄翟鞋铺做的 “大上”,是绝对上档次、有面子的。后来随着与潍坊鞋厂联营和规模扩大,鞋铺又搬迁到后道上大队部前面,路南新建的正规化厂房里。
        村里的第一台拖拉机,是七十年代初,购买的“丰收”牌—27型。那时,在全城关公社的73个大队中,也是屈指可数的。拖拉机开进村的那天,引来全村老少的观看。启顺叔因此成为全村第一个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司机。开着它为各生产队春耕、秋播。拉化肥、送公粮,奔峡山水库 ,跑胶莱河工地。为在那里出伕的村劳力及时地运送着给养和物资。
        从村东门外向北至东朝南再往西,整个村庄都被那碧水相连,形状大小不一,纵横交错的多个水湾围了个大半。在这片环绕的水面上,依此均匀地分布着四座小石桥,分别连接着村内外,贯通着各水湾。每天,桥上人来车往,桥下水清悠悠。
        听老人们讲,这些湾塘都是老辈们,挖土修筑护村围墙时形成的。那时在三队的牛棚南边,宋家道的东北角及技术队的洋马棚前等地,仍有部分两三米高的围子墙,上面长满了杨槐树。
         在这一片荷叶碧绿、莲花洁白,同时盛产蒲子和芦苇的水湾里。自然还生长着鲤鱼、鲫鱼、链鱼、草混、黑鱼、鲶鱼、黄鳝、草虾、青虾等多种野生鱼虾类。
        这些鲜活的水产,因其水质好,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无论是用来生炸、酥煎、干煸、清炖还是红烧,都是那么的香鲜、嫩滑、可口!
        据说,以前村东边的水沟湾和南湾里还产有菱角和蟹子。湾中的菱角我们没见过,但在八零年的冬季,大队在南湾抽水捕鱼挖藕时,还真看到三队的永成哥,拎着两只用蒲子拴着,刚抓到的毛蟹。见证着那时南湾里的确是有蟹子。但又与现在的蟹子有些不同。它个头较小、颜色深,前后扁,两边宽,形状象个大蜜枣。这应该是生长在南湾里最古老、最独特和最后的两只淡水螃蟹了吧?
        当那一支支一米多长,胳膊一样粗壮的莲藕被熟练地、完整地,连续不断从泥中挖了出来。装满了偏篓,布满了湾涯,摞成了小山。
        这些湾里出产的白莲藕,不但个头大、品相好、光滑洁白,而且清脆爽口、味甘多汁,属莲藕中的上品。因此,调藕片、炒藕丝、炸藕合;藕馅猪肉水饺、藕段咸菜酥鱼等。已是每家餐桌上的常备,更是买家的首选。
        由于水资源丰富,我们五队的社员,便将村东路北那大片的洼地都改造成了水田。种上水稻,使家家户户每年都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各生产队又分别在这些绿柳成荫的湾涯上,筑起井台,安架上水车,利用这丰沛的湾水,随时方便地浇灌着菜园及上边的庄稼。
        柳荫下,那头戴着眼罩的老黄牛,正低着头,配合默契地拉动着水车,在那高高的直径只有几米的环形井台上,一圏圈地绕行着…随着水车提水链那有节奏的升降,清澈的湾水被提了上来,沿着小水渠汩汩流进那一畦畦青翠的菜地里。
        水湾、水车、老牛、菜园。湾涯的垂柳;村头的小桥。洁白的荷花;碧绿的荷叶。金黄的稻穗…望着眼前的这一幅幅自然、和谐的乡村田园生活画面!是否觉得与江南水乡的那一帧帧 小桥流水人家  的天然水彩画卷!有着几分相似呢?
        春秋冬夏,大家依湾为邻。来湾上釆荷叶、摘莲篷、打蒲棒;去湾内抓鱼、逮虾、摸老(蜗)牛;到湾中割蒲子、收芦苇、挖莲藕;在湾里滑跃穿行、潜游 嬉水。与这些湾和水,静静地和睦相处着!
        年复一年,正是这片慷慨的邻居,无私的馈赠。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为村民们提供着舌尖上的美味!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后来由于气侯原因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在那片昔日水丰草美、曾经蛙鸣鱼跃、鹅鸭群游、四季不涸的水湾上,生长着的则是一排排挺拔高大的白杨树……
        随着全国城乡一体化的全面推进和有效实施。东逄翟村民们今后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定会更加富裕美好!时光不会倒流,消失的亦不能重现。但对“家”的那份情怀与眷恋,一直萦绕在脑海,从未改变!
翟保民 (绪良)                           
2021年1月写于徐州并于10月修改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