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家住青龙山前

家住青龙山前

他们村上人只说是老人们传下来的。那句话,那件事,常令我放心不下,于是,为此我到过许多村庄,见过很多老人,去了那座山,看了那条河,翻过了众多典籍,我还是向你讲不太清楚,那怕是有些渺茫也好呀! 我不知道是那年那月,有一邦人到饮马的青龙山来认祖,他们来自苏南,自称是隋文帝杨坚的后代,他们冲着族谱中的一句话来的,〞家住青龙山前,居在银淮两水之间,殿前杨柳依依,小河流水不断〞。可是当他们去到饮马镇杨家庄、杨家楼、杨家屯村联络时,看到每个杨氏村庄都是前无小河,后无青山,又去到青龙山前的兴会和赶仙庄村也没有找到银河和淮河,并且这些村中竟无一户杨姓,于是他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没有认祖成功。

其实,那些来自南方的杨坚后代,他们已经找到家了,只是因为时代的久远,对族谱上记载的略有变化而已。首先他们的大殿宇堂已不复存在,殿前排排杨柳也早以化作乌有,但是青龙山还在,银水河已改称潍河,淮河已改称吴沟河和左家河了,但是青龙山还在,青龙山上的仙姑洞还在,青龙山西侧的渡口的传说还在流传……

话说隋炀帝东征时,住在山阳宫殿,修建丝绸之路的运河港口,他写下许多诗,《早渡淮诗》中,平淮和淮甸就是写的现如今的吴沟河和左家河,他还亲自为宫廷写过歌词,《乐府步虚词》中的洞府和灵山,是提到了博陆山上的仙姑洞和青龙山。从他的歌词中可知,他是知道氏族源流的人。相传在周朝年间,有的渡口,当年秦始皇东巡从这里驶楼船入海,从此这渡口一度称作楼帆关。大抵是这东楼国故地和楼帆关的名字,而使之成为了望家楼村名的来历,饮马镇望家楼村在清朝末年改称为杨家楼村。望家楼村名大约应当是源于汉朝的杨喜战项羽领功后,被封在饮马街杨家墓田附近任赤泉侯时候的事情。

这件事大略是,家住楼帆(烦)关的杨喜有勇,投靠刘帮队伍,任郎中骑都尉,项羽伐齐寇时,渡淮(今潍河),骑手有百余人,他的大军行至山阴陵的楼帆关,迷失道,问楼烦一田夫,田夫反对战争,故意指错方向曰〞左〞,于是项羽乃陷于了山阴至昌邑的涝洼水泽中,以故被汉兵追之。项羽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然而汉兵中的楼烦人杨喜确是人心所向,齐心抗楚,杨喜带领八个儿子勇战沙场,最终因他追项王有功,被封在赤帝炎帝打过史上第一眼井的饮马街一带任赤泉候。后又升官至宫中司马,并因官职改姓司马氏。原因是刘帮在晋阳山阳定都,当时杨喜父亲杨硕担任太史公,古时官位常要继承,杨喜任司马职务时迁山阳入宫居住,接杨硕的太史公职务后就称司马喜,其子孙司马迁生于山阳,其后他又随汉文帝迁到咸阳宫。这支司马杨氏有司马懿,懿字是纪念杨喜次子后代家在饮马街有条曾称沁水的河一带繁衍的族人。单说司马迁女儿与居住在山阴楼烦的四世内血亲杨尚结亲,杨尚的后代始终姓杨氏,因职务,其后代或在饮马、或在咸阳及山阴,统称弘农华阴杨氏。

对这个东楼国的楼烦关的弘农华阴杨氏,所居住在博陆山后,青龙山前的村庄,唐太宗继隋朝之后,在此继续修建时称隋唐大运河的河流。他住在山阳的宫殿中,时常沿博陆山的梨园逛景,写下大量的诗篇,也多次写过青龙山前,博陆山后的山阴村及渡口的春天、雨天、晴好天气中的情景,并且还在一年的早春,对山阴这个村前的杨柳及堤岸吟过一首诗:〞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原来,潍河、山阳、山阴、渡口是有伟业的地方,是有名诗的地方,更是孕育衍生古老姓氏的地方。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