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北京称蓟州,有隋炀帝诗"征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句。唐朝时太宗称北京为北平,有巜于北平作》等诗,在时间段相近的隋唐两朝,及隋末唐初的三个著名皇帝又干过东征的同一件大事。是有两个朝代的帝王诗词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那时候洛阳至涿郡的隋唐运河上的涿郡指山阳饮马一带,而不是指北京。因为运河中的通济渠、永济渠丶山阳渎、阳渠丶板渚、淮河、淮海这些地方用词均于饮马相关,所以让我们较容易的得知了失落在饮马的两段隋唐大运河的迷团。
唐太宗在饮马带军队驻扎多年,有次他在灞崖(饮马街)之岸写一诗,巜饯中书侍郎来济》,那时的潍河水也称济水。他在诗中写到在送客人时分别的泪水,开山阳渎以通运漕。""开皇八年…,自板渚引河,达于淮海,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以柳。"柳树古称长杨,也有称杨柳。在隋朝时潍河称淮河,这时的淮海是指渤海。其原因在于隋文帝于开皇十年秋才统一南方,开皇八年时齐国南部至东海到南海的疆域属后陈国国土。再有隋文帝修运河的目的是把关东的粮食运到关中。这些事实证明,隋文帝运河的地理位置在济水下游的饮马一带。
第二代帝王隋炀帝第二次大修运河是在大业元年建通济渠、邗沟,在大业四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又于大业六年修江南河,南北贯通。隋炀帝所修通济渠、永济渠实则是对原山阳渎和御河的重修,因为他造的船越来越大,需要加宽加深河道。
隋炀帝在三次东征中驻饮马的行宫有诗为证。巜月夜观星诗》中"欣睹明堂亮。喜见泰阶平。"古堪舆家称穴前平坦开阔,水聚交流的地方和帝王所建百官朝会的场所为明堂,也比喻天宫。这里指代表天宫中玉衡廉贞星的博陆山,泰阶平指黄帝走过的石阶还很平坦。巜白马篇》中"转斗平华地,追奔扫大方",因为尧帝都城是平阳城,他死后葬平林,因此诗中平字代表尧帝,舜的名字叫重华,华字代表舜,平华地,即是尧舜的家和他们所属国家的意思。大指先帝、帝王,扫大方指扫平先帝的国土。巜春江花月夜》中"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是说这条将尽头的淮河江水是多么平静,河边的梨花迎着春光正在开放。河流的波纹将月亮刚刚带去,可是汹涌的海水倒灌,潮流又带着星星来了。河的南边的月神是天璇星,比喻国内歌舞升平,北海边的星辰是瑶光破军星,比喻海外那边侵占了我辽东的高句丽岛夷却带来了刀枪战火的杀气。《早渡淮诗》,"平淮既森森,晓雾复霏霏。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晖。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平淮既森森的意思是平阳城(饮马徐庙)这里的淮河(潍河)是林木遍野,淮甸未分色的意思是淮河平阳城郊外的田野还看不清颜色。当时在隋朝行宫定准是有乐府的,隋炀帝以乐府为词牌名写下了山阳地方的两首词巜步虚词二首》,其中的"洞府凝玄液,灵山体自然。"洞府指仙姑洞,灵山指青龙山。"回旗游八极,飞轮入九玄。高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东征回来的时候顺便游历了八极山,(北极星星山是七座,炀帝只所以称八极是因为大舜是尧帝的配王,代表他的北极星星山是青龙山的附山青山(在石埠),在北极星中称辅星。)因此是游了八极。还乘座飞快的轮船入了九玄仙境,颛顼帝高阳氏的足迹在这里已经不再有,只是齐国年间留下来的一片天地迹象了。"轻举金台上,高会玉林墟。朝游度圆海,夕宴下方诸。"的意思是,我自己在金天氏少皞帝的台阶上举目远望,与高阳氏颛顼帝在玉衡星山的旧林间山地神会。早晨还远游在北海,夜晚的宴席就摆在这里了。写出了蔑视困难,乐观向上的心态。
从隋炀帝的诗中,写了平阳城淮河的情景来看,隋朝大运河是沿巜禹贡》中济水的古老流向,从山阳南沿古淮河的东北方向入古代饮马街南的南河通向渤海修建的。即现在的左家河子。在唐朝初年,有唐太宗的许多诗告诉了我们,唐朝是修了从山阳向正北开挖的新潍河入海的河道。通过两首诗足可以让我们想信这一事实。巜赋得浮桥》中写岸曲的河流上,斜桥把七星山文山都象是移了位置,去的时候河的水位很低,回来时因为上游下了雨,河流水位上涨浪涛惊人,水摇着小船,船缆也不停地转动,远来的近去的运货人都得随着轮船的影子,轻的重的过往人都得小心过这浮桥。河岸不直,斜桥大刹风景,人船过河都很危险。唐太宗在他的另一首诗中更是写的明白,巜春池柳》: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你看他直接交待了隋朝修的堤岸太曲折蜿蜒了吧?他不可能座视不管啊,巜赋得临池柳》:岸曲丝阴聚,波移带影蔬。还将眉里翠,来就镜中舒。是要整理的岸直柳翠象镜子中的风景一样美丽好看。你想想,既然看到了这些难题,那有不解决的道理。原来是唐太宗带五个军营驻扎在潍河沿岸的峡山丶岞山丶饮马、昌邑、龙池,他自己座阵在中间要塞的山阳十几年的时间,在这里留下了沿潍河沿岸在不同年代的不同季节描写山水人文的诗,并且于贞观十一年又派得力干将李道宗来潍河任汉王。原来是在这里展开了修建的隋唐大运河的潍河下游段的持久战。唐王真是有大禹治水的宏伟志向和伟大工程。
难怪皮曰休曾评价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屋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