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仙园遗笔”赏析

“仙园遗笔”赏析

 “仙园遗笔”赏析

王沛盛

8 7 ,在时断时续濛濛渺渺的细雨中进入了秋天,天气不再那么燥热,时而会感受到一阵阵凉爽的微风。市作家协会组织部分会员到石埠经济发展区采风,领略青山秀水公园的美景、观赏千亩荷塘的丽姿、游览农村建设的变化、感受苗木基地的新潮,追寻那些带有地域色彩的历史故事……

石埠自古就是风水宝地,辖区内北有青山,西邻潍水,环青山是肥沃的万顷良田,素以山青水秀,泉甘土沃,民风崇文尚武,好客淳朴闻名于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曾是道家传道讲学的圣地,帝王、神仙、道长的传说掌故很多,“墨松林遇道长”“刘长生访青山”“神牛的故事”“白龙泉的传说”……这些传说掌故个个鲜活灵动,脍炙人口,韵味悠长,久传不衰。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瑰丽多姿的山水风光,昌邑古八景中,有三处就在青山周围,“青峰凝翠”“潍水环清”“仙园遗笔”。在这三处景观中,“青峰凝翠”“潍水环清”为山水风光,而“仙园遗笔”还带有刘长生和李颐真两个传奇人物的故事。

刘长生(11471203),字通妙,号长生子,大名崂山道士,山东省莱州市武官庄人。 23岁到昆嵛山拜全真派祖师王重阳修道,与其师兄邱处机等称为全真七子,是王重阳七大弟子中最晚的一个。他终生未娶,修炼刻苦,功业大乘,经常著书立说游山访友,56岁枕臂仙去。生前著有《仙乐集》《盘阳集》《同尘集》《修真集》《道德注》《阴符演》等修道书籍,在民间也留有一些诗词和刻碑。

刁琪(11151234)金代帐前左副都元帅,一代名将,祖籍昌邑市石埠晴埠村。赐姓李名颐真,年老归乡后,选定在青山之阳,潍水之滨,建别墅园林安度晚年,名曰“岁寒庵”。“岁寒”寓意有青松的风骨,“庵”指文人的书斋,是一处优雅清静的处所。他生前请能工巧匠为自己造墓,俗称“生坟”和“寿坟”,59岁那年自题碑文,119岁驾鹤西归。

1195年夏,48岁的刘长生听说昌邑境内青山寺庙有位105岁的道长就来拜访。来到青山那天才知道长已于前一天仙逝。下山后,他又慕名去“岁寒庵”访李颐真居士,年已80岁的李颐真天性好客,为人豪爽,见刘长生来访,大喜过望,设丰盛宴席款待,李颐真诚邀刘长生留住数日。一连几天,两人说经论道,饮酒品茶观赏景色十分融洽,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刘长生工诗词、擅书法,李颐真早有耳闻。他新建一碑亭,亭中青石碑尚是素面,心存向刘长生索题之意。这天,刘长生与李颐真饮茶下围棋连连占先,心情很高兴,李颐真乘机命人拿出窖藏的西瓜。鲜红的沙瓤,漆亮的黑子,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啃一口,凉爽甜脆,真是“吃一口甜掉牙,吞一口爽透心”刘长生连说:“难得!难得!”趁此李颐真提出,请刘长生为亭碑题字。刘长生当即应允。只见他随手捡起一块刚吃过的西瓜皮,径直来到碑前,略一审视,“唰、唰、唰”挥就三个大字“遇仙园”。字大如斗,笔力遒劲,似龙飞凤舞。“仙”,指李颐真,在那个年代,道家称品德高尚、能力超群的人为仙人。“仙园”,指李颐真的住所像神仙的花园一样美丽。再加上一个“遇”字,更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刘长生意犹未尽,又转到碑阴,提诗一首:“仙人坟墓在其中,里面约栽数百松。雨过西南闻雪浪,云收东北看青峰。春来槛外赏花柳,秋后庵前对月风。万物凋零松不变,这些幽景乐无穷。”留下遗笔,说了句“告辞了”飘然离去。李颐真挽留不及,慨叹不已。后刻石立碑为志。从此遇仙园一名传开,方圆数百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仙园遗笔相传至今。“遇仙园”历经损毁重建,现已成为石埠一大旅游景点。

注: “仙园遗笔”为古县志版本,现版本“仙园遗笔” “仙园异笔”并存。(2016820日)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