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取经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掺杂一段明初历史,大胆想象,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方法,创造出了若干不朽的艺术形象,用方言俗语,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
明朝文人袁于令说:“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清朝学者张书绅说:“《西游记》自始至终皆言诚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学,并无半字涉于仙佛邪淫之事,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北大教授白化文说:“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
毛泽东与《西游记》有七十年的不解之缘,他读过五种版本的书,他挚爱《西游记》孙悟空的情结耐人寻味,写下了“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他从政治的角度分析书中人物,并常常以例用于指导党和国家的现实问题。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抗日军政大学师生说:“唐僧就代表坚定正确的方向,百折不回,猪八戒不讲究吃穿,就是艰苦朴素的作用,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化,就是灵活机动。再加上沙和尚、白龙马等实干家,所以能取得真经。我们有了这三条,就能获得全中国。”毛泽东看待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他还认真分析出了《西游记》主要人物的缺点,“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艰苦,七绝山臭稀胡同就是他拱开的。孙悟空很灵活,很机智,但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方向不坚定,三心二意,你们别小看那匹小白龙马,它不图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是值得我们取法的。”
据笔者考证唐僧与四个徒弟是父子关系,唐僧的僧字,源于唐李渊曾孙李旦的人的意思,单人旁代表曾孙的人。唐僧在明朝年间的《西游记》中就是朱棣的人物原型,那么孙悟空当然是指朱元璋之孙朱棣之子朱高煦。即朱高煦父是美男子,他怎会是用一个猴为形象呢?
作者吴承恩定然有其深奥用意,那么他是怎样的一种写作灵感呢?为了深究这个问题,笔者于书海中徜徉了年复一年,最终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吴承恩的头脑中藏着许多教派的书和历史人物。他写《西游记》,把自己这个生不逢时的学者比做成庄周,把故事像庄周一样喜欢用鸟、虫、鱼动物啥的打比方。他写《西游记》的最早灵感就是来自《庄子•山木》第六章,“一天,庄周穿着打了补丁的粗布衣服,拖着系着麻绳带子的破鞋从魏恵王的眼前经过,魏恵王问他如何困顿到了这个样子?庄周说:‘我是贫穷,不是困顿呀。士人身怀道德而不能推行于天下,那是困顿;衣服破了,鞋子有洞了那是贫穷,不是困顿。这就是所谓的生不逢时啊!君王难道您没有见过蹦蹦跳跳的猿猴吗?它们得到丹、梓、豫章一类的高大挺直的树木,在上面攀缘或在藤蔓间挑来窜去,在树上像君王一样。即使是后羿或蓬蒙也不能藐视它们。但是,如果它们来到了木石、荆棘、枳、枸一类矮小多刺的树丛之间,树枝一有震动,它们就非常害怕。这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筋骨太硬不够柔软的缘故,而是因为它们所处的地势不足以施展它们的能力。今天,我处在昏君乱相之中,而想不受困顿,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这就是比干所以受到惩处的原因呀。’”
以上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吴承恩把孙悟空写的在大树上像君王一样,还把朱高煦比做了成了古代的后羿和蓬蒙一样有本事,但是他像猿猴一样需要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最后又把朱高煦比作成了商朝的比干。这就是朱高煦在江南任汉王干的风生水起,回到他的齐国地乐安就是失去了猿猴跳动的大高树,最后只有落得像比干一样的结局。
吴承恩看待事物写故事真是精准呀,他写小白龙就不像写八戒一样要带着人身兽面,干脆一完全的一匹白马,并且写的唯他没有缺点,求点名利,因为他是一个自幼就死了的人的形象,他还哪来缺点?他还求名利做什?由此看故事在浪漫主义的色彩中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