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牟氏出大殡的联想
在清代,山东栖霞县出了个大地主,因当家人长的黑,故人们都称“牟二黑”。家有土地六万亩,山峦十二万亩,住宅房屋四百八十多间,佃户村一百五十多个。那可真是富甲一方,地位显赫,在山东地面一提起栖霞牟家,那谁不竖大拇指。今留下位于栖霞市古镇都村的牟氏庄园,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给山城栖霞增色不少。栖霞牟家一向以仁义为本,虽为大地主,但从不以势欺弱,以其行善积德,勤俭持家,扶贫助穷而闻名乡里。
但在 1933年这家人家却举办了一次规模最大、耗资最巨、场面最壮观的殡葬仪式。当时“日新堂”的女当家人姜振帼(外号“小寡妇”),主持将其公爹、丈夫、儿子和儿媳等四口灵柩,由原丘处迁到公山茔地下葬。参加葬礼者,有本族六大支的全部人,其三亲六友也有上百人,加上筹办人员、技工人员及帮差人员等,共达四五百人。
出殡前十天,“日新堂”的大门就你进我出,门庭若市,忙忙碌碌。陪葬品的赶制通宵达旦,吹鼓手演奏日以继夜。为制作大殡陪葬品,专门从黄县(今龙口市)雇用能工巧匠数十人,提前扎制了一个多月。陪葬品种类繁多,诸如金山银海、聚宝盆、巨型住宅、马夫轿夫、佣人、各种飞禽走兽,以及成套的戏剧人物等,数量不下几百种。其人物的穿戴均饰以绫罗绸缎,头部使用真发,栩栩如生。
出殡那天,前头由执事领队,旗罗伞扇绵延数华里,鞭炮齐鸣,音乐劲奏,吹鼓手、道士、和尚、礼殡生和警卫人员一应俱全。各种陪葬品车拉人抬,摆成一条长龙阵;送殡亲友都按礼仪规定分别列队;孝子跟灵,三步一叩,五步一拜,叫哭连天;每口大型灵柩由64人合力上杠,一步一挪,稳如湖水……从原丘处古镇都起灵,到相距十华里的公山新茔地下葬,整整热闹了大半天。
这天一大早,从四面八方赶来围观的男女老幼,人山人海,达数万之众,其中不乏黄县、蓬莱、福山、莱阳等地的一些人,也远道而来看热闹。
这次大殡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开席336桌,喝牟家自制有名黄酒“女儿红”1000多斤,粮食、物资不计其数,耗现大洋1万多块……真乃古今罕见,极尽奢靡。
一向以勤俭著称的牟氏家族为何要举办这么大的葬礼呢?我想不外乎有几条原因。
一是家门不幸。治家有方的公爹早逝,年轻的丈夫早亡,正在成年的儿子偏偏看中了出身贫寒的剿丝工姑娘,遭到了其祖母(大寡妇),其母亲(二寡妇)的极力反对,使其儿子得相思病一命呜乎,那个丝厂女工也为之殉情。总有万贯家财没人继承,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家中掌权的女人们,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在没有男人的家庭里也生不出个儿子来,一个家与一个国是一样的,气数尽了就得亡,史学家一致公认,清朝的十二个皇帝没有一个不敬业的,没有一个搞腐败的。都是以天下为己任,发愤图强的来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但天叫你亡你不得不亡,大清朝的三代皇帝同治,光绪,宣统不也都是无后代吗?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宫殿,嬪妃成群,玉女成林的后宫,竟都生不出个孩子来。难道皇上生理上出了什么问题吗?他们的老祖宗康熙帝那可是光儿子就有五十多个啊?遗传上有着优秀的基因?由此我想起了一句成语“空前绝后”大清皇上的祖辈也太空前了,那绝后也就在必然之中了。大故宫内六十年没有小孩哭声,这不是天意有是什么呢?牟氏家族看透了这一点,有如此大的一片家业,不在出殡上折腾了难道还留给谁呢?既然天叫我亡,何不一改祖训,大把的花钱搞折腾,作一下最后的疯狂呢。
二是风水学在起作用。当在明朝年间,家在江西公安县的牟敬祖来栖霞为官,为找到一快风水宝地那可是费尽了脑汁。经几代人的努力,几经周折,终选中了祖茔,风水先生反复告诫,“茔前不能挖沟,茔后不能修路”,自牟敬祖进了这块墓茔安葬后,老牟家那可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为官者青云直上,经商者日进斗金,读书者科举成名,成为胶东阀门第一的人家。当地老百姓都戏说:“老牟家的秀才多于栖霞县里的驴”但到了民国以后,提倡新文明,家族的保护伞也渐渐衰退,韩复榘先在茔前挖沟,张宗昌又在茔后修路,牟家在心理上就失去了几分底气。既然祖坟风水被破坏,以后的日子还不定怎么样,又加家中早已出现败像,做个有气派的举动来振奋一下,叫人看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叫死者风光入土,叫看者知其威严。
三是国内的大气候使牟家有了预感。国民党的统治正日薄西山,共产党的宣传整深入人心,有土地的地主不事农业,靠收地租来生存。没土地的农民靠租地主的土地来活命。极端的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使广大的贫苦农民不安分于被剥削之中,他们要求平均地权,要求平等,民主,自由。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正在南方与国民党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党所到之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斗地主,分田地。作为老牟家的掌门人心中非常清楚,只要穷人齐了心,像他这样的家族是不堪一击的。富丽堂皇的宅院,十几万亩的土地和山峦早晚要叫穷人共产了去。最后的晚餐当然要搞的丰盛。把家中所存的银元挥霍掉是高明之举,既显示了自家的实力,又叫亲房近支免去了份外之想。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家族的富贵都是不长久的,老牟家靠仁义二字为本维持了二百多年,已经就是一个奇迹。表面上的强大,难掩内部的空虚和潜在的危机,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如灯将灭的结局就要到来。一九三三年的大殡举动是最后势力的演练,也是这个家族衰败的挽歌,也是这个女当家人高明的榜文。
赵仲泉写于昌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