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
——游 嘉 峪 关
来到嘉峪关时,太阳刚刚升到一竿子多高。刚一下车,初冬的寒风吹在脸上,把那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一扫而光,整个人精神了许多。看到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匾,在晨曦的映射下,泛着金光。脚跟还没站稳,心率就加快了。啊,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儿时就梦寐以求地想一睹“天下第一雄关”之丰彩,今天,终得梦圆!
在600多年前,民族起义推翻了元朝对中原地区80余年的统治,明朝一举收复了大部领土。新的王朝刚刚建立,明朝的三号功臣冯胜将军来到祁连山脚下,以其独有的战略家眼光,在河西走廊上为嘉峪关奠立了第一块基石。嘉峪关前后修了168年,从明洪武年间动工,一直到嘉靖年间才最终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也算是嘉靖皇帝做的为数不多的正确的事儿啦。
嘉峪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现嘉峪关市区向西五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嘉峪关是明朝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嘉峪关关城坐落在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八公里连着黑山悬壁长城,向南七公里就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关以地势险要,巍峨壮观著称于世。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现已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这座关城在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首先步入景区大门,而后乘电瓶车来到嘉峪关关口。车速不快,寒风却也还是嗖嗖入怀。嘉峪关是明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以后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比山海关还早建九年。明朝初期,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而成。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才建成竣工。史料《秦边纪略》中记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六百四十米,面积二万五千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五百多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苍劲的“嘉峪关”三字因年代久远,略显斑驳。
导游讲得很是认真,我们边走边听边看。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文昌阁、议事厅。来到议事厅前,“神威永護”匾额下的对联,把我带回到金鼓齐擂,战马嘶鸣的古战场,“金鼓动地,战旗猎猎映大漠;铁垒悬月,轻骑得得出长城”。仿佛看见将士们为捍卫国家和民族,拔剑挥戈,出关迎敌,一幅壮丽的古战场画卷,在我的脑际铺展开来,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十五公里的峡谷地带,与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各路共有墩台六十六座。嘉峪关地势天成,选择此地建关,高屋建瓴;建成此关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仔细看那些墙体砖缝砌得没有一丝风裂,可谓固若金汤,独见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唯有二者合一,嘉峪关才能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看到的越多,越发觉得嘉峪关的修建是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在古时简陋的建筑施工条件下,能建起如此雄伟的关城,的确是很不简单!正因如此,这才演绎出一段段美丽动人的传说,向世人展现了古代先祖的勤劳勇敢和广博无垠的聪明才智。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两米、宽半米、厚三十公分的石条。原材料取自黑山,是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运到建筑现场。这么重的石材,数量又如此之多,人抬不起,车拉不动,而且是山高路远,确是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是没能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朝廷怪罪下来,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啊!大家正在长吁短叹,苦思冥想。一天,工匠们正在埋头凿石,忽然山顶一声闷响,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地接住,只见锦绸上面若隐若现地显示出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便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赶紧从山上修一条通往关城的路,封好路沿,整平路面,便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非常顺利地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这样,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就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后来成为工匠们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嘉峪关城墙高九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可谓惊人。当时,施工条件差,既没有滑轮吊车,又没有皮带运输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四十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墙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严重影响。智慧众人出,高手在民间。一天,有一个放山羊的孩子赶着羊群,到这里玩耍。看到这个情景,便灵机一动,解下布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天生就是爬山的角儿,驮着砖块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有一块砖,叫定城砖。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地准确和节省。当时负责监督修关的监事官不信,就让他计算嘉峪关的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就够了。”监事官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官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地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官一听,怕了,就没敢再追究。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嘉峪关城楼之上。至此,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这块定城神砖,仍还稳稳地定在那不可思议的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
听着这些美丽的传说,我们徐徐前行。不觉来到关内的柔远门。看到地上堆了不少鹅卵石,导游就引导大家,以石击墙。真的好奇怪,竟然听到的是燕子的叫声,惟妙惟肖。导游告诉大家,相传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时,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雌燕为此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燕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的燕鸣声,似是向人们倾诉它那思亲之情。后来,人们便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的燕鸣声视为吉祥之音。每逢将士出关征战,家人就击墙祈祷,逐渐地形成了一种祈福盼归的习俗。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西城门,此门才算是嘉峪关关城的正门。门额刻有左宗棠手书的“嘉峪关”三个大字。门的过道长二十五米,用大小不一的条石铺成,数百年来已经留下了清晰可见的车辙印,也被历史打磨的圆润而且光滑。步出这道城门,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西出阳关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轻声地吟诵着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诗句。此情此景,心里却别有一番滋味,恍如隔着时空与王维对话。这哪里像是在送别友人,这分明就是友人在送你呀!诗人高超地运用了逆挽的写作手法,籍助于时空的转换,将国家的安危、战争的残酷、朋友的情谊、人生的苦短巧妙地揉合在了一起,情景交融,达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一位封建朝代的诗人,能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紧紧地血脉相连,既为友人祝福,期待着友人能平安归来,又盼望着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昌盛,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这是何等高尚的爱国之情啊!
“天下第一”似乎是我们民族永恒的追求,长城万里,关隘千余,东边的山海关挂起“天下第一关”的招牌,西边的嘉峪关则打出了“天下第一雄关”的旗号,东西呼应,各领风骚。他们的地位和分量,举足轻重。说到分量,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一位赋予了嘉峪关灵魂的盖世英雄——晚清名臣左宗棠。当年,62岁的左宗棠骑着劣马走出阳关,神情决然,身后的士兵抬着一副棺材。不到两年,这位老人西征班师,身后却拥有了一片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脱离祖国十余年的疆土。感受着历经沧桑的嘉峪关,那耀眼的历史瞬间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若无左公伟业,哪有新疆回归、西北边陲的安定?我相信,正是伟大人物的伟大业绩,赋予了嘉峪关灵魂。这等大英雄、大气概,如今忆起,依旧令人热血沸腾!
此时,心情特别激动的我,站在西城墙上,极目远眺,远远的望着这座关城下,恍惚中过了好几百年的旧长城遗址啊,而今,你仍然孤寂地静卧在大漠风沙之中,坚守着自己的那份执着和清苦,偶尔的几堆沙棘花成为了你忠诚的伴侣。看到这些,我思绪万千,不禁闭上双眼,就在那一霎间,泪水夺眶而出,我被她的这份执着真的感动了。我不能自抑,一任自己的灵魂游走在关城内外。昔日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丝绸之路链接东西,长城是忠实的守护者;如今国泰民安,畅通于内外,兴国大计深入民心,长城的见证无疑是极其清晰。我被长城的魅力折服了,更被“天下第一雄关”继承的宛如“魏晋人物晚唐诗”般的“风流与致远”所倾倒。
我爱你——长城;祝福你——嘉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