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名人才有被人说不完的话题,譬如武则天是皇帝、政治家、诗人,我们如果是从野史或者影视宣传的形象来看武则天,坏了,那太有损帝王楷模唐太宗得尊严了。她十四岁入后宫,为才人,在我国五代十国之前才人只不过是一个女官名,她们的职责是侍奉小公主的出行求学之类的事宜。据史书记载,武则天与唐太宗仅发生过两次故事。一是因她聪明、仪容举止美,太宗赐她一个媚字,在这之前只有周朝的上古元祖姜嫄用过这个字。太宗也许希望武媚长大后,要做一个姜嫄一样伟大的人。二是太宗与武则天驯烈马的故事,太宗对武媚说“诚如卿言,良驹不亦被卿刺死耶?”她解释说“良驹骏马,可为君主乘骑,驯服则用之,训不服还要它何用?”说话办事干脆利落,女中豪杰。这个故事中,武媚自称“小女子”,太宗称她为“卿”,这个“卿”就是代表了上下级的关系。这就是我从太宗身边找到一个女汉子。
在唐太宗的昭陵旁边,有一座陪葬墓中规格最高的一座,也是墓主身份地位的呈现。它就是唐太宗贵妃四夫人之首韦珪的墓。她何以如此名耀位尊?韦珪在贞观二年生下皇子李慎,因她对孩子教育有方,李慎在贞观五年晋封申王,在他八岁时又改封为纪王,韦珪陪李慎于贞观十年前往纪国(齐国东,现在的莱阳南),韦贵妃就像督导员,她管教的纪王李慎以善于政事闻名,于贞观十七年被任命襄州刺史,之后屡屡升迁。韦珪也总是随子前往蕃地,每到一地,她总是入乡随俗,被当地百姓称颂,在永徽元年因她政绩突出,被封为纪国太妃,于麟德二年在约燕贵妃前往泰山封禅路上因公殉职,对于这样一位能干的皇妃,给你的头脑中的印象还会是那样的珠光宝气,坦胸露背的人吗?
又说到我所在的古镇小城了,在饮马这个地方,可称得上是一条古老驿道上的一颗灿烂耀眼的明珠。武王战博昌、周公东征、秦王东巡、隋朝四次伐高丽、唐太宗征辽东、乾隆昌邑督盐等都在饮马歇脚,留下许多历史故事……
在饮马街西北村落,有一条古老河流,曾被称作“燕氏河”,后被称作“正德河”,曾在这里居住过八年的一位老妇人随着唐太宗东征留下一段佳话。
在贞观十七年时,李世民派李贞任相王兼治齐西,派李冲任琅琊王,燕氏是李贞的母亲,李冲的奶奶,为了约束晚辈的举止,激发爱国行为,燕氏不顾个人安危,随子孙远赴藩地居住,她选择了潍河中心地带饮马街居住,从此村西侧的一条小河被群众亲切的称为“燕氏河”。
在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带水军经潍河前往辽东,当他在饮马驻军歇脚时,收到燕氏带领的当地群众的拥戴,燕氏为国效忠,被帝王封为“正德夫人”,加为一品夫人。百姓拥护唐太宗的安邦定国大略,改“燕氏河”为“正德河”,把久长村改为“饮马街”,把“秦王马刨泉”改为“太宗饮马池”。
在永徽元年,唐高宗册封李贞为越国王,同时册封燕氏为“越国太妃”,正德夫人燕氏结束了在饮马的八年居住时间,同年又随李贞远赴越国。
在咸亨二年,正德夫人燕氏因国丧殉职。唐高宗命人在她居住过的饮马街立了“正德夫人碑”,此碑于文革期间当四旧被废。
我研读了唐太宗身边的这三条女汉子,被她们的爱国奉献精神所感动,我嗤之以鼻那些什么宫廷夺嫡,什么这震那震,统统见鬼去吧。方才明白唐太宗在不征战不生病时,为什么要写诗练字了,因为要寄语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