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年后,不曾远离

年后,不曾远离

   

   

   年初二在父母家吃晚饭时,谈起有的出门人过了初三就要返程,我忽然有些知足的说:“要是我初三返程,妈现在就要给我准备这个准备那个,还会背地里偷偷流眼泪。临行时说着诸如五一能回来趟,现在距离五一没有多长时间一类的话……”因为不曾经历,我的这些假设在老妈听来有些天方夜谭,她老人家简单的“嗯”了一声,继续看那些我是大明星一类节目。倒是老爹明白些,说了句:“没办法啊,都是生活所迫!”

   今天一个当兵的朋友在空间发了一个动态,图片是返程动车外的一段风景,还有小餐桌上的几包老母亲给早买好的水果,配以“能下车不?我想回家”的文字——一下子就触动了很多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东西,大家纷纷留言安慰着,我默默留下“表示理解”的字样,也不知道应该再说些什么。人们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也常说“父母在,不远游”,相比之下,我更信奉后者。把一年用五一,十一,春节几个坐标分开,365个日子瞬间就过去了——我们还能见父母几面?是不是看见他们比上一次又老了?

   “我本狂野”——骨子里,我高度响应着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 ,同时深情向往着外面世界的一草一木,我喜欢睡足了觉在夜色中行驶在陌生的城市里,渴望认识很多很多的人,知道很多很多在小县城不知道的天下奇闻。我的嘴巴还算是比较甜,人也不傻,属于那种随便扔个地方都能发芽的种子。我最向往的地方是上海,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一个去过便不曾离开的地方”,黄浦江,外滩,南京路,环球金融中心……这些词语在我听来竟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这么年轻,在那里就是开个门头,卖老家的土特产也能实现小康。可是我的爹娘在老家——天底下爹娘可是比子女的命都重要啊!他们在老家那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小圈子里安度着晚年,他们就我一个孩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没有自己这方面的”方“,我不在的日子他们会很想念我的,那就在老家陪他们看每个日出吧!许多年之后,我会很坦然,很坦然……

   去年我卖掉了旧房子,在距离父母大约200米的地方重新买了房子,从此以后就不断把儿子送到老人那里,我和媳妇晚上也去吃一顿饭,顺手把房上的番瓜收了,把新发的香椿摘了,把厕所拉断的灯绳接一下,把坏掉的遥控器换了……如此这般,我算是与“出息”毫不搭边了,年后游子们重新踏上旅途的时候,我只是把扔在父母院子里电动车推出了,说句:“中午在伙房吃,晚上切好菜,我回来炒”便一溜烟消失。尽管有时也会因为喝酒与老爹吵架,有时会因为正常的开会被老妈误会外出打牌而不满,但是跳出来这个圈子看,赤橙黄绿蓝靛紫——生活的彩虹里,有爹娘,有媳妇,有儿子共在,我就知足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忙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吧,其实爹娘一直在盼你回家。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