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春联的记忆

春联的记忆

                                                春联的记忆



     过新年,庆新春,贴春联,是中国的古老的文化的传承。春联可能是由门神演变而来,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独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查阅资料,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好大喜功,喜欢排场热闹,他就想把过年挂桃符的习俗来改造和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有一年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阉猪营生的,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阉户的人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我们山东地区,是孔孟的故乡。对中国的古老文化有着更深的情感和传承的责任,在我的老家就有;“有钱没钱,买对子过年”的民语。可见春联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每到除夕的下午,凡能识字的人都要沿街去看谁家贴的是啥内容的春联,可从春联的内容上来分析这家人家在过去一年的心态,和对来年的期盼及对生活的信心。在我的记忆中,我家有几个读书人,大门上就常贴;“荆树开花兄弟乐,砚田无税子孙耕”在房门上贴的是:“积善门中生贵子,读书堂内出贤人” 宗祠影像的两旁书有:“承祖宗一脉传真曰忠曰孝,教子孙两条正路唯读唯耕”。从春联内容上就能看出儒学对俺这个家庭的影响。因为在旧中国,读书人只有四条出路,一是通过科考,一举成名。走读书做官的青云之路。二是科举落地,再考无望,就去设馆授徒,当一辈子教书先生。三是去学习中医,帮人治病疗疾。四是学阴阳学,看风水,点穴,相面、算命兼写卦符。以此来成为谋生的手段。因为它那千年不变的教课书和教程只能在这方面能派上用场。由此可见,旧社会知识分子的命运也是很可悲的。

  到了五十年代初,国家出现了太平景象,人们刚从战争混乱的阴影中走过来,好不容易过上了太平日子,再也不用东躲西藏的活着,此时家中就贴:”马列主义安天下,泽东思想定太平”的春联,横幅:”天下太平”。“平安即是福,和乐便为春”横幅:“春到人间”。因我的老家在潍河东岸,在抗日战争时期,向南十公里的岞山住有日本鬼子和汉奸的队伍,向东十公里是国民党四纵队,向北三十公里是共产党的地盘。靠耕种几亩地的农民,今天得给日本军队纳粮、明天得给四纵队输捐,还时不时的有八路军从此路过,就算是八路军对老百姓好,那吃排饭也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在当时太平安定是老百姓最大的期盼。

    在一个新政权建立之初,由于人民对领袖过分的拥护和爱戴,往往会使领导人得意忘形而狂若不羁,做出了一些不尽人意的错误举措。五三年的公私合营,五四年的粮食统购统销,五五年的农业合作社初级化,到农业合作社高级化,一直狂热到五八年的人民公社运动,叫一步跨越到共产主义。把个国民经济折腾到了崩溃的边缘。每人每天半斤粮,每人每年一尺六寸布票。饿的个个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就是在这样的环景下,人们都没忘了过年写春联。我记得在1960年的腊月26日,村中有几个老先生在一家闲屋内写春联,写的对联是:”跃进红旗飘千里,公社春风暖万家”。正在此时,门外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手持讨饭棍,肩挎一个破箢子,进门就大声叫说:”大爷大娘啊,快给俺一块干粮吧”?在屋内的大人就说:”快走吧,这里边不是住户,那有干粮给你”?;只见那人就说:”饭讨不到,就看看老先生写春联吧”。说话间自己就走进屋内,一边在炉塘前烤火,一边取出讨来拿不成堆的糠菜团子隈在火边吃了起来。待他吃饱后,就起身说:”我给您写幅行不行”?闻听此言,在场所有的人都面面相觑,正在写春联的老人就放下手中的笔,有礼貌的说:“请老先生动笔”。只见这个讨饭人拿起毛笔,蘸足了墨,又在砚台边稍微朴了一下笔,挥毫写下了“夏荷冬梅自有节,春兰秋菊不同时”的颜书七字联,其书法水平在村里还无人能比。当时就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给镇住了,问后方知,讨饭人是广饶县人氏,名叫李剑秋,三十年代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解放后任无棣县一中的美术老师。因在1957年反右时把“苏联老大哥”错说成是“苏联老毛子”,就为这一句话被打成右派,下放回农村进行管制改造,教学的妻子也离他而去,在家实在无法度日,无奈之时不得不离家靠乞讨活命。

     时到了1967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东风吹到了广大农村。一部分家庭出身好的人有了高呼万岁的自由,而那些家庭有历史问题的可就倒了大霉。此时人们对学习毛泽东思想疯狂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一天作“四个首先”就得作十几遍,几乎占24个小时的六分之一。在我们这个奴性盛行而又吃香的国度里,历史的倒退自然就顺理成章,心中虽然不情愿,但能活命就是胜利的国人不得不亦而为之。此时家家所贴的春联大多是《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诗词》及林彪为《毛主席语录》的提词。像:“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开创了中国春联历史上不对仗,不平仄、两边字数不一样多的先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的责任制。广大农民有了土地的种植权,从大集体、大锅饭里解放了出来。一时心花怒放,乐不可支,从内心里蹦发出的激情能使人忘记历史,使人们在懵昏状态中看到了一丝光明和希望。在这个大的转折环境下,心中都把邓小平供为神明,只有他才有搞垮人民公社的能力,只有他才能使千百万蒙受冤假错案困扰的人得到解脱。只有他共产党人才能正确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和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当时人民给他的信任无人敢与比拟。

    所以在八三年春节时大多数家庭都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幅:“土地还家”“秋雨难耐羊肠道,春风再渡玉门关”。用寥寥数语就道出了当时人民发自内心的心声。那一年可真是中国老百姓过的一个最快活的新年。到了今天我才明白,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如果那个领导人把自己真当成神了,离他成为鬼就差不多远了,但不管他是神是鬼,只要给人民办一点好事,人民就会永远忘不了他。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过年写春联可就老虎拉碾乱了套了。因中央鼓励一步分人先富起来,使得人们都认为富就是最光荣,就是硬道理,有的人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能把钱能弄到手,花费起来得劲,那就是好样的,就是大英雄。而把“富而有德要有好的操行与德性”早忘到脑后,这样的富贵能长久吗?把中国几千年的道德底线给澈底打碎了,什么偷、抢、坑、蒙、拐、骗,外代暴力和忽攸。不几年使国人的思想内仅存有“金钱”二字了。这些理念照样反映到过新年写春联当中。不管是百年老屋,还是新建的富丽堂煌的门上,都千篇一律的书写着:“发福生财地,堆金积玉门”,横幅:“招财进宝”等类似内容的春联。看来国人真是穷怕了,想钱想疯了,好象财神爷是他家的舅老爷,有事无事的都常来他家走两步。

        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那些卖花圈,寿衣、扎纸草的以及医院、诊所也写:“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春联,别忘了你的生意兴隆和财源茂盛就是别人家多死人和多生病,是以人家死亡和病苦换来你的滚滚财源,就是你心中有此期盼也不能写在春联上,给看者一些不愉快。我记的在2001年春节刚过,偶然走到黄家新郭村,路北有一家诊所,见其大门上贴的是:“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看后对诊所的主人和大夫的敬重心情就油然而生。这就是文化,这就是古老中国文化的含蓄和深奥。

     君子求财,取之有道,发财梦人人都做,做富豪大家都想,可事实又是怎么样的呢?你今天争了一百元,可有的人仅靠说句话,唱支歌就日进斗金,贫富距离越拉越大,你只能守着一百元在家偷着乐。到时候还是个贫雇农。在今天,金钱早已把人们的灵魂扭曲成一个圆,使你永远走不出这个金钱的怪圈,在这个怪圈内所书写的对联就显的最没有文化,没内涵,最没有意义,看后最能让人作呕。
 

    

                             赵仲泉于春节前写于昌邑文景明居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