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孩提时代,一个好邻居,他参军打鬼子回来后,留下了腿瘸的残疾,打了光棍,跟随弟弟家过日子。这人特别能干,能吃苦,特别乐观,喜好在人多的地方唱数来宝,至今还记得他那次在坡里拾草唱的一段:“打竹板,响叮当,俺的名叫焦东江,家里有个好兄弟,兄弟取了好娘子,给俺有了个好侄子,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三间屋两架梁,锅台靠在壁子墙,……”焦东江给我们唱的他家的房子,就是我们村当时流行的农屋,有是砖瓦结构,有是土木结构,但都离不开木头的框架结构,你看那梁、檩、屋脊、门窗、窗台的木质结构就像古人用木材做的织布用的织机,再看那墙、苫背、瓦、苫草,就像是给织机穿上了衣服。这种屋的发明,其灵感或许就来自于织机和布匹。在大禹的时候,我们这里就贡布匹,应当说在夏朝时,潍河边就会盖大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古夏字的金文形状“夓”,就是我们这里被称作正房、厢房、偏房、过道的农舍,也是在北京称四合院的一个缩写。
在春秋时,我们潍水沿岸的杞国国君就是夏朝君王的后代,闹出了一个杞人忧天的成语故事。其实并不然,这是当时杞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不是担忧天会塌下来,是担心他们盖的屋不牢固,千万别倒下来。由于过惯了用潍河水芦苇搭建草棚屋的日子,一旦住上框架结构的土木工程夏屋,尤其遇上风雨天,就会有担心。高枕无忧和杞人忧天的忧字是憂,有夏屋的正房,有杞人的心,有代表卦象的符号。我记得刚解放每家盖屋,都是砍了自家园子的树木盖屋,用一代代反复用过的石头做地基,条件好的,砖座窗到窗户台,多数是黄土掺和麦秸草和成泥垒墙,在墙的里外抹上石灰,起到防雨、防潮、防风化的作用。这样的房子墙体很厚,在里面住着冬暖夏凉。如果年久失修,也会透风漏雨。在儿时,由于有的年头上边预报地震,我们这些杞人后裔那时也常胡思乱想,千万别把屋顶掉下来砸着人。
我们古杞国的人去了哪里呢?他们带着会建豪华大屋的技术,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还到了很远的厦门。只要有特高的大树,只要物资丰厚,就能盖大厦。潍水边养育的夏人,发明了夏屋,夏屋的搭建技术不断被人类所广泛利用。史书载地宫、阴府的建造,也自夏朝帝王用堲垒围墙开始,于是在各诸侯国就出现了古墓。那时可是没有发明专利的,只知道在劳动实践中不断的发明,不断的创造。这就是华夏人的贡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