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走进开新族   走近修脚师之十二

走进开新族   走近修脚师之十二

十二  见缝插针拉家常 少小坎坷奔波忙

 

外面的雨还在滴滴嗒嗒,已经是中午了,店里的照明灯还亮着,修脚师们的白大褂渐渐地不再在我眼前晃来晃去那么频繁。我也累了,于是从袋子里掏出手机,对照着店里提供的wifi号码打开微信收藏夹里的歌曲让自己放松一下。

“英子,吃饭了!”世新喊我。

“好咧!”我站起身走到店子里间,徒弟们热心地给我找好了碗筷。

“没有什么好吃的,真不好意思。”世新说,“大姐说你今天想吃工作餐,我也不同你客气了,也没啥好菜,你愿意吃啥自己弄,随便哈。”

从她手里接过一碗米饭,我笑着:“吃吧,菜多丰盛呀!”

真的不错,油焖白鲢、红烧土豆、猪肉炖茄子、洋葱炖肉片,四道菜,除了土豆,那些又香又辣,口感非常好,很典型的湖北吃法,吃得我鼻尖直冒汗。姐姐说过,我不吃辣,就等于没到过湖北,逼着我吃,几天下来,也就顺口了。

“阿姨炒的菜不错呀。”我连连夸奖弟媳罗燕玲的妈妈。

长相酷似影视演员奚美娟的老人家非常高兴,用围裙擦着手:“那就多吃,多吃!”

一边吃一边同世新交谈,世新说员工的宿舍在二楼上,中午虽然客人很稀,也不上去,倚在沙发上闭闭眼就算休息了,下午接着忙。

“你们哪个时间段工作?平时工作量大吗?”我知道肯定同我有差别。

“从9302200,接近10个小时。客人不会很早就来,下雨天、下雪天客人都少,其他时间都客满。”世新答。

我算了算,工作时间长度同我也差不多,我们中午还要轮流看护在校的孩子,陪他们吃饭、睡觉、午自习,回家还得自己做饭吃,来来回回跑在路上了,也挺繁琐。

世新看我有点疲惫,让我上楼休息一会儿。楼上宿舍比门面房大多了,一切设施都还挺齐全。躺在床上,上午的一件件事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在脑海里回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赶紧龙飞凤舞记录下来,感觉舒服多了。

睡了一觉回到店子,看世新不太忙,趁机想找她聊聊。

旁边的一个女顾客开了腔:“你不是本地人吧?从今天上午就在这,听口音像是北方的。”

世新说:“是大姐山东的一个朋友,来玩儿的。”

“山东?朋友?几千里路来找着玩儿?”女人一脸狐疑,眼光一阵阵斜扫过来,仿佛要探询出点什么来。

我有点发窘,世新说:“嗯,姐姐多年的朋友了,一个老师作家,来体验生活。”

“哦,大姐思想还挺时兴呢。”女人笑,看我的目光也柔和了,摆正了身子,专心看电视了。

话既然挑明了,我也就不再像上午那样遮遮掩掩,拿出了本子,世新向我简略谈她走上修脚这条路的全过程,我边听边记。

十四岁的世新初中毕业就下学了,当时家庭非常困难,为了不吃闲饭替大姐(罗开凤)分担下家庭重担,就开始到处打零工,81年时在糖果厂包糖纸,因为是童工,一个月挣11元钱,最好的时候能到15元,也到大姐所在的沙市解放织布四厂修布,修布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也就十几元,最多不超过20元。终于不再花家里的钱,而且还可以有收入,虽然收入微薄,但世新已经非常高兴了。可以买点水果,可以买个小玩具,可以给弟弟开新买点零食,可以买早已看中而舍不得开口的花发卡……很有成就感,小小年纪就从劳动中体会了了快乐。  

17岁到了就业年龄后,世新被招工到沙市解放织布五厂,收入略有改善,但在94年她27岁时遭遇了同大姐几年前一样的命运——下岗。为了生计,没有办法,于是开始做小生意。当时大姐已经不贩水果了,开始在洪城商港卖鞋子,于是她也在离大姐不远的地方租了一个15平方米的店面干起了同样的行当。虽然生意没有大姐的好,但还可以维持基本生活,一干就是几年,当时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后来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大姐开始从事她一直醉心的陶瓷业,在园林东路办了“中国瓷都名坊”,世新就到那里帮工了。

2002年大姐到市里开“人代会”认识了曾晓毛师傅后,就动员她学修脚。

“为什么是‘动员’呢?是不是说明你当初并不愿意?”

“当然,如果让你修脚,你愿意吗?”她反问。

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想过,穷则思变,如果我当初没有考上学,没有现在这份工作,我会有很多种选择,正如罗世新一样,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会尝试着走另一条路,不会坐以待毙。

“那大姐当时怎么动员你的?”

“她觉得修脚是很多人需求的一项服务,给人修脚是给人解除痛苦,不偷不抢,凭自己的手艺吃饭,是光荣的事情。再加上很多人不愿意干,竞争力不会很大,所以这个市场很有前景。大姐说我过去干的行当哪一个也不如这。”

“我听曾师傅说她当年开始从事这行业时,心理障碍很长时间才克服,别人的眼光让自己抬不起头,整天面对的是臭脚丫子想想都反胃。”

“是,都得经历一个过程,但你想想修脚是也是治病,同医生一样,口腔科、肛肠科、传染科哪一科不是开始让人难以接受?干久了,把它当作一个职业就习惯了。”她说得很在理,我连连点头。

世新打开了话匣子,不像我刚接触时的那么拘谨了:“事实上也确实这样,身体需要就必须要治疗,不修也不行,哪怕不吃饭,也不能不修脚。我在老大华学徒时,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原来对于修脚的认识。有一个老奶奶,是个孤寡老人,有一天,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来了,修完脚后,抖抖嗦嗦地从手帕里掏出仅有的十元钱,让我给她找零钱。英子,你说老人家只有十元钱呀,她就舍得拿出六元钱来修脚。”

“那是老奶奶让脚病折磨得实在受不了了!”我脱口而出。

“我心里那个难受呀,这剩下的四元钱她还要过以后几天的生活。我连忙从自己兜里拿出了十元钱,说替她结了,结果老奶奶硬是还回来,说修得让她的脚不疼了她就已经满足了。”世新点着头,若有所思地说,“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这个行业确实市场大,也很高尚。不能看不起自己所干的行当,一定要好好跟师傅学习,把师傅的那手绝活儿学到手。”

世新的话确实是发自肺腑,实实在在。我再一次想到姐姐确实有超前意识,曾师傅对我说过,罗开凤这个人与时俱进独具慧眼,关键时刻及时抓住了商机,看来这话一点也不错。

“那你们修脚师自己已经摆正心态了,你觉得顾客们怎么看你们?现在一定还有好多人从心底里不理解这个职业。”

“修脚改变了人的生活,给很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不仅养活了自己,还解除了很多人的脚病痛苦。只要来这里治疗的人非常尊重我们,尊重这个职业。”开新自信地说,“我们不希望别人患上脚病,深有体会的人更能充分认识我们这个行业的重要性。”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