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中国草纸发源地

中国草纸发源地

在八十年代初,我刚结婚那年的夏天,为给我庆贺生日,对象几天前就向人借了站丝渔网,说要下河,亲自为我打活鱼。生日那天,吃过早饭,他就用自行车载着我,背着渔网和麻袋,一路向东颠簸着到了离塔耳堡站大街十五里路远的胶莱河。你在图上看胶莱河像是一条要比潍河小很多的小河,可是近前看,那河也是很震撼的,河面很宽,河水很深,水流很急。对象浮着水拖着渔网向河中心游去,河水竟是暗红色,泛着浓浓碱味,眼看不清水中的情况,也看不到渔网的分布情况,不多时对象爬上了岸,他说这条河被污染了,把鱼都药死了,我呛了一口水,那味道都涩的受不了,今天这鱼打不成了,咱回家吧。于是从仁河又骑车向回走,正巧那天逢朱阳大集,就从人家鱼摊上买了几条别人挑剩下的几条只会瞪眼,不会翻动的小鲢子鱼。

在这事不久,我们休班,回饮马老家,家里做的蛤蜊汤,品尝那汤一股子柴油味,问婆母用什么油做的汤,她说油是好豆油,就是因为潍河水污染了,把蛤蜊沾污了。要问在这两条河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污染了呢?因为住在这河岸的人们恢复了祖辈传下的造草纸的传统技艺。在古时是把菅草、蒯草用石灰水沤制,即使污染了河水,只要沉淀了,就不造成污染。现代技术是,人们不再去割山坡上的草,而是用麦秸草,用硫酸和火碱替代石灰液。这些化工原料的污染对人和生物都是致命的,又加上造草纸的厂子较多,致使污染特重,曾经有一段时间,连距离潍河和胶莱河各十几里远的饮马街,打出的水井都是柴油味。这些污染早已被治理。可是不知人们用什么方法生产的烧纸和卫生纸可是从来不缺。石埠葛东、葛西曾是两个卖纸专业村,货源也不知是何地。现在发起来的村民都投资搞起了别的大生意。

造纸术曾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只知是很早,是蔡伦改进的,不知是何时何地出现的。这件事还真应该从潍河的先民们说起。因为潍河是一条纺织品发源地的河流,纸这个东西的最初出现是当纺织用品的。先民们用来做衣服穿的。当你查一下汉字金文,你会发现在潍河岸都能找到的造纸原料,菅草、蒯草、桑皮、麻和命名为纸的这些字,在金文中都能找到,这说明潍河造纸术早于商朝和周朝。你再查找一个文言文用字币帛,帛是一切纺织品的统称,币是指银币、铜币、皮币、纸币的统称。纸币即祭祀用的纸钱,在很早时就已出现于文献,只是人们都把草纸纸币的古文称呼币帛当了纺织用品。《礼记·月令》是颛顼帝制定的,自太皞时被记录传承。在祭祀太皞篇就用了币帛,说明在太皞时发明制作的币帛。在祭炎帝时,命泽人纳材苇。也就是说炎帝时发明的,用芦苇编制各种用品,其中包括祭祀时用的苇席。在《礼记》篇中有自虞夏以来的祭祀山川河流,要埋在祭坛里币帛。《左传》成九年,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蒯菅。”在潍河中游的安丘市,有许多称李家蒯沟、杨家蒯沟的地名。这里就是远古的蒯草加工地,也是蒯姓的发源地。蒯草既能编鞋、筐篓,又能造纸币。

在《左传》,鲁哀公八年,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吴国攻打鲁国,故意走险路,经过武城,武城有个人靠着吴国边境种田,抓住一个浸泡菅草的鄫地人,说:“为什么把我的水弄污浊?”等到吴军到来,被抓的鄫地人为他们带路,来攻打武城,攻下来了。这件事所说的鄫地,就是潍河的古源头古鄫国。鄫国人曾出产过缯,他们泡了菅草制作缯这种草纸,就是自古至今祭祀用的币帛,我们当地人也有称黄表纸。这种纸上含有硝和石灰,很早前,村民用它加了酒或醋治跌打扭伤。古用菅草造纸就发源了两个姓氏菅姓和曾姓,曾姓源于用菅草制缯,帝王因缯的产地赐王子为鄫国,曾国源于减化了外逃的鄫国,曾姓源于曾国。在高阳一带,古用桑皮、麻生产的表纸,在诸城称薄絺,在饮马称布织,在西安称币帛,这都是方言的原因。诸城人称钱叫财。《尚书》中写到“尧帝赐给舜絺和琴”,那就是诸城一带的叫法。在高阳一带的黄表纸,可用来裱糊任何东西。在民间搞的玉皇演驾就是用黄表纸糊玉皇的龙袍。我见过奶奶把黄表纸一层层粘到一个水罐子表面,等晒干后,取下来。把这个纸壳罐内外粘上花纹布,就是一个八宝盒。同样道理可做各种用器。还可用木框架,加纸糊板,造出橱柜的东西。加上棉絮就能做鞋子、帽子。

    最终我通过草纸,在潍河一带的还在生长着的原料,加工地点,和加工方式,以及草纸的古名古用和今名今用,找到了草纸的发源地和制作时间。草纸就是现在各种纸张的祖先。现在可以告诉世人,中国造纸术源于古潍河这个地方的近万年的青龙太皞时代。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