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与历史文化血脉相连
——《昌邑乡村文史大观ž柳疃卷》编纂札记
癸巳之年,金蛇起舞。和着中共十八大关于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历史文化的惠风,昌邑市政协启动了编纂《昌邑乡村文史大观》的文化建设工程。计划这套文史资料每个镇街区独立成卷,共编纂出版10卷,在昌邑市十二届政协任期内完成。从2013年下半年着手,开篇编纂出版《昌邑乡村文史大观ž柳疃卷》,在市政协领导和柳疃镇领导的组织协调下,在市政协文史工作人员和柳疃镇文史有识之士的共同笔耕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该卷于是年底出版面世。全书共有10编,分为:综述,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支柱经济产业的历史及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的历史及现状,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掌故传说,民俗,文物古迹,村庄档案等,计16万字,100多幅图片,可谓图文并茂,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柳疃现存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现实风貌,对于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对了解和研究柳疃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在《昌邑乡村文史大观ž柳疃卷》收笔之际,回想在编纂该卷的日子里,各级领导精心指导,编写人员辛勤笔耕,各村群众热心相助,人民群众对历史文化的热忱仍时时激动着我们的心,编纂时的情景久久在脑海中萦绕。
各级领导悉心运筹
编纂出版文史资料,是政协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具有重要的统战联络作用。在构想编纂《昌邑乡村文史大观》阶段,市政协就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广泛与镇村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沟通,大家一致认为,昌邑历史悠久,各镇街区及村庄文史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这些资料散落民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不及时征集,许多人文古迹会逐步损坏流失,许多重大事件的经历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人,随着年龄老化会人亡史佚。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一些村庄也会逐步消失。因此,深入挖掘昌邑乡村文史资料,使之系统化,对保存昌邑历史,传承历史文明,宣传推介昌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为做好《昌邑乡村文史大观》的编纂工作,市政协主席办公会听取了汇报,李中福主席签署了意见并提出具体要求,分管领导孙孝工反复与文史委切磋并到乡镇进行安排,秘书长王升文带领文史委人员到有关市县进行考察学习,使编纂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柳疃镇的领导对编纂好《昌邑乡村文史大观ž柳疃卷》十分重视,镇委书记王明胜,镇长肖波多次听取汇报,审阅稿件。镇委副书记马伟莲具体做好协调指导,调集5人兼职组成编纂班子,在镇文化站设办公地点。各工作片的同志对有关编目搞好协调。工作安排到位。
市政协文史委作为《昌邑乡村文史大观》的承办委室,切实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抓紧抓好,从选题策划、谋篇布局、征集编写、照片拍摄到出版校对,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保证了按时出版完成。
有识之士同心戮力
从骄阳似火的炎炎夏日,到寒冷袭人的冬日时节,《昌邑乡村文史大观ž柳疃卷》编纂组的同志们或深入调查,或伏案编写,或野外考察拍照。大家不顾挥汗如雨,不顾顶风冒寒,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不辍。
柳疃卷编纂组共有5名兼职人,业务上在市政协文史委人员的组织协调下,对编纂篇目采取既有分工又有综合协调共同探讨的方法,多次进行会商研究,许多篇目数改其稿,有的打乱开始编写框架,重新确定思路进行改写,大家都以对地方历史文化负责的态度,不厌其烦,严肃认真地对待所分担的编纂任务。抽调的同志大部分都有繁重的本职工作,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不辞劳苦地编写稿件,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热忱而忘我的精神。
在编纂组,有一位十分活跃的老人,他叫姜丽芳,今年67岁,是柳疃镇文化站原站长,现任柳疃镇敬老院院长兼文山诗书社柳疃龙河分社社长等职务,且不说她身兼数职分身乏术,单就敬老院的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就足够她忙碌的了。她生在柳疃,长在柳疃,深深的眷恋着柳疃这片热土,一直爱好乡土文化,曾多次参与柳疃史志征集,这次编纂《昌邑乡村文史大观ž柳疃卷》,她积极参加,和年轻的同志一起采访她熟悉的人和事,并连续多日同文史委人员到田野调查拍摄文物古迹照片,发挥了一个老文化工作者的作用,她对文史工作的热心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编纂组另一位女同志叫高淑英,40岁出头,酷爱写作,听说她曾劳作于农田垄亩,穿梭于织布车间,站立于三尺讲台,但不论何时何地,她创作思绪不停,作品经常见诸于报刊杂志,多次获奖,被遴选为昌邑市作家协会会员。她家住在高隆盛村,在30多里外的辛安小学任教,风霜雨雪,每日往返,已够劳累,但她却勇于承担了编纂数编的繁重任务,大家赞许她两个字——能干。王炳玉编纂第三编,曾四改其稿,始终积极对待,在此期间,他被吸收为昌邑市作家协会会员。林建彬以严谨的态度编纂第四编,文稿翔实有序。张永卿在野外考察时,环境崎岖,扭伤脚踝,仍坚持不懈。有了这些人的刻苦努力,为编好《昌邑乡村文史大观ž柳疃卷》奠定了基础。编纂组的同志们在回顾这段经历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和谐、愉快、富有成效的合作,值得回味。
人民群众热情相助
在柳疃镇采编《昌邑乡村文史大观ž柳疃卷》,各界人士对征集历史文化的关心和热情时时展现在眼前,而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农村中手上长着老茧,脚上沾满泥巴的普普通通的农民群众对我们主动而无私的帮助,这里折射出的是中华历史文化与人民大众的血脉相连。
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素不相识的乡间农夫对我们的大力帮助。一天下午,我们在北西高村西调查古迹,遇到一位浇小麦封冻水的老大爷,红脸膛,浓眉毛,中等偏上的个子,身板硬朗,说话声音宏亮,泥水溅满裤腿,手里拿着铁锨。我们上前询问,他说:“向北一里多路,有一座古碑,我带你们去。”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同我们来到一片墓地,找到一座清代所立高景茂的浮雕龙头碑。我们即辨认碑文,拍摄照片。还没来得及问及老人的姓名,他却把手一挥说:“你们忙着,我干活去了。”在东陈村,我们找到了植于明代的老梅花树,据说是出河水冲来的树墩栽植而成活,现分两株,树高2~3米,11月中旬已是小蕾满枝,主人热情许诺,待到腊月梅花盛开烂漫时再邀我们去拍摄。还有一天,我们在郭家庄村头遇到一位坐着高马扎晒太阳的长者,年近80岁,当得知我们征集文史资料时,不顾年老体迈,主动领我们来到村西一座灌渠的小桥旁,说桥面是用古碑铺的。我们钻到桥洞下向上观看,果然有三块清代石碑,其中一块碑阳书“彤管生辉”四个大字。离开郭家庄村,老人关注历史文化的精神久久感动着我们,并象那座碑文题字所示而熠熠生辉。
采访中许多人出于对征集历史文化的关心,不顾抱病而给我们以积极配合,让人起敬。前闫村闫超云是一位当地百事通,自身有病,老伴卧床,须臾不得离人。当他得知我们前去了解古迹时,便做好安排后在村头等待,带领我们跑遍了前闫、北闫,收获颇丰。南范村83岁的范学让老人,1米90以上的粗壮体魄,年轻时是一位训使骡马的车把式,如今年老有病,仍亲自拄着拐杖,把我们领进他的古宅老院,见识到一株距今700多年的老枣树。据说他和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将军同宗,老枣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向世人展示着祥瑞。
为了配合我们搞好文史资料征集,有的人不惜牺牲自己的工作时间,同我们进行座谈讨论。刘家车道村市政协委员刘克岐,召集部分村内知事长者提供情况,并带我们考查了本村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刘氏家庙及数座清代古碑。西玉村寇宏图一大早就在村委等候,陪同看了村内三座刻于清乾隆年间有关记载玉皇庙的古碑及一眼数百年的古井。院头村安茂山一个上午同我们交谈情况,考查古树古迹。横地村徐广亮听说我们来村考察文史,放下手上的工作,引路找到了清代重修小龙河桥记事碑,供查看拍照。曹家庄村徐立坤带领考察了岁进士徐鹤鸣有关遗迹,又邀我们至家,把他多年来珍重整理保存的文史资料提供出来,可谓真情之至。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征集村庄档案时,全镇72个村的会计百忙之中纷纷操笔上阵,调查提供本村的由来、沿革、经济特色、古迹、事件、人物等。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次征编《昌邑乡村文史大观ž柳疃卷》的工作实在是红红火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应该说人民大众也是中华历史文化的创造、传承、弘扬者。有了各级领导的悉心运筹,有了文史有识之士的辛勤耕耘,有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支持,编纂好《昌邑乡村文史大观ž柳疃卷》难道还有什么难题不能解决吗?
(徐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