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饮马大举人的趣闻传说

饮马大举人的趣闻传说

于始詹是清末饮马街的举人,在昌邑南部一带,赫赫有名,传说很多。我结婚后曾养过一位七伏上的老婆婆,老婆婆是于家的替头闺女,她跟我生活了25年,活到103岁,老婆婆是一个识字的人,她给我讲过许多于大举人的故事。

古时考学位,国家讲究人才要三好,长相好、毛笔字写得好、八股文章写得好。于始詹与他弟弟不仅是有这三好,另外还有人品好、口才好,名字起得好。因此,兄弟俩人同时考中举人。在某年的夏季三伏天,于始詹他娘正和两个儿媳一起擀饼,婆婆擀,于始詹妻子管着翻烙,弟媳管着烧鏊子。因为是大户人家,需擀很多的饼,天气又太热,做这种饭的确不容易,忽然听到“报!饮马村于始詹荣登大清举人榜,昌邑县县衙致贺!”全家人听了人人高兴,这边做饭的婆婆更是高兴的想起了妻以夫贵,就急忙对于始詹妻子说:“孩他娘,你快别擀了,出去凉凉吧!”于是,大儿媳擦着脸上的汗水走了,到树荫底下风凉去了。不一会儿,又报来于始詹弟弟也荣登上了举人榜。这次没等婆婆说话,弟媳弄好鏊子底下的火,站起身来,用手扫扫身上的草灰,一边向外走,一边说:“俺也中凉凉了。”

古时即使考取功名,如官位无空缺,也得在家闲着等待朝廷任命。于始詹在家闲时,认为自家品行修养的不够,才得不到上任,于是,就天天攻研《周易》,想破解自己何时上任县官。他攻研《周易》入了迷,每天都要算算家中的天地人事。有一天,他算着家中那盏象征富贵的大气罩子灯要破,于是,一整天他就坐在灯底下,看着汽灯不希望它破。他呆呆地守护着这盏能照着他看书的这个大灯,一天没顾得吃饭,直到夜晚快12点时,他心里高兴,多亏他这个贵人守护,让汽灯躲过这一劫。正在这时,他母亲心痛他一天不吃饭,拄着拐棍来叫他吃饭,他母亲看他坐在那里看书,叫也像没听着,气得他母亲抡起拐棍给把汽灯敲碎了,这时,于始詹才恍然明白了,原来灯是这样破的。于是,他站起来随着母亲说:“知道了,知道了。吃饭,吃饭。”

他懂阴阳,识天文,会看天气。每天有三盆不同的花,分别表示喜旱、喜小水、喜大水的意思,根据他自己的判断,对这几盆花,他有时全放在天井里,有时搬进屋两盆,有时搬进屋一盆,天机不可泄露,家人也只是靠经验,才知道了他的花盆就是天气预报。这个秘密后来被邻居也知道了,在收麦子、切瓜干、掐谷的时候,人们都担心天气变化,就有很多人假装串门,到他家看花盆是怎样摆的。有次他还是失算了。他到河西赶集,看到一人家正在大量的切晒地瓜干,他看着好奇,上前去问:“没看到天上有云彩,你家要欺负天老爷?”对方说:“这位客人,今天是要下雨,但是雨下河东,不淋河西。”于始詹心里不服,赶完集就到一家店住下,看看那家人在雨中抢拾瓜干的情景,一直等到日西斜,也没下雨。他回家后,看到村里下了一场大雨,于是叹息自己学业还是不深。

有一年他嫁到衣家的女儿,回家抱怨:“难怪人家说衣家庄子不出相,豆腐扁担喇叭匠,要饭棍子排成趟。三十亩地不是在岭上就是在洼里,一年收不了几亩地的粮。”于始詹生气的告诉他女儿说:“少管闲事,多种谷粮。”他女儿在心里顿浑了顿浑,心想这是俺爹让俺多种谷子和高粱。还别说,那年还真是种着了,他女儿还真是大丰收了,收了三十亩地的谷子和高粱。

    于始詹非常尊敬老人,他虽然徒有举人虚名也没坐上大官,但他从不惹老人生气,还给他的父母点了好穴地,他父母去世后,用了最高规格的厚葬。他自己去世时,提前让人给做了一件铜器,刻上了自己的铭文,并预言,他的第x代孙子会亲自扒他的墓穴。这事还真是预言对了。他的第x代孙子扒了他的墓穴,不是为了铭器,不是为了宝物,是因为,根据新规划,他们于家的一大片墓地座落在饮马开发区的一条公路上。一家在公路边开饭馆的林老板家,同意把于大举人的古墓集中到自家的后花园里,并在节日里还给烧香烧纸钱,因为人们都很敬重崇拜这个曾经的大举人。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