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塔耳堡地名考

塔耳堡地名考

塔耳堡地名考

昌邑南乡有座塔耳堡山,山北侧有个塔耳堡村。《塔耳堡镇志》(1986年出版)记载:塔耳堡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夏为斟寻国,西周为淳于国,春秋为杞国,战国时属齐国,秦属琅琊郡,西汉时隶属淳于县,唐属北海郡,宋属昌邑县,明清划归昌邑县仁义乡。民国二十八年属昌邑第八区,19459月属昌南县朱阳区,19589月属群英人民公社,195812月属丈岭人民公社,19801月由丈岭公社分出,成立塔耳堡人民公社,1983年社改乡,称塔耳堡乡,1985年改称塔耳堡镇。

2001年,撤销塔耳堡镇,并入丈岭镇。2007年,撤销丈岭镇,并入北孟镇。

对塔耳堡这个地名,有人写为塔尔埠,有人写为塔耳埠,还有人写为塔尔堡。有人将塔耳堡的“堡”读作“bao”,有人读作“pu”。这两种读音都是不确切的,准确的读音是“bu”。

说起塔耳堡这个地名,确有一番来历。

一、传说中的凤凰山和“塌拉埠”。

相传很早以前,塔耳堡山叫凤凰山,塔耳堡山叫凤凰山的说法在《昌邑县续志》(光绪本)中有明确记载,山川节记叙凰瑞埠下称:凰瑞埠,在县东南朱阳社,与凤凰山(即塔儿埠)相环拱。

传说,凤凰山上有棵梧桐树,梧桐树上住着一对金凤凰。梧桐树苍翠茂盛,差不多遮住了整个山顶,每逢开花时节,香飘四野,金凤凰便呈祥显瑞,保佑四乡风调雨顺,岁岁平安。

后来,南方有个叫刘运的和尚,云游来到凤凰山下,他见此地林茂粮丰,人们安居乐业,山上又有金凤凰栖息,认定这是个福山,就打定主意在山上建座凤凰廊,以便长久居住。

为建凤凰廊,刘和尚招收了四个小徒弟。师徒五人,不辞劳苦,从昆仑山凿基石,武夷山上伐木头,起早贪黑的干了起来。

刘和尚带领徒弟们在山上建起了凤凰廊,他便当了凤凰廊的住持。刘和尚生性豪爽,经常下山济善惩恶,因此,官府豪绅再也不敢欺压百姓了。人们为向刘和尚表示感激,一年四季来庙前焚香燃烛。

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叫董运的小徒弟动了贪婪之心,想独霸凤凰廊,占有金凤凰。

一天,刘和尚要到很远的地方访友,得一个月才能回来。这个小董运趁机做了凤凰廊的住持,他要周围百姓供奉贵重物祭品,荤素皆可,并扬言,如果违背了他的话,他就要独占金凤凰,不许它再呈祥显瑞。山脚下孙家上疃村有个姓孙的百姓来进贡,董运便大打出手,将人打伤。至今还有“董运占山——伤了孙”的歇后语。

小和尚的恶行,触怒了神灵,他称霸凤凰廊的第七个晚上,忽然狂风怒吼,雷雨交加,山崩地裂,倒了梧桐树,塌了凤凰廊,凤凰山也陷下许多。董运被砸死在廊下,金凤凰也悲哀地远飞他方。

刘和尚回来,见凤凰山变得这样凄凉,觉得对不住四乡百姓,一头撞死在石头上。如今塔耳堡山的石头、泥土是褐红色,传说就是刘和尚的血染的。

打那以后,人们便把凤凰山叫成了“塌拉埠”。

1985年,塔耳堡镇狠抓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做法被省委、省政府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提出了一个口号,山东建设100个小城镇,要走淄博罗庄、潍坊塔耳堡的路子。以此为内容,笔者曾写了篇《金凤凰飞回塔耳堡》的通讯,登载在《大众日报》上。

二、古县志记作“塔儿埠”。

或许,古人在记取地名时嫌“塌拉埠”不雅,以儿化音记作了“塔儿埠”。

《昌邑县志》(康熙本)记载:塔儿埠在县南90里朱阳社,巉岩耸秀,其形如塔。上有碧霞元君祠,每 415 915 ,远近咸集焉,贸易甚盛。

《昌邑县志》(乾隆本)记载:塔儿埠在县南九十里。巉岩耸秀,有碧霞元君祠。塔儿埠会四月十二至十四日,九月十二至十四日。

《昌邑县续志》(光绪本)在铁路条目下记载:华德铁路(胶济铁路的最初名称——引者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筑,东由大庄社入邑境,经塔儿埠、丈岭、太保庄、岞山共四站,长五十二里,西入安邱境。

《昌邑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本亦称塔儿埠。

三、写为“塔耳堡”的最早文本

19315月初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塔耳堡在山东昌邑县城东南42公里处,南依塔耳堡山,北靠胶济铁路。 1901年建火车站后,有立兴栈、隆兴站、利增祥煤厂等商家设立。

这是见到的将“塔儿埠”写为“塔耳堡”最早的权威文本。

《昌邑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二月调查》(原载《胶济铁路经济调查资料汇编.卷三》)记载:塔耳堡,附近有朱阳镇,凰瑞埠,老匙沟,杨家庄子,山西庄,凤凰屯,田戈庄等村,户口约共四千,人口约共二万。有油,煤,粮,布,鱼,土产,花行等各项商业。由车站输入物品以煤炭,煤油,大粪,棉纱,咸鱼为大宗。输出品以花生果,花生米,猪,小麦,豆油,鸡蛋为大宗。在这里亦将“塔儿埠”写为塔耳堡。

四、塔耳堡为标准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塔耳堡山、塔耳堡村、塔耳堡站中的塔耳堡成为标准名称,标准读音为ta er bu。

《昌邑县志》1987年本:塔耳堡山,位于城东南45公里处,胶济铁路以南,海拔62米,因山形似塔,故名。

 

                              赵凤虎写于昌邑潍水蓝湾

  2012 910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