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戏(杂文)
□ 刘景贤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世事若棋,棋若世事”。这是古戏台上常用的一副楹联,好像在说人生就像一出戏,戏演完了人生旅途也就到站了。想想也是,其实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在演绎着一场人生的大戏,“戏”中竭尽全能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败兴亡就看你有没有戏。
所以就有诸多与“戏”关联的醒世警句总结得淋漓尽致:戏台小天地,人生大戏台/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是是非非都是醒世文章,形形色色尽是今古奇观/放眼台上无数是非人,漫谈天下多少兴亡事/前代岂无当代事,座中常有剧中人。
再想,人生又不能太像戏,我们毕竟生活于现实中。但人生又确实离不开戏,因为这在五味俱全的人生大戏中,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口味。这里指的是戏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戏”。
“戏”,在早先多指戏曲,俗称“劝人方”,看戏也叫“看热闹儿”。在民间 “热闹儿” 是泛称,按现在的归类囊括了全部的文艺形式,如戏曲、杂技、曲艺、高跷、秧歌等等,属文化大概念范畴。戏曲则是这个大概念中的骨干门类,我们现在的书面语言称为戏剧。
绕一大圈还是回到今番话题:人生与戏——说说咱昌邑老百姓和“戏”这难以割舍的缘分。
咱昌邑和戏剧可谓渊源深厚,古往今来戏缘流长,无论官办戏院、民间戏台,经久活跃。解放前县城就有戏院子“光明戏院”(原址于今服装厂)和“撂地摊”的戏场子。建国后,1956年在搬运工会基础上组建光明京剧团,1958年组建昌邑县吕剧团,性质均为地方国营。1968年始建人民剧院,两年后投用,由光明戏院老板郭连奎老先生担当首任经理。此后因样板戏等缘故,京改吕、吕改京、京吕合并热闹了几十年。
剧院、剧团,成为昌邑人的文化娱乐首选之场所,得此专业品味享受,至今为民乐道。几十年间,剧团阵地扎根昌邑城乡,所到之处观者如潮,当时十六处公社的800多个行政村争相邀请,最多年演300余场扔不罢休。剧团造就了自己的演员,百姓托起了心目中的角儿。当时有句时兴话是:“宁可三天不挣分,也得看看马淑芬”,可见当时演员在百姓心中的分量和人民群众对戏剧的痴迷程度。
这种热度进入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降温,九十年代逐步萧条,2005年剧团撤编并于文化馆。
现在剧团、剧院都已消失,有些抱憾。“面包会有的”,也许剧团、剧院还会有的。
虽然文艺院团日子不好过,并的并,撤的撤,可如今各种艺术类辅导培训班办的仍挺火,艺考更是挤破门的火爆。一些艺术院校的毕业生,都唱歌厅、堂会了,还是降降温吧,毕业能干啥,都做北漂?十万北漂才漂出几个孙悦、王宝强?但是我发现这种想法错了,老百姓喜欢,你管的着?
官办的文艺团体消失以后,民间的业余文艺团体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到目前,全市自发组建的小剧团形式的活动团体就有百余个,这一兴盛既是戏迷的挚爱,也是人民群众对专业团体和文化活动的呼唤。
老百姓也能办剧团?这里面可有不少规矩呀。没错,干啥有啥行规,比如写古体诗有格律管着,而学戏有流派管着,要不人家不承认,唱的再好也入不了他那个派,不入派就别想出人头地。李玉刚是哪个派的?要不是文化部关照,这国家一级演员难说有戏,因为你没派。
咱老百姓不讲究,民间小剧团没那么多规矩,所以老少皆宜,唱起来顺口、演起来应手就行。比如《借年》,三个人一台戏,演一晚上,过个老瘾,不得不钦佩编剧的才气。不像现在有些戏,动辄就是上百人,难怪养不起。
基层文化活动的兴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媒体的作用。2007年5月,昌邑电视台在潍坊境内同级台中,率先开播了自办文艺栏目《百姓舞台》,对群众文艺活动起到助推作用。群众文化需要展示平台,媒体无疑是最佳阵地,“用我的镜头记录你的精彩,用你的才艺搭起百姓舞台”,一举将十里八疃的自娱自乐,推上百里乡土千家万户的荧屏,发现了人才,也造出不少原生态“土明星”。文化部门更是各类赛事不断,基层小剧团日见活跃,不少爱好者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戏曲票友,部分在省市的票友大赛中捧得好名次。
就宣传广度而言,《百姓舞台》开播后,让相对局限的活动范围,在媒体的介入下,传播、影响日见宽泛,对“冷清”多年的文化“回暖”起到助推作用。几年来,先后与文化馆合作,举办了《庆八一军民联欢会》、《高雅艺术进大墙》、《庄户剧团大奖赛》等多项大型活动;相继参与举办了庆祝百姓舞台开播《与和谐同行》文艺晚会、庆祝记者节《记者之歌》文艺晚会、庆祝建国60周年《情系绿乡》文艺晚会、《电视演艺场》、《唱响昌邑》等活动百余场;录制播出市级及行业晚会、基层演出和民间小剧团活动200余场,产生积极影响,尤其对基层的原生态文化活动推动较大。
对于戏剧,热情最高的还在基层。这一点,无论做《百姓舞台》编导、文化赛事评委,还是电视台导演,都有亲身感受。
城乡自发成立的业余剧团,参加成员全部为自发,其热情说是“爱好”远远不够,而是达到痴迷的程度。戏迷的职业分布有农民、企业职工、基层干部、教师、学生、家庭妇女等构成,大到耄耋老人,小到学前稚童,五行八作、男女老少,其参与面之广泛,热情之高涨,是其他活动难以作比的。他们当中有老当派,也有少壮派,各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只要得闲便聚到一起,你一嗓我两腔地来上一段儿。
在活动形式、场地和时间上,除约定演出外,没有严格的规定,或许今天在张家,明天是李家,也有村里或单位无偿提供的场地。大家忙完自己的工作,第一选择就是兴高采烈的小剧团活动,这里丝竹悠扬,板眼响亮。对他们来说,戏剧是传统,是国粹,更是心魂,也许他们的演唱水平并不高,只要得此一乐,那就心满意足,有滋有味。
戏迷们常年活跃在十里乡土,只要鼓板儿一敲,琴弦儿一响,张口便是一方天地;茶余饭后,工前班下,定要舞它个天翻地覆,唱它个荡气回肠。这些年因工作关系结识了不少戏迷,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昌邑人,虽然京剧念白中难免夹杂当地母语,但也讲派,也论调儿。“三两步五湖四海,六七人百万雄兵”,戏迷们勾上脸,扮上妆,一招一式还真像角儿,一板一眼,都见真功夫。他们表演的既有传统戏的精华,也有现代戏的名段,用不同的唱腔,不同的流派,抒发着对传统文化的痴迷情怀。
业余小剧团虽属松散型管理,但团员的自觉程度却是不提自醒。无论是例行活动,还是诸如老人节、教师节的慰问等公益性演出,他们分文不取,踊跃参加。这就是他们说的:戏里行当需要装腔作势,戏外人生就要踏踏实实。
真为他们的精神所动,我在片中曾写下这样的解说词:“你方唱罢我登场,直唱到日幕西斜,团员才带着余兴各自回家琢磨明天的营生。也许,他们并没有把自发的活动在理论高度上与弘扬民族文化、活跃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但土生土长的庄户人痴迷国粹的情怀,亦然留在了有滋有味的唱腔中。”
看过一些小剧团的活动后,无不为他们的精神面貌所感染。《戏台搭进厂长办》是我编导的一期节目,说的是东盛纺织公司组办业余剧团的事。在这里,从总经理到一般职工,都是个顶个的戏迷,他们隔三岔五地聚集在厂办里,你一腔,我一调的尽兴一番,但等鼓板一敲,乐器一拉,争先恐后中,那可就分不出谁是总经理,谁是挡车工了,一切都要听从报幕员的安排,真乃融融一堂,乐此不疲。
业余剧团的经费,除少数以企业、村级组织为依托外,多数由戏迷自己筹措。大葱研究所剧团购进了专业级的音响设备,几万元;兴昌剧团订做了几把足使专业演奏师垂涎的京胡,一把一万多;黄辛业余剧团的演出家当更是壮观,一咬牙置办了舞台车,也够承包果园的团长老胡挣几年的……一般是戏迷自发集资,置办乐器、行头,实在不行就自己动手做,虽然土法上马,倒也兴趣盎然。
在历次戏曲大赛现场,我们都能看到乘坐公共车赶场的选手,交通、化服、食宿等一切费用自理,仍是热情高涨。记得一次京剧票友大赛,一位65岁的郭姓老人扮上了崭新的行头,她告诉我们,是儿女陪她专程去潍坊花费近千元购置的,她说,只要能上场,值。
说到底,对众多票友和戏迷而言,戏就是人生,人生就是戏。
昌邑百姓喜欢戏,热爱戏,痴迷戏,他们盼望有自己的天地,有专业演员的指导。我和诸多同仁目睹过专业演员到现场指导受欢迎的情景,戏迷们喜不自禁、溢于言表的激动神情经常在眼前晃动。
基层百姓盼戏,可喜的是,盼着盼着就来了。从中央到地方重视文化工作,山东省副省长张建国发话了,要“解决农村普遍面临的文化困境,一年一村一场戏,一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戏”,看你低俗文化怎么乘虚而入!目前,各级宣传和文化部门正在根据省里精神,着手推动这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这种乡土中国特有的广场体验、剧场文化、村落氛围,会成为现代化的3D影院里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独有享受。
省里说了:“一年一村一场戏,是一根撬动多方作用力的杠杆:撬动政府投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撬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延伸;也撬动院团既要走市场、见效益,又要出精品、出人才……”
省里还说了:“一年一村一场戏,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工程,政府显然要买单。一年一村一场戏,看起来不多,仔细算算,却不敢让人小视。以山东为例,山东8万多个村,一年就是8万多场戏,全省现有100多个剧团,演都演不过来。”想想也是,如今是各级专业院团以演养团吃不饱,农村是群众文化生活吃不饱,其实两个矛盾可以成为统一体,也许就在“一年一村一场戏”的运作中迎刃而解。啊呀呀,有戏!
有看官说了,我们没有专业剧团,岂不白白使钱于人?倒也是,我们昌邑隶属于文化馆为数不多的在职专业演员,台上的姑娘大多已成奶奶,小伙早做爷爷,要演也费劲了。可反过来再想想,上边来演,政府不也得买单吗?这里好有一比,前几年朋友的孩子结婚,租了拱门、充气喜字各一套,要价500元,后有知情人透露,买这两件总共480元。朋友懊悔:“早知咱自己买来着,一般价还赚套物业,儿子用完孙子用,百年以后还算遗产。”试想,自己建个也不糙。
文化工作各级确实重视了,力度加大了,真是好事连连。“一年一村一场戏”的兴奋还在点上,“潍坊市首届《潍水之春》群众文艺汇演”活动,日前又启动。今年是个文化热闹年,中央的“十艺节”、省里的“一场戏”、潍坊的《潍水之春》、我市的积极响应运作,真是好戏连台,热闹非凡。诚愿通过这些活动,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也展示咱古邑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人生好像一台戏,百姓喜欢这台戏。一场戏,一场梦,父老乡亲可以圆个好梦了。
( 2012-3-30 于绸乡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