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后适逢春节,万物终于冲破了严冬的封锁。透过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人们已隐约听到了春天颤动的足音。
岭南的春天脚步儿勤。元代萨都剌有诗为证:“岭南春早不见雪,腊月街头听卖花。海国人家除夕近,满城微雨湿山茶。”我的老家西峰台是潍河边上一个古老的村落。地处潍胶走廊。和岭南相比,春姑娘可谓姗姗来迟。每年立春过后,东风送暖,万物复苏。冰下春潮汩汩涌动,满槽的河水急不可耐地叩击着春天的门环。伫立在河边,不时会听到“喀嚓喀嚓”的解冻声。冰面上,裂纹纵横交错,不消几日,巨大的冰层终于抵挡不住春天的脚步,轰然断裂,浮冰相互撞击着,挤压着,翻滚着,在春的凌厉攻势下,溃不成军。碧绿碧绿的河水和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的青荇告诉人们,春天已如期而至。
春风拂面,杨柳吐青,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潍河湿地里,美丽的凤头百灵飞来了,在柳梢头上呼朋引伴,婉转鸣唱;深绿色或灰褐色的野稚摇着美丽的尾巴在河边撒着欢儿的奔跑;芦苇丛中,成群结队的野鸭在悠闲地嬉戏凫水,使人自然联想到惠崇那首《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润物细无声。”打湿了春姑娘睫毛的早春微雨,充满了灵性,轻盈淡雅,如烟似雾,如梦似诗,在天地间穿针引线。几场如酥的春雨过后,小草偷偷地从松软的土地里探出头,嫩生生的,昨天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轻描淡写,似乎一夜之间,浓的化不开的绿便爬满了山坡,美得让人心动。偶尔有牵着猎狗到河边抓野兔的孩子们,随手折一条柳枝,做成柳笛,衔在小嘴里,惬意地吹着绿色的哨音。倏地,又风驰电掣般,跑到柳堤的后面去了。
“万紫千红安排著,只待春雷第一声。”一声春雷,振聋发聩。天地间万物竞发的生命乐章拉开了序幕。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一树一树的花开,似白雪,如朝霞,锦绣般铺满了山坡滩头,把春天挤得密不透风。引得蜜蜂嗡嗡嘤嘤,追逐打闹。篱落旁,野花竞相开放,美丽的蝴蝶在花海里翩翩起舞,流连忘返。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老黄牛拉着犁铧,迈着优雅稳健的步履,丈量着它熟稔的大地,新鲜的泥土翻腾着农民的希望,混着青草味,鼓荡着一股醉人的泥土芳香。乡间静谧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总驮着一个横笛的少年,在炊烟冒出的黄昏里,斜阳古柳,牛背上的少年,荷犁的汉子,定格成一幅生动的乡村牧归图。
清明时节,小燕子衔着希望,飞入寻常百姓家。烟柳长堤,河边地头,一对对,一帮帮,尽是踏青的人们。“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是最贴切的写照。“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对自己心仪的人,只能单相思。今天,人们再也不用为这些陈规陋习所束缚,尽可以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爱慕之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的雨是惆怅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纷纷的冷雨,给清明平添了些许淡淡的哀愁,常常勾起人们对如烟往事的无尽怀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时至暮春,落红满地,春意阑珊。季节已向夏天发出了绿色的邀请函。河边的孩子渐渐多起来,五彩斑斓的风筝,挽着孩子们的希望,翱翔在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