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由公园小路想到的

由公园小路想到的

    沿潍河两岸发展的昌邑城区有一处小有名气的潍水风情湿地公园,长约十余里,由千年潍水精雕细琢、人工稍加修饰而成,是国家AAA级湿地公园。为了适应开放式的惠民需要,园区内按设计要求除随形就势修建了能通行汽车的主干道外,还修建了数不清的石板路、荷兰砖路、木栈道等游览小路,供消遣的市民、慕名而来的游人使用。每年,园区的管理者除精心维护、用心呵守外,还根据园区发展需求适当增设一些硬件设施。今年也是如此,在对园区道路进行维修时,增加了一些原先不曾有的小路,且不论是由堤顶路进入园区的小路,还是连接原有游路的小道,或是新开辟景点的小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将游人走成的土路进行了或适应两边景物、或与两端原有路面风格一致的改建,而不是那种生硬的按图索骥式的新建。这是园区管理者的匠心独运。“众人是圣人”,绝大多数游人基于其本身游览需求和行走方便所踏出来的小路应当是最佳的景区旅游路线,也是任何高明的设计师面对图纸难以苦思企及的。因此,在这样的路线基础上打造出来的道路设计才是技术与现实的完美结合。管理者置身在使用者(即游园者)的位置上去思考,去管理,真正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是一种大智慧、大勇气的考量。

    潍水风情湿地公园,是一项真正的利在当今、功在后世的建设成果。历史上的潍河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两岸人民,是昌邑及两岸人民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又是出了名的“坏河”。每年雨季到来,下游两岸人民提心吊胆,唯恐河堤决口,倾家荡产。仅园区内就有“开了洪崖口,昌邑、潍县跟着走”、“出了吴家漫,昌邑城北淹一半”的两处历史上有名的险工段。至今昌邑境内的大小入海河流,大多为潍河溃堤出水形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方面是自然气候所致,雨水经年渐少,河内几经断流;另一方面是经济飞速发展,两岸大小工厂污水排入,潍河成了几近干涸的臭水沟。与此同时,受利益驱使导致河道内到处是沙场,疯采滥挖使原本秀丽的潍水千疮百孔,岸树销毁殆尽,水中鱼虾消亡,仅有的浊流臭气熏天。仅十几年,整条潍河就狼藉不堪,母亲河几成不再。当时的潍河大堤内,除了拉沙种地走成的土路外,是没有路的。

    星转斗移。乘改革发展的东风,昌邑市的决策者们拉开了潍河治理的大幕。在河道内,先是建成新安庄防潮大闸,阻止海水南浸;后是建橡胶大坝,蓄水控流,多部门联合整治河道无序采砂。在河道外,迁建或改造排放不达标的工矿企业,出重拳治理污染源,彻底清理进入潍河的污水;同时楔合全市绿化规划,沿潍河两岸大力植树,借上游峡山水库之利,放水时(或雨季)蓄水,干旱时放水救急。通过几年的整治,还了潍河一片碧水蓝天。

    新世纪,新发展。2003年中国(昌邑)绿化苗木博览会落户潍河东岸,随之,昌邑城区跨潍河发展的规划启动。于是,已经颇具雏形的潍水风情湿地公园呼之欲出。经过建设者几年的苦心孤诣、精心建设、倾情管理形成了独具潍水风韵、博大雄浑的湿地公园:河中碧波荡漾、轻舟往来、鱼跃鹭翔;两岸湿地连片、风摇芦荡、莲肥花香;滩地林幽鸟鸣、三季花浓、四季青爽;顺河四座大桥记史、三道大坝流瀑、几处小岛溢香;更有险工段石砌大堤的雄壮、古碉堡的冷幽、沿堤路的坦荡……还有景区内沿河两岸的主通道与形态各异的形成景区经络的无数游览小道。

    今日的潍河穿越昌邑城区段,除了作为AAA级湿地公园给市民和游人提供一个消闲和游览的好去处之外,还以其为主轴使古城昌邑实现了半城碧波满城绿的华丽转身,成了令人羡慕的宜居水城昌邑。由于对该河段险工的加固和对大堤的加宽修路提高了潍河的抗洪防险能力,增加了城区及下游群众的安全;同时,因为潍水风情湿地公园的建设,实现了潍河从上游的墙夼水库到下游入海口的水库——公园——水库——公园的大串联,使潍河这条省内最大的河流实现了全流域的综合治理,为两岸人民群众保住了一河清水,真是利莫大焉。

    公园内“小路弯弯像个大问号”。当游园者遂心就愿的踏上小路,置身在公园中,步展景移,饱览潍水风情美景之时,愉悦的心态,不绝的赞赏,即是在充分享受昌邑改革发展的成果。只要碧水蓝天的公园在,小路是要永远走下去的,这问号也会继续问下去。因为母亲(河)的乳汁永远是最甜美甘醇、最适宜于她的儿女生长的,这才是今天的人们应该想到的,也是真正功在后世的。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