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情系绸乡 丝结南洋 ——董云卿先生长篇小说《下南洋》评介

情系绸乡 丝结南洋 ——董云卿先生长篇小说《下南洋》评介

情系绸乡   丝结南洋  

还原历史   荡气回肠

——董云卿先生长篇小说《下南洋》评介

   神州绸乡溯邑,疃柳根深泛青枝。春来飞花漫四海,一路风光吟绸诗。……一首缠绵悠长的《绸乡曲》把人们带到了那远逝的年代和异国他乡。

由我市著名作家董云卿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下南洋》一书已出版发行。近日,欣得拜读董先生大作,感慨颇多。又应先生之托,嘱我为其写篇评论文章,实在是诚惶诚恐,颇有点“兔子驾辕”的感觉。姑妄成文,虽为“评介”,实则是“评少介多”。

一、董云卿其人、柳疃丝绸及《下南洋》创作始末

      董云卿,山东省昌邑市天成店人,省作家协会会员,昌邑市作家协会顾问。曾任昌邑市博物馆馆长兼文化局副局长。自2001年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已出版诗词散文集《潍河走笔》、长篇历史小说《宋徽宗》、《赵匡胤》、《西施》、《女皇武则天》、《李世民大帝》、《成吉思汗》、《官商胡雪原》、《财神范蠡》、《风流才帝赵佶》、《武则天秘史》等十一部,计500万字。《下南洋》是作者自己较为满意的一部新作。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发明的。据考古学家论证,迄今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创造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丝绸文化。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极为丰富。很早很早以前,外国人就把中国丝绸称为“东方的绚丽彩霞”。地处莱州湾畔,位于潍河下游西岸的柳疃,便是“彩霞”的故乡之一。历史上,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人们把这里出产的丝绸称之为“柳绸”。柳疃丝绸是指茧绸,即柞绸,又称山东绸或鲁绸。“茧绸为胶东昌邑特产”(《中国实业志》)。民国22年阮湘著《中国年鉴》称:“中国之茧绸业,以山东为第一”,“山东产地以昌邑为第一”。1915年版《辞海》载:“茧绸,山东织成的最有名,上品出自昌邑……”

     昌邑同时还是历史上著名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源头之一。柳疃传统织绸工艺,已于2007年首批进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昌邑市现正在积极努力,申报其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董先生小说的出版可谓是正逢其时,功大斯哉!

     为了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还原或再现几代华侨在海外艰苦卓绝而又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奋斗历程,挽救这段濒于湮灭的历史财富,从2008年初开始,作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对归国华侨、侨属、侨眷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采访,足迹踏遍了市内华侨比较集中的各个乡镇、村庄以及平度、寒亭、潍坊、济南等市区。这期间,华侨们艰危心酸的生活经历,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大智大勇的商战智慧,爱国爱乡的昂扬热情和不畏强敌,以生命和鲜血誓死捍卫中国人尊严的英雄主义和民族气节,强烈地震撼冲击着作者的心灵。于是,在调查的过程中,作者便不由自主地开始了酝酿创作,并完成了前十三章的初稿,后因故辍笔。然而,笔欲停而心不忍,调查中所了解的那些人物原型,鲜活的音容笑貌不时地活跃在笔者的脑海里,甚至频频出现在梦境中。她们悲欢离合的人生历程,九死一生的域外经历,对祖国、对故乡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深爱、大爱在时时地感召、敦促作者重新提笔,不让他们在笔下重新复活,不让这段被尘封的历史重新面世,作者的心就得不到片刻安宁,那感觉简直就是一种犯罪。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沉淀和“孕育”,2010年“五一”,作者再一次投入创作,这次出奇的顺利,几乎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至同年“八一”,近四十章共四十余万字的小说初稿落下了最后一笔,作者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二、《下南洋》故事梗概

1938年,日本军队攻占昌邑县城,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包括代理县长在内的数百名无辜群众被害,日军随即下乡扫荡,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国民党军队不思抵抗,却乘机抓丁拉夫,扩大势力;地方土匪也趁着社会动荡,频频出没于乡野之中,绑票、截劫、入室抢掠,昌邑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所有的织绸机户和大小商铺瘫痪,纷纷关门。

县内最大的,在全国颇具影响的丝绸商号“瑞丰泰”也濒临倒闭。少东家李子兰决定将“瑞丰泰”移植海外,去南洋发展。

恰在此时,“瑞丰泰”大掌柜孙长庚的儿子孙松年,被海匪绑票,孙长庚用假钱将儿子赎出。为防海匪发现后报复杀人,父子二人也决定离别家小,远走高飞。

于是,李子兰、孙长庚父子和招募的七八个伙计抛妻别子,九死一生,来到了印尼雅加达。

他们肩背包袱,沿街叫卖,挨户推销,因为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忍受了无数的屈辱和酸辛,被狼狗撕咬、遭人抢劫、被人毒打从楼梯上滚到楼下,甚至差点被人喂了老虎。有的被人欺骗,与人寿保险公司签约,若在三年内死亡,便会为别人赚取大把的保险金。还有的生意上本已成功,却中了人家的圈套,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只好含恨跳海自杀。至于看人白眼,被人讥讽和辱骂,更是家常便饭。

但是,凭着中国人的善良、诚信和“柳疃丝绸”的高质量,他们渐渐得到了当地人的认肯和接纳,终于站住了脚。       “瑞丰泰”加入了东南亚的商战之局,名气越来越大。大掌柜孙长庚乃商场宿将,运用非凡的谋略和过人的胆识,抓住种种稍纵即逝的机遇,带领伙计们奋力拼搏,顶住了外国商人要把他逐出雅加达的种种压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米行斗法”、“价格大战”和“丝行争夺战”等激烈的角逐,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营造起了以绸庄、米行、饭店和墓地经营为支柱的商业王国。“瑞丰泰”本就把国内的资本几乎全数转至南洋,具有一定实力。加上数年的惨淡经营,终于成为富甲印尼,蜚声南洋的一面商界旗帜。

他们团结侨胞,成立华侨山东同乡会,大量捐款,支援国内抗日战争,派出青年技工,参加滇缅公路的运输大队,向国内输送抗日物资,表现了海外赤子强烈的爱国热情。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日本军队侵占了印尼,“瑞丰泰”再次倒闭。他们被日军从国内逼到国外,又从城市逼到了乡下。他们有国不能回,有家不能归,再无退路。

为了生存,为报国恨家仇,这批商人终于揭竿而起,毅然成立了华侨抗日游击队,用日寇展开了殊死战斗。他们摸岗哨,夺枪支,炸弹药库,诱敌伏击,杀死日军高级特工,炸毁日军的飞机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视死如归的壮丽凯歌,表现了中国人大无畏的民族气节和英雄主义精神。

1945年,日军投降,他们再次泛舟商海,“瑞丰泰“的大旗在东南亚高高飘扬。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们以昂扬的热情捐款捐物,支援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捐献飞机大炮,支持抗美援朝。

1954年,孙长庚、李子兰应周总理、宋庆龄邀请,回国参加建国五周年国庆,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他们憧憬着祖国光辉灿烂的未来,向往着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书围绕着主人公们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命运逐步展开,充满着血与火,情与泪,既有历史磨折,生死不渝,终成眷属的异国婚恋,又有凄美感人的爱情悲剧,更有肝胆相照、义薄云天的兄弟情谊等。

三、浅评《下南洋》的文学艺术特色及部分章节段落赏析

《下南洋》一书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文学艺术特色,浅述如下:

     (一) 思想性强。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三大移民潮。尤以下南洋为向海外移民,则更艰险、更悲壮,充满着生离死别、大悲大喜的传奇色彩。山东昌邑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和丝绸之乡,几乎村村都有去海外谋生的“南洋客”,成为向海外移民最集中地地区之一。董先生创作《下南洋》,属涉猎该题材的第一人,填补了昌邑乃至全国的空白,还原了那段历史,应该说为弘扬丝绸文化、宣传昌邑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一部成功的优秀的文学作品,首先要有较强的思想性,这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二)、起伏的故事情节、大量的人物对话、少量的场景描写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比之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下南洋》少用了两种写作手法,即“人物的心理刻画与旁评”,但却同样能收到较好的理想的阅读效果。皆因《下南洋》故事本身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一环扣一环,扣人心弦。人物对话恰切,给人以如在眼前的感觉。场景描写虽不算多,但每每恰到好处。愚认为,小说《下南洋》完全可以作为电视剧本的蓝本。

(三)、真实感人。由于作者生于昌邑,长于昌邑,对老一辈华侨背着丝绸包袱下南洋的故事,从小便耳熟能详。再就是,《下南洋》中的人物都有生活原型,作者调查采访下了很大功夫,又倾注真情实感去写,可以说作者是用自己的一颗“绸乡赤子”的心写成的。此外,作品中囊括了不少昌邑的历史文化瑰宝,如,小章竹马、武状元宋占魁武术传奇等等。真实才能感人,这恐怕是其他作家写此题材所不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突出民族气节和英雄主义精神,全篇始终贯穿这一理念,所占篇幅比重很大。可以说,《下南洋》一书已具备了“史诗“的性质,因其有了质的升华。若其只是写丝绸商贸活动,而不涉猎民族气节、抗日等,那作品就会大打折扣。读后之所以有令人回肠荡气之感,根本在此。

(五)、语言生动、质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文如其人,多年与董先生接触给人的印象是:文学功底扎实,知识渊博,诙谐、健谈、平朴、深刻,其深刻的思想皆融在平朴与诙谐中,读其文,如见其人,此论不谬也!

以下选取部分章节段落,略作赏析。

第一章:沦陷“1938年古历正月十三,天突然变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宿。古老的昌邑县城披上了一身孝白,屋瓦是白的,树木是白的,墙头是白的,地面上更是积雪盈尺,白皑皑的一片。县城内,深沉夜色中家家关门闭户。居民们都已经入睡,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沉闷的空气中还残留着鞭炮燃烧的气味,这本是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息,如今却掺杂上了一种莫名的慌乱不安的气氛。突然,一阵猛烈而又密集的枪炮声,惊天动地。熟睡的人们被惊醒,开始还以为谁家又在燃放鞭炮,继而便觉得声音不对,慌忙披衣跑到大街上。”

“古老的昌邑县城披上了一身孝白”,雪本是祥瑞之物,正月吉庆之时却用“孝白”二字,立即给读者一种不祥的预示。从“沦陷”开篇,写景、叙事虽然不多,却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到了那个战乱的年代。

第五章:“已经喝醉的刘刚子又端起碗喝了一气,把碗一扔,也用民间小调唱了起来:鬼子来了无藏处,跑到南洋来卖布。终日作马牛,常年背包袱。喝了些馏锅水,吃了些烂木薯。穿了些掌子鞋,跑了些冤枉路。挨了些狼狗咬,看了些白眼珠。白天想爹娘,夜里想媳妇,这千般酸苦向谁诉?唱到最后竟呜呜的哭了起来。大家看他这样,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用民谣诙谐通俗的语言形式,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下南洋移民们辛酸痛苦的经历与感受。读后,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是作者的一大语言特色,在作者的其它作品中也都有所凸显,深受读者喜爱。

尾声:“一轮红日从东方海面上冉冉升起,霎时霞光万道,天地间一片光明。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到处闪金亮银。他们无限深情的遥望着初升的红日。李子兰说道:“大叔,王县长,你们看,我们昌邑,我们的新中国,不正像这喷薄而出的太阳一样,前程无限,光辉灿烂吗?”孙长庚无限感叹地说“对,现在的中国正是旭日东升,她的未来将更加辉煌。”三人都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这段是全篇的结尾。主人公回到家乡昌邑,对昌邑、对祖国的未来怀着无限的憧憬和希望,对昌邑倾注着深深的乡情,这与开篇“沦陷”形成了两个强烈反差画面。作者用较少的景色描写和人物对话,却勾勒出了一幅大气象的人间美图,给人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鼓舞,回味无穷。

牧童轻吹《织绸曲》,春深柳下夜听书,飞花南洋风光好,海路天边奇遇乎!窃以为,董先生的大作《下南洋》的确值得一读,作为昌邑人,也应该好好地读一读。

                                (陈克彬)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