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农历七月廿二,传说中“财神爷”的生日。黄昏时分,市区内的商家在各自的店铺前燃放鞭炮庆贺,噼里啪啦的响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整个城区升腾起一片烟花雾霭。随着天色渐暗,很多商家陆续燃放礼炮,伴随着礼炮的轰鸣,腾起绽放的礼花在夜空中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整个喜庆的气氛仅次于除夕与元宵,它反映了人们渴望生意兴隆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望,更是折射出盛世中华的国泰民安与经济繁荣。
晚饭后,漫步在天水路的河边,伴随着街上的人来车往,置身于火树银花霓虹闪烁之中,耳闻四周鞭炮齐鸣,抬头张望远处与近旁的烟火礼花,低头看到石渠中荡漾的水波使五光十色的映像更加光怪陆离。昨夜的天水路,恍如天上的街市降临人间。一边走着一边回想,俺家以及全村都是在大年初七给“财神爷”过生日的情景,早上放鞭炮吃饺子,家家户户还烧纸生香。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知道,“财神爷”的生日咱昌邑北乡都是正月初七过,而昌南则是农历的七月廿二,真是“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难道一个财神两个生日,或供奉的不是一路财神?更让人称奇的是陕西、台湾等地是农历三月十五给财神过生日。
“财神爷”在国人的心目中,不但是一个家财万贯而且掌管生财聚宝的神仙。人们都向往着能象财神那样金钱应有尽有,或祈盼财神赐福让自己好运连连财源广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顶礼膜拜“财神爷”,特别是那些经商的人,对财神爷崇敬尤加,供奉如祖。无论南方北方,凡从事商业经营的店铺、门头内部都供有“财神爷”的塑像,明灯亮烛,映照着精致的神龛。不但每年给“财神爷”过生日,而且春节在供奉祖先的同时,还供奉着“财神爷”。
中国财神信仰普遍,财神众多。但是主要的是武财神赵公明。 根据国学大师唐德刚的考证,武财神赵公明崇拜的起源有两个,所以赵公明的生日也不同。其一是秦时陕西终南山人士,生日为三月十五;其二为山东天台山”日精“所托化,生日为七月二十二。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财神节一般是七月二十二,这一天应该是天台山财神赵公明的生日。论起财神赵公明之源流,琅琊天台山赵公明当为姜太公封神之赵公明,该山之财神庙可能为中国最早祭祀财神赵公明之神庙。中国地域宽广,文化历来多源头。陕西终南山与琅琊天台山一带各有不同财神传说亦有可能。财神已成为抽象的神灵,而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神,它富含多重寓意,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符号。
至于正月初七应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或“人胜节”,即“人类的生日”,这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据汉代东方朔《占书》记载,农历新年的首八天为人和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依次序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古人认为正月初七以晴为好,寓意人寿年丰,天下大同。可见,古人已将“民安”视作“人日”的核心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因经济利益所趋,财神信仰逐渐被唤醒,到处可见财神赵公明之神像或牌位被供奉。民俗专家呼吁,出于保护民俗文化的考虑,要重视民俗节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人们对财神的虔诚敬仰未必真能迎来财源,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期盼。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借“财神爷”生日之机改善一下生活有啥不可?劳动能致富,生财亦有道。其实,通过双手劳动养家糊口的人就是这个家庭的“财神爷”,每个人都应做自己的“财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