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友中倡树学习之风
徐先德
南朝齐梁时期刘勰所著《文心雕龙》实在令人百读不厌,且每每读来都有新的启迪。近日再读受益匪浅。
刘勰认为,文学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且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他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评建安文学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有世积乱离,风衰俗愿,并志深而笔长,固梗概而多气也。”“无礼资之以诚,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认为作家应“写天地之光辉,晓生民之耳目。”即文学必须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对社会“无所匡正”,“无益时用”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从先师刘勰对文学社会作用的提出,直到现代社会,文学的社会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文学理论界普遍认为,文学一定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是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现实,且必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学离开了现实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既然社会现实对于文学创作这么至关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握这个社会现实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尤其是对县市范围这样一个创作群体来说,窃以为应当积极倡树和谐之风,大力构建学习型创作队伍。
一是应当加强政治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这个提法乍一看很没有文学味,实则这是作家高度的敏锐性和深刻的洞察力的根源。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自命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尤其是党员作家,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批评一些作家“要追求什么超阶级的爱,抽象的爱,以及抽象的自由、抽象的真理、抽象的人性等等,这是表明这些同志受了资产阶级的很深的影响。应该彻底清算这些影响。”作协组织是中国共产党联系文学创作界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在创作指导上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讴歌党、祖国和社会主义,讴歌时代和人民。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政治理论方面和党的方针政策方面的学习,以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起点站的更高,使我们的创作在意识形态领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创新。
二是应当深入实际向社会和人民大众学习。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作家的头脑是一个加工厂,一切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作家,就必须全心全意地深入到人民群众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和事物,从宏观到细节进行认真的把握。有人说,自己就是社会的普通一员,整天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已经深入生活了,不需要再向人民群众学习了。其实这是不够的。要使文学作品真正发挥社会作用,还要从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中,更深刻的社会层面上去学习和对比,并扑捉到更具备典型意义的社会角度和丰富材料。然后再进行加工提炼创作,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作品,这实在是艰难的跋涉。不是吗?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旅行者众,成功者少,如何向社会生活学习好实在是一道槛。
三是应该学习写作技巧和语言文字。首先学习写作技巧问题。刘勰认为“设文之体常有,变化之体无方。”变通感动目标是为了“酌于新声”,而非胡乱“变数”只有变才能“目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应通过学习,不断创新,把作品写活。其次是学习语言文字的问题。刘勰认为要辞运而不滥“”夸饰有节,饰而不诬“达到锤字艰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哲人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到的,非下苦功不可。应切实加强语言文字的修养,同时人民群众有丰富的语言,值得终身学习。再是互相学习问题。《论语•述而篇》中有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着改之。”圣人尚且学习别人的长处,而况常人乎。据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念给寻常百姓听,别人听顺耳了他才高兴。我们除了学习典范著作,文友之间应尚切磋琢磨之风,别人有了好作品,我们应该学习,别人有了真知灼见我们应该信服,以利共同提高。
读书之余,偶生些感慨。好在昌邑文坛风正气清,畅所欲言,故敢冒昧,籍以讨教于文友。愿我们的言论与创作相互促进,愿昌邑作协的文友们有更多的好作品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