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魂

                                       魂

    旧文重读,情思绵绵。 三合高兮,中华万年!

         战争之神选择了她,她经受了苦难,也成就美名。从此后,她便有了魂,那魂是血与火融铸而成的。

    历史定格在一九四七年十月,我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在三合山上写下了壮丽的战争诗篇。胶河战役因主、决战于三合山,多称“三合山战役”。这场战役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直接、具体定盘的,这在中国共产党战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不惜一切代价,务求此战胜利!”主席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该战役由许世友、谭震林两位将军共同指挥,共歼伤俘敌一万两千余人,从此扭转了山东战局,使山东战局由原来的“战略防御”变为“战略进攻”,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战场形势,这是三合山战役的真正伟大意义所在。三合山战役打得很惨!为了战役的胜利,我军“围攻打援”,持续六天六夜,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多少战士的英灵永留在三合山之上了!三合山上的马尾松都是建国后人工栽植上的,一片郁郁葱葱,默默陪伴着那些死难烈士的英灵。

    今年的五月五日,我登临了三合山。山雨欲来,天色沉沉。时今,三合山上的山石依然斑斑泛红,印留着当年战火的痕迹。在雄浑的横山(西)脊背上,侧耳倾听“云磨眼”发出的“嗖嗖”声响,不由地使人联想到当年那激烈的战场冲杀场景。居高环视,山下那条条残存的战壕,见证着战争岁月的枪林弹雨和硝烟。身居山中,使人明显感觉到一种肃穆、凝重的氛围。忆童年,三五个伙伴一同上山,采摘松子,寻找旧子弹壳等。时光荏苒,三十多年来,三合山与我已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真实的往还。我心中的诗一直在吟着:三合慈母泪,铸我游子剑。剑可化明月,常照松林间……

在横山的西山坡上,有上百座坟茔,埋葬的是在三合山战役中牺牲的一小部分烈士,绝大部分烈士的骨灰都存放在昌邑文山烈士祠里。在土(东)山南山坡上松柏间有一座坟茔,格外引人注目,全部用天然大理石砌成。碑文铭记: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三十六师七十八团梁新法于四七年十月三合山战役中牺牲,子、媳及孙、媳仝(同)立。梁新法烈士是外省籍人,坟茔之处即烈士当年牺牲之地。其实,墓棺内并没有烈士的尸骨,在此立碑,只是其家人深深哀思的一种寄托。每年的清明节和十月间,其家人都千里迢迢赶来祭奠。后其妻王氏故世,也葬(合)于此。千里埋尸骨,天合慰英灵。两骨难一处,只闻松风声。……怎不令人荡气回肠!

五月的三合山,山坡青青,溪流潺潺;片片苦菜花盛开;小鸟叽叽,松风瑟瑟。蓦然,一块带有红血丝的山涧莹石跳入眼帘,我的心雨下了,湿淋淋的一种心境。山下小学校园里红旗飘飘,我似乎又听到了那熟悉而嘹亮的歌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风骤大,山雨来了,……

(陈克彬)

注:此文创作于二零零二年五月间,同年六月二日登载于原《昌邑日报》文艺版首篇位置。之后,此文又被潍坊金丝达集团公司等单位内部刊物转载。原昌邑市流河乡教育委员会也曾将此文确定为流河乡中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首选教材。上述三项,已令作者倍感欣慰与荣幸。今摄原文,以会文朋。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