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青岛三向发力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北向连接昌邑
强化龙头作用,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青岛今年将有大动作。
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将出台胶东经济圈共建市际县域合作区方案,高水平建设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莱州—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区。
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要形式的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为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城市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能。
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基础最为坚实、创新动能最为突出、对外开放水平最高、一体化发展走在前列的地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起势。
2021年,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实现生产总值35534.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的比重逐年提高,由2019年的42.3%上升至2020年的42.6%和2021年的42.8%。胶东经济圈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2%,较2019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增强。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一个最具特色、颇具成效的做法就是用县域平台带动一体化。
强势的县域经济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胶东五市坐拥全国百强县9个,占全省近七成;全国百强区6个,占全省六成;“千亿区县”10个,占全省三分之二。
以“县域一体化”作为突破口,胶东经济圈选择8个合作区开展先行先试。去年印发的《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高标准建设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莱州—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区、即墨—龙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探索建立海阳—乳山新能源产业、牟平—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技产业、青岛西海岸新区—五莲临港产业、海阳—莱阳—即墨海洋产业等联动区,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系统集成制度创新,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三个区域位列“高标准建设”行列,表明基础较好,一体化发展更为迫切,可操作性更强。
今年1月,山东省发改委印发《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全省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获批建设,目前正在加快推进。
随着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莱州—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区等县域一体化载体建设加紧推动,将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打造更多融合发展的战略支点,青岛也将更好地肩负起龙头作用。
今年1月,经山东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印发《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全省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获批建设。
青岛莱西市、烟台莱阳市位于胶东经济圈中心区域,两市总面积3300平方公里,总人口151万,地理空间相接,产业发展相融,人缘文化相亲,具备良好的一体化发展基础。
根据方案,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将加快区域功能合理布局、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探索毗邻县域同城化发展新模式,为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双莱”方案。
目前,两市统筹推进先行区的建设运营与管理工作,“双莱”协同共享机制初步形成;成立了全省首个跨区域一体化的平台运营公司,导入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项目;推动160余个事项实现跨市通办,高层次人才、紧缺型技术人才实现户籍互认、待遇共享,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预约挂号等诊疗信息实现互联互通,产业、人才、医疗和政务服务等领域合作更加紧密……“一带集聚、两区引领、三廊环抱、多点支撑”总体布局正加速形成。
当前,青岛、烟台市县两级都在积极谋划,推动“双莱”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
青岛、烟台均将“推进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写入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莱西、莱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推进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做出大篇幅部署。
莱西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建设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作为建设“活力莱西”的重要内容,提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协作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在探索县域同城化发展上走在前、当先锋,打造区域协同先行区。
莱阳市把“跻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第一方阵、迈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作为今后五年的总体定位,并围绕坚持规划布局协调统、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主导产业协作配套三个方面做出部署,明确提出,将“双莱”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纳入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现两市一个战略、一张蓝图;全面推进资源共享、产业联动,统筹谋划、分步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双莱”绿色化工园区、文旅产业联合体等合作载体;实现“双莱”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
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发展基础好,起步早,在新发展蓝图的牵引下,必将进一步走深走实,结出更多果实,为青岛北部地区发展、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开突破口,注入强大活力。
青潍一体化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方向之一。
青岛与潍坊,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相融,早在十多年前便提出了“青潍一体化”。随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提速,青潍一体化进一步走深走实。
2020年5月9日,青岛市政府与潍坊市政府在青签署《推进城市全面合作加快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将发挥两市特色优势,进一步深化人员交流、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方面互动合作,着力建设融入一体化、推进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全力打造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
尤其是胶州市与高密市地理相接、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发展的互补性、协同性强,具有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随着胶东五市一体协同发展、特别是青潍一体化的步步深入,胶州、高密两市产业、企业和人文交流的日益加深,一体发展条件越来越成熟、愿望越来越强烈、方向越来越明确。
2020年10月30日,胶州、高密两市签署《推进城市全面合作,加快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推进城市合作,加快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根据协议,两市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深化重大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对外开放、金融科技、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人文交流等方面互动交流、务实合作,着力建设融入一体化、推进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全力打造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下的先行区和示范样板。
两市合作的领域很广,但最为重要的“切入点”是临空临港经济。随着胶东国际机场的建成运营,临空经济正加快布局,溢出效应将逐步显现。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根据《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将共建“两轴多园”发展格局,打造优势互补、协同互动的东西产业延绵带;做大做强临空经济示范区、胶州湾国际物流园、高密临港经济区等园区;聚焦胶州机械装备、电子制造与高密精密制造、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协作,构建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链;发挥高密制造业企业生产能力和服务优势,共同培育制造业新生态。
两市对协作区下步发展作出安排。胶州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放大机场虹吸效应,深度嵌入胶东一体化,加快建设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
高密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融圈发展,持续深化对接青岛、胶州,举办胶东五市定向招商、青岛高密招商月活动,组建产业发展联盟,高质量推进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建设。
胶州、高密两市原本就有着良好的协作基础,有了胶东国际机场的赋能,协同发展将迎来全新阶段。
青岛北部地区幅员辽阔,位于胶东半岛地理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潜力大,这里正在成为青岛新的经济增长极。
青岛平度市与烟台莱州市、潍坊昌邑市毗邻,地理位置上呈现“Δ”型布局,人文相通,产业相融,尤其是在化工产业上,存在紧密的上下游联系。
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是青岛市仅有的两个省级化工园区之一,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海洋化工、化工新材料等,是发展化工产业的主要载体,是平度布局产业的一大优势所在。
莱州银海化工产业园地处烟台、青岛、潍坊三市交界,2019年6月获批省级化工园区,总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5平方公里,以发展海洋化工、有机化工新材料、无机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为主。
昌邑市拥有下营、龙池两个省级化工产业园区,在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其中,下营化工产业园总面积45.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的石油化工和盐化工基地、黄河三角洲循环经济示范区。
三市化工产业基础好,存在天然的互补关系,协同发展空间潜力大。
根据《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平度—莱州—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区将建立产业联动机制。统一编制联动区总体发展规划,优化区域功能定位,梳理产业图谱,建设盐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等集聚区,承接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配套项目。
还将构建产业协作体系。明确园区产业分工,提升发展能级,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促进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发展。鼓励深挖化工产业细分领域潜力,提升行业技术密集度和产品附加值。共建共享生活服务、商务交流集聚区,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配套能力。
平度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平度—莱州—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区建设,崛起胶东高端化工产业功能区,打造环渤海湾区化工产业链重要节点。
产业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根基和动力,县域一体化是重要的突破口,抓住了这两点,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就能突得破,立得住,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