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也称东山,民间俗称东京埠,坐落在市中心的东面潍河的西岸。文山的顶部老百姓称之为摩天岭,意即最高峰。五十多年前,老电影《南征北战》中有一耳熟能详的桥段,描写发生在沂蒙山区摩天岭的一场阻击战,因此当时每次登上文山顶就是登上了摩天岭,感到很有趣。那时候,对我来说文山既遥远又神圣,从城西到文山近十里路,步行走要很长时间。不像现在交通发达了,说去就去,近在咫尺。文山的山顶坐落着昌邑的烈士陵园(今已搬迁),每年清明节前后学校都会组织学生瞻仰烈士纪念堂和祭扫烈士墓。老革命做报告,老师讲故事,都在告诉学生一个道理: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你脖子上系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至今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且心潮激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文山旧照
最近一段时间,听人说过微信上也看见过,说是文山上有人发现奇石,吸引不少人到文山上用小铲子挖掘翻找,也称有外地人闻讯赶来凑热闹。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文山上“小石头”的前世今生。有的人因为年轻,不年轻的也大都是后来的“移民”。身处山东半岛中北部的整个昌邑市,从宋朝设县以来,虽然县域历经无数次变更,不变的是有一条省内大河潍河从南到北蜿蜒穿过汇入渤海,但是昌邑境内却没有象样的山。最高大的当数南端的峡山,但离县城太远(现属于峡山区)鞭长莫及。有些丘陵虽叫山,实际上是些黄土埠子,如城西几乎荡然无存的岩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样老城东面的文山,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县城附近一道绝无仅有的风景线。早在明清产生的昌邑八景中就有“东山晚照”一景,就是黄昏时站在县城向东眺望文山上的夕阳余晖之所见。
在文山的南麓中台村附近,也大致是现在的利民街从那里爬坡穿过去。最高处的一段路两侧,耸立着红色的高高的悬崖,就像“赤壁”一样。这倒不是像《三国演义》中的赤壁,是诸葛亮借东风火攻曹兵的大火烧红的,那为什么呢?大多认为这里应该是黄色或黑色,因为咱这里是既有黄土地又有黑土地,而究其原因是文山出产一种矿藏,俗称红沙。红沙在工业或者说手工作坊中,有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它来砌炼铁的烘炉的内壁,大概类似于今天的耐火材料。河东崖围子一带的传统铸造业,原来都是用的这里的红沙来建造炉膛,当时还听到长辈们说,省内挺远的地方也有来拉红沙用的。
人们常说“一盘散沙”,说明沙这种东西很难粘结极易松散,红沙既然是沙,也逃脱不了如此处境。其实红沙虽然里面含沙不少,但它是一种枣红色很黏的粘土。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农村盖房子的材料很贫乏,打地基用的就是红沙。家里盖屋就借用生产队的牛车或马车,到文山上买上一两车红沙,拌上土填充在挖好的地槽里,用人工一层一层地夯实。也有掺入生石灰粉的,地基会更结实牢固。那高高的红色的悬崖峭壁,就是靠山吃山的那个村,安排人用镢头刨出来的,落在下面的红沙便于装车出售。
红沙不但用在给活人盖房上,而且也用在给死人造坟上。村里有人去世后,帮忙的人到他家墓田(后来各村也都有了公墓)里挖坑建坟,坟坑最底层与盖屋地基的处理类似,在砖砌的坟池四周也用这种混合土填起来,下葬之后用砖“发悬”(拱形顶子),最后也要铺上这种混合土。这样的坟墓抗压不易塌水灌不易陷,大概称作什么铜帮铁底,也算是给逝去的先人在另一个世界里搞的“百年大计”。
在这些的红沙里,有许多鹅卵石,浑身沾满泥沙时,就像一块泥巴,经过风吹雨淋之后才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可以说每一块都浑然天成晶莹剔透,是那样的圆润水灵,五颜六色纹路清晰,小孩子拿着玩起来爱不释手。但很多东西多了就不稀罕了,所以屋后道边随处可见一些孩子扔的这样的椭圆型的石头。
那时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物质贫乏,火柴是定量供应的,主要用于家庭点煤油灯和烧火做饭。因此村里吃烟的人是不敢放开使用火柴的,许多老头也搜罗这样的鹅卵石,他们倒不是拿着耍,而是用来取火点烟。称之为“火石”,用火镰(一块矩形钢片)快速敲击石头的断茬面,就有火星迸发,火星落在火纸或秫黍秸瓤上,用口一吹就得到所要的火了。我估计近期到文山顶挖所谓的奇石,大概率就是我们那时玩过的这种鹅卵石了。
前几年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文山上的烈士陵园和附近一些村的公墓,一并迁至城西的百家埠。根据规划文山上种植了大量成片的树林,森林公园建设正在进行时,山顶已经重新建起了一座颇有气势的尖顶飞檐的文昌阁。山路弯弯曲径通幽的文山,将是我市继潍水风情湿地公园后,又一处负氧离子的“富矿”。市民或游人在山水之间徜徉,锻炼运动养生休闲,提高了身体素质提升了生活质量,于是产生了一笔多么大且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财富?我想这也再一次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