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邑市博物馆陈列有一件“邓共盉”青铜器,该器造型精美别致,花纹生动瑰丽,铭文内容简明扼要,为山东省所见最早的邓国青铜器。 1992年3月,昌邑塔尔堡镇上河头组织村民沿村西的南北砂石路植树,村民孙仁龙挖树坑至1米深处,一镐头下去,竟然刨出了几块铜绿色的土块,这引起了他的警觉,随即用铁锹仔细清理,“邓共盉”由此面世。同年末,经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邓共盉”为国家一级文物。“邓共盉”作为昌邑市博物馆镇馆之宝长期在该馆展出。 “盉”为古代酒器,用青铜制成,多为圆口,腹部较大,三足或四足,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邓共盉三足,档及底腹部附有浓重的灰垢,就是由于当时长期调酒、煮酒烧熏所致。邓共盉原为器盖组合,盖已散佚。器足至口沿通高24.1厘米,口径13.3厘米,档高6.9厘米,最大腹径为19.5厘米,重3.3千克。该器束颈,圆沿外卷。颈部饰夔凤纹三组,每组两两相对,四周有凸弦纹作框栏。鼓腹,最大腹径居中,档微内收。三柱足作大象垂鼻触地状,极为形象生动。扳作牛首状,双角歧出,两耳翼分,两目瞠圆。牛首上侧正中近口沿处有桥形钮,为挂连器身与器盖间铜链之用。筒状流斜出于上腹部,通长9.3厘米。 通体花纹采用高浮雕形式,线条粗放、浑厚典雅、富丽古朴。铭文“登(“邓”之初写,国族名)共(器主名)尊彝” 四字铸在扳下器壁上,形体挺秀,字口整饬。根据其形制、铭文特点,可以推断其铸造年代为商代晚期。根据其出土的地理环境及埋藏方式,可以推断其入土原因是因祭祀而埋葬。 据相关文献记载,商朝第23位国王武丁(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其在位时期定为前1250年—前1192年)封其叔父曼于邓地,建立曼姓邓国。商代晚期,邓人南迁至今河南郾城县东南。西周初年,又举族南迁至南阳盆地,其地域在今河南邓州与湖北襄樊一带,都城约在河南邓州西南的林扒镇。西周以后,邓国又迁都于今湖北襄樊市附近。西周时,邓国与周王室及其他姬姓国关系密切,先后与井、应等国联姻,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春秋时期,邓国依然活跃。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被楚所灭。 据统计,以往出土见于著录的带铭文商周邓国青铜器共十四五件,其中出土点明确者8件,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三省。昌邑出土的邓共盉,将邓国铜器的出土地扩展到四省区域。 邓共盉为什么会在昌邑出土?商周时期,国族的迁徙十分频繁。王献唐先生《炎黄氏族文化考》认为,位于今湖北襄阳县北之邓城,位于今山东兖州一带的春秋时期鲁国之邓邑,位于今河南孟县西南的战国时期魏国之邓邑,均因邓国族裔迁居而得名。至于山东的“登州”“文登”的得名与此也有一定关系。而由邓共盉的出土地可以推断,山东昌邑南境也曾存在一支邓国族裔。 邓共盉不仅是山东省出土的第一件邓国青铜器,也是目前所见邓国青铜器中时代最早的一件,对于研究商周青铜器形制的嬗变及邓国氏族的繁衍、迁徙,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刘乃贤 庄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