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发现第一个陕西昌邑村,已经十多年了。为了去调查那边的昌邑民俗传承情况,同时送去一份家乡的问候与祝福,昌邑之窗分别在中秋、端午、春节、元宵节等日子远赴陕西昌邑村,与乡亲们过节。
十几年下来,远方的乡亲们大都联系上了故乡昌邑的族人,我感觉自己的使命也逐步完成了。为了不给乡亲们造成负担,这个春节我没有去陕西。
终于,在年初三下午,有乡亲来电话了。拜年之余,问我初几能过去。
当走亲成了一种习惯,其实我和陕西的乡亲们都没放下这事儿。这位乡亲说:年后我们要组织整个家族回去祭祖,你不来,我们就不回去了。
我知道乡亲们这是将我的军,其实我不去他们也会回来的,但还是赶在初四凌晨启程了。
每逢佳节倍思乡。我要送去家乡的味道,故土的乡音,送给乡亲们团聚的氛围。
蒲城崇礼村,清末刚迁来时因为靠后村李家庄的水井吃水,起村名曰“崇李村”。后来乡亲们靠织布发了家,日子过得红火了,想起了大家来自礼仪之邦,更改村名成了“崇礼村”。
来到已是鲐背之年的初大娘(祖籍昌邑石埠)家,老人家拉着手不让走了,坚持要吃团圆饭。我没有忘记2008年中秋第一次走进这个村子,见到的第一位老乡,就是初大娘,大娘跑去路对面的自家果园里摘了一兜子苹果塞到我们车上。2012年春节过来拜年时,初大娘迎出两里路,与村民一起扭着秧歌迎接我们进村子。
2008年初次进入崇礼村时在初大娘家合影
时光不等人,这些思念着故乡却因为年迈回不了故乡的老人们,越发渴望故乡的身影和乡音。记得2012年春节到太平村英大爷(祖籍昌邑凤凰屯)家拜年,英大爷的儿子要请我们去城里吃饭,大娘拉着我的手说,哪里也不依去,赶下晚大娘包馉扎给你吃。在大娘家,我吃了一碗平生最香的羊肉水饺。可2013年再次踏进那个村子,大娘的炕头上却不见了大娘的身影,我再也吃不到大娘包的水饺了。
于是,以后每次过来,那些有老人的家庭,我都会尽量过去坐一会,说一会话。
朱家(祖籍昌邑北孟后朱)大嫂是高密移民后裔,但这里的山东庄都是互相嫁娶,好适应饮食习惯和生活习俗,以至于邻近的山东庄都互相称“姥娘庄”,于是这位大嫂嫁到了崇礼村。这位大嫂接过我们送来的“乐春大饽饽”说,老家的饽饽做得大,筋道,俺都不舍得吃,先放到家堂前坐贡样。
大嫂一边包水饺,一边和我们唠嗑,说闺女们待会就回来聚堆了,她们想不到老家会来人,今天这顿饭就热闹了,一起吃过年饺子。
当然,过来时间这么仓促,我们不可能在每一家住下吃饭,起身告辞时,总是躲开乡亲们失落的眼神。
这是村中唯一一处还没有拆除的昌邑移民旧宅,从屋山道檐头,处处是昌邑老家民宅的样子。院落在新规划的村子里显得很突兀,但乡亲们都不舍得它被拆除了,从院落中能看到先辈生活的影子。
消息传开了,老乡们都知道老家来人来,纷纷来到道上,对我们诉说,这家是石埠的,那家是流阔(河)的,那家是饮马的……
几个满口昌邑话的小移民后裔,凑到一起放爆仗。也许因为听不出我们与他们父母口音的差别,竟然没有抬头看我们一眼。这是我们这次走访唯一的一次“冷遇”了。
这位大嫂是村子里少有的非山东人后裔女主人,但也是一口昌邑话,我问她怎么就说昌邑话了,她说,叫恁同化了芒……
各家的院落房舍洁净整齐,卫生条件丝毫不比城里差。
来到阎良区谭家村,我们首先去了推车哥李宝栋(祖籍昌邑北孟东角兰村)家里,李宝栋的父亲用清秀的字体在小黑板上写下了欢迎我们到来的语句,看到后顿时心里暖暖的。
来到焦大爷(祖籍昌邑大庄)家。焦大爷是一位老教师,退休后在家闲不住,就买了机器蒸馒头给乡亲们吃。
乡亲们嫌馒头味道还不够地道,于是焦大爷领着闺女跑回老家昌邑,去昌邑宾馆的“乐春馒头”车间学习老家的大饽饽制作工艺。焦大爷说,他的大饽饽今年过年卖得特别好,都排号买,做不过来。(上图:年前焦大爷来昌邑学习做大饽饽期间,昌邑之窗赠送昌邑画册和《闯关中》移民画册)
2012年春节我们来谭家村时,去刘振邦大爷家里拜年,大爷说他祖籍昌邑小南孟,还顺口给我们背出了小南孟刘氏家庙里刘墉写的那副对联:“竹笑兰言皆是友,清风明月不论钱。”
今年,当我们再次来到刘大爷家,大爷反复地说,我真是感动,你含记得我,含记得我是小南孟……
高铭昱老师(祖籍昌邑七里兰村)是谭家村移民研究专家,2012年我们第一次踏进谭家村,他就翻出他写的《谭家村史》资料给我看。当时我们给他带来了乾隆杯酒,尽管不是饭点,他还是迫不及待地吩咐老伴炒菜,打开家乡酒与我们共饮。
这次我们又给高老师带来了乾隆杯,给他送来了家乡的味道,含着家乡人民祝福的酒水。
陕西当地人过年不挂家堂,但是昌邑村的乡亲们一百多年来坚持守了家乡的年俗文化,家家挂家堂,摆贡品。
这是一份特殊的家堂,图中老人说他父亲小时候这份家堂就在了,很可能是家乡带过来的。他们怕家堂破损,用相框把家堂框了起来。
这是一位村民勾画的先辈移民跋涉图。李宝栋说,这位老人虽然不是专业画家,但他没事儿就勾画几笔,就喜欢话老祖宗迁徙的情景,如今画得还蛮像那回事儿了。
如今,村民都盖起了洋楼和阔绰的宅院,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每当过年,他们谈论的就是老家,老家,老家的风俗,老家的文化。
走访乡亲时,恰好碰到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导的《陕西的山东庄》纪实电影摄制组进驻昌邑村。老师们说年前就来了,在村子里过的年,为的就是把村子里独特的山东年味拍出来,把这份独特的百年风俗不变文化现象拍出来。
摄制组还向我们表达了年后到山东昌邑拍摄的意愿,说这些乡亲们对故土风俗的坚守,与老家山东的文化传承是分不开的,只有拍了他们的老家,节目才算完整。
孙建华(祖籍昌邑孙家上疃)为了给老娘烙饼吃跑回山东的大集上买了鏊子,正是从那个老家的鏊子开始,他成了当地有名的山东大饼王,开起了“山东大饼”饭店。最感人的是他在饭店里设了一个“昌邑县”雅间,凡事山东老家来人,他都热情地邀请来这里吃饭。(上图是2016年春节我们过来走访时拍的)
今年,孙建华的“山东大饼”店重新装修了,昌邑厅也随之升级。我们送来原省美协主席王承典创作的“福”字,这里是山东移民后裔品尝乡味的地方,我们要把福挂在这里,送给福给大家,祝福乡亲们幸福美满,安康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