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政动态 昌邑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心五严做好2022增殖放流工作
5月31日以来,昌邑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心在渤海莱州湾昌邑近海海域组织开展了系列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半滑舌鳎、褐牙鲆等5个品种共3.1亿单位。
实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补充渔业资源种群与数量、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心党组高度重视增殖放流工作,组建工作专班,制定了详细的《昌邑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实施方案》,明确放流品种、数量、规格和投放地点。同时整合全中心力量全员参与,从其他业务科室抽调骨干力量与主管科室共同组成10人的监督验收小组,进一步细化工作环节和人员分工,确保增殖放流工作顺利进行。
严格执行《山东省2021-2023年度增殖放流布局方案》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相关要求,对苗种企业生产过程开展监督检查,要求繁育亲体和苗种均为本地原种。放流前随机抽取苗种测量规格,并送至具有国家认定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药残和常规形态的检验检疫。放流验收时,潍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监督人员按照“六项确认”原则严格核查,验收人员采用全副扑克牌(不含大小王),依长、宽、高立体坐标随机确定抽取样品箱,按规范对取样苗种进行计数和规格测量,并针对不同苗种习性采取遮荫、降温和充氧等多种保护措施,确保放流苗种规格、数量和质量达到供应要求。
增殖放流社会关注高,为推动阳光放流、公开放流,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心扎实做好政务公开,放流前通过在部门网站公示、苗种供应单位场区和放流地点张贴放流公告等多种途径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放流时除潍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监督人员外,还邀请部分志愿者、义务监督员全程参与苗种验收监督。在省内首次引入公信力高的法定证明机构实施监督,由昌邑市公证处指派2名公证员对放流活动进行全程跟踪保全证据,放流结束后出具公证书,进一步增强了增殖放流活动的公信力。
为保证增殖放流效果,确保苗种安全入海,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心持续打造“史上最严”海洋伏季休渔期,并会同海岸警察、海警在辖区海域内开展联合执法巡查,出动执法船只海上航行6航次, 出动执法人员120多人次,抓扣涉嫌非法生产渔船3艘,查获三无船舶5艘,清理地笼等违规渔具100余块,严厉打击了涉渔违法违规行为,最大限度保护海上渔业资源。
把增殖放流作为锤炼干部作风、锻炼干部队伍、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放流地点全部在北部海边,风吹日晒且正值高温天气,又遇端午假期,但无论是临近退休的老同志、还是需要带孩子的女干部,全部从早上6点开始,每天连续奋战6、7个小时,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个人申请退出。在完成验收任务的同时,还与企业工人一同搬运货箱、苗种装船、跟船出海投放,紧盯每一条鱼、每一尾虾、每一头海蜇,确保所有苗种安全足量投入大海,展现出新时代海洋人的责任和担当。
据增殖放流效果调查评价显示,大宗经济物种直接投入产出比1:17,回捕三疣梭子蟹、海蜇等增殖资源已成为近海秋汛生产的主要来源之一。下一步,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心将继续组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用实际行动修复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推动海洋渔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