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海河万国桥与昌邑籍天津县长齐耀珹

海河万国桥与昌邑籍天津县长齐耀珹

百度百科介绍:天津海河解放桥,原名“万国桥”,位于天津火车站(东站)西侧,连接河北区三经路与和平区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的跨河桥梁,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它不仅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连接河北、和平两区,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

今天的天津解放桥

这座标志性建筑,是民国时期一位昌邑籍天津县知事(民初对县一级最高行政官的称呼)任上所建,桥梁通车剪彩时,这位长官已经赴任中华民国内务部次长,又专程回到天津,出席剪彩仪式。他就是祖籍昌邑龙池齐西村的齐耀珹。

清乾隆年间,昌邑齐西村的齐老全携妻儿,推一辆独轮推车,闯关东到吉林梨树县四台子村(原属奉天伊通州)开荒谋生。从1890年到1894年四年间,昌邑齐氏迁居吉林后第四代后人齐忠甲、齐绅甲,第五代后人齐耀琳、齐耀珊,叔侄科甲联第,并获“齐门四进士”之美誉。

齐耀珹就出生在这个迁居东北的昌邑齐氏家族。后来分任江浙省长的齐耀珊、齐耀琳兄弟正是齐耀珹的胞兄。

齐耀珹,字斐章,1882年(清朝光绪八年)出生于吉林省伊通州(今梨树县孟家岭镇四台子村),祖籍山东昌邑龙池齐西村。中华民国政府官员。清朝贡生。中华民国时期,曾任内务部科员,直隶省迁安县知事,天津县知事。1927年1月,出任北京政府内务部次长。

据河北省档案馆《直隶同官录》记载:齐耀珹,字斐章,年38,天津县知事,吉林伊通县人,分发直隶任用。[1]这是官方文件中所记载齐耀珹天津任职信息。

另据官方记载,“1917年12月1日,天津县知事齐耀珹为奉委令到任视事事训令津教养院”[2]。说明齐耀珹1917年(时35岁)就在天津县主政了。

1922年后,齐耀珹积极倡导并筹议了“平民教育大计划”,兴办第一期平民学校[3]。教育局将全县分为四个学区,,以各学区内的官立、私立男女小学校为依托成立男女平民学校,并在各学区设立教育委员,监督、视察各学区推行平民教育。

齐耀珹组织设立师范传习所,凡曾颁发过执照的私塾教员一律入所补习算术、手工、体操和各项教授法,每处先期招考私塾教员五十人,共计六百人。三个月毕业后,全部充为各平民义务学校教员。

1925年齐耀珹因故辞职。继任者张仁乐颁发了续办平民教育的县令,但对平民教育并不热心,致使第二期平民学校迟迟没有开办。 《大公报》曾评论道:“天津平民教育,自前齐县长会同天津士绅倡办, 第一期成立200余处,毕业者将及万人,颇著成效。自齐县长卸任后,董干两会虽仍存在,因款不能接,致第二期未能成立。

齐耀珹执政天津时,商贸业日趋发达,海河货运船只吨位越来越大,需要重建一座可以开启的桥梁来代替原有的老龙头桥,以满足河道运输需求。1923年,海河上首座可以开启的铁桥——万国桥(老天津也叫它法国桥)开工,桥长97.64米,宽19.5米,1926年竣工。

天津地标建筑——万国桥

据《天津新万国桥之计划》一文记述,当时实施了工程招标,有17家公司投标,拿出了31种设计方案,最终由“深坚基础,经验最富,营业声誉甚隆,投标价格最廉”的兑特公司中标。

1927年10月18日,万国桥举行竣工典礼,彼时已经赴任中华民国内务部次长的齐耀珹受张作霖委托,回到天津,出席了这次隆重的剪彩仪式(上图中者)。[5]

万国桥是几代天津人记忆中的超级地标,是海外天津游子抹不去的乡愁。《雷雨》《大决战之平津战役》等电影都在这座铁桥上留下了永恒的影像。

参考资料:

[1]《直隶同官录》1920年记录

[2] 《北洋军阀天津档案史料选编》

[3]《天津县筹办义务平民教育纪事》

[4]《北洋军阀天津档案史料选编》

[5]《益世报》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