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基本情况 溯源昌邑最早的职业学校

溯源昌邑最早的职业学校

据《昌邑县志》(1987版)记载,“1916年,昌邑县立乙种蚕桑实业学校建立,校址在下宫。……1933年3月,奉命停办”。从现有资料阅知,这是昌邑最早的职业学校,是我县公办的、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相结合的正规职业教育之肇始。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学校饱经风雨、历尽沧桑,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诸如我国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朱树屏以及革命烈士卢志英等,在昌邑教育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一、学校创办的历史背景创办乙种实业学校的背景主要源于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需求。在科举制度废除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清末新政的实施,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朝廷设立“学部”,并制定《钦定学堂章程》,将实业教育纳入中等教育阶段而自成体系。这一时期,蚕桑、商务、农林等实业教育逐渐兴起。例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山东省在济南东关设立了“农林学堂”,后来改为“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并内设蚕业科。民国初期,1912—1913年制定的“壬子·癸丑学制”将清末的中等、初等实业学堂改为实业学校,分为甲、乙两种。甲种实业学校以省立为原则,相当于中等实业学堂程度,招收高小毕业生,施行完全普通实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以县立(允许私立)为原则,相当于初等实业学堂程度,招收初小毕业生,施行简易的普通实业教育,或应地方需要授以特殊技术,修业期限三年。至1917年,全国共有甲种实业学校112所,学生13519人;乙种实业学校344所,学生15265人。这一数据反映了乙种实业学校在当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乙种实业学校的创办还反映了民国时期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这些学校不仅为地方培养了实用的技术人才,还通过半工半读等方式,促进了教育与生产的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丝织业是昌邑的传统产业。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编纂的《莱州府志》,其“物产篇”中记载该地产“丝、棉、麻、绢、布、山茧绸等”,距今已有400年历史。记载最明确的是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莱州府志》“货类”篇云:“昌邑产山茧绸”,被称为胶东昌邑特产。至清末,昌邑的丝织业已相当发达,占有极为重要的经济地位。烟台、青岛、北京、大连等城市都有昌邑的丝绸商号,并且通过烟台、上海销往南洋各地。由此可见,昌邑丝绸业发展历史悠久,民间对产业链前端的蚕桑产业非常熟悉,且有很大的需求。但当时昌邑植桑养蚕的却极少,蚕丝大都由营口、烟台、日照、莒县等地运来,丝织业发展经常受原料环节制约。基于当时国内大环境和本地实际情况,昌邑创办乙种实业学校时,选择“蚕桑”专业定位则顺理成章。就这样,昌邑县立乙种蚕桑实业学校应运而生了。二、学校的创建与发展从《昌邑县志》(1987版)记载得知,昌邑县立乙种蚕桑实业学校建立于1916年,校址在下宫。但近年来,随着各种历史资料的挖掘与丰富,该校创建和历史沿革的脉络渐次清晰。经过反复论证,该校的创建时间可追溯到宣统三年(1911年),初始建校地点在昌邑北孟,民国元年(1912年)开始招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昌邑北孟进步人士刘瀛海,在北孟村西宝林寺,创办一所小学堂。据刘佩玺撰《刘瀛海兴学史料》记载:“岁次丁未(1907年),公年五十二岁,默察时局之阽危,风俗人心之败坏,非从教育着手,迁就不知胡底,乃慨然以兴学为己任。同时又受邑同盟会员于恩波与门弟子朱文泉之影响,遂即掀起拥护新政热心办学之浪潮。因缺乏校舍,遂与门弟子朱镜清、朱小山、翟文海、刘尊五,暨其三子丕缙、丕纶、丕绶等人,率先于北孟西南隅唐朝建筑宝林寺内搬神象、毁庙宇、改教室,破产兴学”。刘瀛海新建学校为私立小学堂,因办学思想先进,形式新颖,收费不高,深得人心。短短两年内,从起初的高、初两等小学堂,又增加了简易识字学塾、女子学堂等。据资料记载:“越二年乙酉(1909年),高初两等小学堂至一百七十三人,简易识字学塾八十五人,女校二十余人”。可见,该学堂建立后,方圆几十里百姓纷纷送子女前来求学。翌年(1910年),时任昌邑县令的尹克成闻欣,长途奔袭七十余里,亲临北孟巡视学堂,“深为嘉叹规模之宏远,实为吾省冠”。鉴于刘瀛海办学政绩突出,“冬十月,推举公充县视学兼劝学员长”。县令尹克成在嘉奖刘瀛海办学成效卓著的同时,又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曰:“昌邑教育赖公发达之,实业学校又赖公提倡之”。其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提出的指导思想,特别是《钦定学堂章程》颁布后,朝廷倡导,各地纷纷兴办实业学校,县令尹克成遂令刘瀛海带头兴办。“公(刘瀛海)即允诺。即在公学附近创立乙种实业学校,学生足四十人,植桑数百株,图书标本一切粲然大备”。由此资料记载分析,时值1910年冬,刘瀛海虽当即应允,但深冬时节,天寒地冻,已无法施工,土建工程、栽植桑树等工作,只待来年。1911年春,刘瀛海即在原小学堂附近扩建教室,他将自己家准备建房之房料献出,建教室五大间,并在校舍附近置办教学试验田,栽植桑树几百株,购买图书资料和标本一宗。忙忙碌碌一整年,一切准备就绪,学校于民国元年(1912年)春季正式开学,初始定名“昌邑县乙种蚕桑实业学校”,简称“乙种蚕业学校”。‌乙种蚕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此校虽处离县城较远的北孟村,但学校性质属“县立”,有经费保障,学生上学基本免费,深受周围百姓所喜爱,首期招生40人,这在当时实为难得。‌三、学校创办人不幸遇难昌邑县乙种蚕桑实业学校如期开学,拉开了昌邑职业教育学校办学的序幕。短短几年间,刘瀛海创办的学堂,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渐次丰富,以满足不同情况的生员入校学习,还影响带动周围乡村办学七十余处。据史料记载:“辛亥(1911)春,省议会初选当选。夏六月,奉提学使司陈公荣昌札饬晋省考验,加具考语云:正直庄悫,谙练学务,极为合格,准接充前事,仍摄两等小学并实业学校校长职责”。由此可见,刘瀛海办学成绩突出,当选昌邑参事会会员,同时充任县视学兼劝学员长。在省考核中成绩优秀,得到较高评价,肯定其任职资格。此时,刘瀛海所办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他本人也身兼数职。于学校,他即是校长,又是教师,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任教于简易识字学塾,均循循不倦,不得半日清闲;于社会,他充任县视学兼劝学员长,后又兼任县参事会会员。他多数时间需要在县城办公,经常往返两地,每年还要去省城济南述职。他每天忙碌而充实,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公元1912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然而,新旧思想的碰撞、新旧势力的交锋,必然导致激烈的事件。昌邑县议、参两会成立后,为民兴利除弊,倡办新学,触犯了封建劣绅的利益。县城劣绅梁怀思等在县议、参两会成立时落选,又因废止衙弊损其利益,他们为保持势力,便组织了一个所谓“城区议事会”,破坏议、参两会厉行新政,伺机报复。民国元年农历五月间,山东都督周自齐派彭中豪和周振声(安丘人)为宣传员,赴昌邑劝导剪发、放足。在议、参两会的筹备下,于县署前搭棚演讲并现场剪辫。劣绅梁怀思、夏俊奎与清卸职千总许殿魁等被剪辫后,感奇耻大辱、耿耿于怀,加之积怨已久,此次剪辫遂成为导火索。农历五月十八日(7月2日)晨,梁怀思、许殿魁等纠集衙署吏役数十人,纵火焚烧参事会办公场所,搜捕追杀议、参两会议员,省派宣传员彭中豪、周振声以及昌邑同盟会员、两会议员等28人惨遭杀害。其中,刘瀛海及其门弟子参事会会员朱镜清、参事会文牍李鹭翔等均遇难,议事会文牍、蚕业学校教员吕守朴逃离出城,这就是震惊全省的昌邑“五·一八”惨案。此案使昌邑革命党人损失惨重,更令方兴未艾的蚕业学校受到重创。刘瀛海是蚕业学校创办人,朱镜清和李鹭翔是创办蚕业学校的核心骨干成员。其中,李鹭翔是刘瀛海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据资料记载:“公(刘瀛海)周视乡学时,无车马仆从虚靡费用,从行者唯门弟子李鹭翔一人”。他们突遭杀害,为学校以后的发展及走向蒙上阴影。四、学校移转昌邑县城昌邑乙种蚕业学校在起步发展阶段遭遇不测,创办人刘瀛海及办学骨干被害,学校失去了“主心骨”,另加经费紧张,学校无力续建、扩建,发展举步维艰。1912年9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令》,称为“壬子学制”,1913年(癸丑),教育部又公布《各级学校令》,于是将壬子、癸丑两年间的法令合并为“壬子癸丑学制”。其主要规定是:小学校4年毕业,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得入高等小学校或乙种实业学校;高等小学校3年毕业,毕业后得入中学校或师范学校或甲种实业学校。同年8月,北洋政府公布《‌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进一步规范乙种实业学校的设立和管理,‌明确办学经费的来源和投入,‌为乙种实业学校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全国各地乙种实业学校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此时,偏驻北孟的蚕业学校已难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昌邑县政府开始筹划在县城新建一所乙种实业学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育部及省政府明令要求办好乙种实业学校,进一步规范明确了办学规程和经费来源;二是民众需求逐年增加,更多的初小毕业生有继续求学的需求,学校原有规模已显滞后;三是北孟的乙种实业学校,校址位于昌邑南端,距县城七十余里,昌邑中北部学生不便入学,自刘瀛海遇难后办学条件难以改善,在县城新建乙种实业学校,已势在必行。昌邑乙种实业学校在县城建校的具体时间存疑待考。《昌邑县志》(1987版)记载的乙种蚕桑实业学校建立时间为1916年,但随着近年来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此建校时间值得商榷。
民国《教育报》刊登“昌邑乙种实业学校扩充试验场”
据民国四年(1915年)四月七日《教育界》报登载:“昌邑县乙种实业学校自成立以来,功课优美,惟校舍狭隘,仅容学生五、六十名,组织之始,款项短缺,因陋就简,殊为进步上之一大障碍,且试验场地亩甚少,亦未能扩充。近闻该县知事与县视学议决,特将试验场附近之地六七亩一律购买,以便栽植桑株,推广实业,闻已购湖桑二千余株,以资应用云”。依据该报道分析,昌邑县乙种实业学校在城区建校时间应该在1915年4月以前,登报时已显“校舍狭隘”,“且试验场地亩甚少”,为解决此问题,“县知事与县视学议决,特将试验场附近之地六七亩一律购买”。综合分析推算,其建校时间在1913或1914年间,目前尚无资料核准。另据民国时期一资料记载:“乙种蚕业学校,民国元年成立于昌邑南七十华里的北孟镇,民国五年(1916年)转移至县城西关,毕业生三十二人。现为三年学制,有学生二十七人,教师四人”。此资料首次厘清了昌邑县乙种实业学校北孟与县城两校区之间的关联,该校于1915年完成学校扩建及试验田扩充后,翌年将北孟校区“转移至县城西关”,对研究该校的历史沿革,提供了重要依据。民国昌邑城区图中蚕业学校位置

乙种蚕业学校新建于县城,具体位置有“西关”、“下宫”等不同记载,这只是地名概念大小之区分,二者有区域涵盖关系。当时的县城,四面有城墙,西城墙及护城河大致与现在的天水路石渠相重合,西城门附近即为西关。所谓“下宫”,据昌邑古县志记载,其本名为“玉真宫”,民间习惯称“下宫”,具体位置在市府街东首北侧,原市政府院内。当时“下宫”属于西关村,其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还有一段“小插曲”。据县立师范讲习所所长张汉杰(1933年暑假调讲习所接孙淑之任所长)记载:“1933年,县府下令乙种蚕业学校停办,讲习所得以将校址迁往下宫乙种蚕业学校。更因下宫原为西关所有,办蚕业学校时,县府与西关协调,交政府办学使用,设一初小,西关学龄儿童可以免费上学,一切设施和教师配置,皆由蚕校负责,多年以来,已成立案。我在职时,西关庄长李玉堂总想收回,县府不准”。看来当时学校虽为“县立”,但县政府并非“财大气粗”,财政捉襟见肘,为建该学校,与“坐地户”西关村“变通”交易。实验场是乙种蚕业学校的重要部分,大致位于现天水路与富昌街路口的东北角,原土地属董家城后村,由县政府购买充作学校实验场“栽植桑株”,此地与“下宫”临近,便于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师生往返十分方便。地处北孟的乙种蚕业学校于“民国五年转移至县城西关”,记载非常简略,是整体转移还是部分转移,资料没有详述,至今仍有存疑。据朱树屏年谱记载,他于民国元年起住北孟池子村外祖父家,“民国六年(1917年),与其三舅同时考入4里外的北孟村县立乙种蚕业学校。外祖父每晚教他与三舅读《四书》。1920年,蚕业学校毕业”。此记载似乎与“民国五年(1916年)转移至县城西关”的资料记载有冲突,至目前,还没有更精确的资料佐证其中的原由,但我们可以推测:民国五年(1916年)北孟学校的大部分师生转移至县城,鉴于原校舍及桑田试验场尚存,为分担城区学校校舍不足压力,且方便昌邑南部学生入学,原北孟校区暂时保留,仍有周边少数学生就读。乙种蚕业学校师生名录乙种蚕业学校在城里扩建后,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主动参与当地经济社会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据《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卷四·昌邑县》(1920年版)记载:当时昌邑“县境桑树少,故养蚕者亦少。乙种蚕业学校提倡种桑种柞,以开风气。” 在学校的倡导下,县内许多村庄响应,开始“种桑种柞”。据《山东之农业·胶东道属·昌邑县》(1922年版)记载,其时,全县“桑园面积约有六百余亩,民间养蚕者约计千余户,皆以供自己制丝之用”。由以上资料分析,或许是学校“种桑种柞”的倡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昌邑种桑养蚕有所发展。另据资料记载,卢志英于“1919年到昌邑县乙种蚕业学校读书,受到五四运动启蒙。次年因生活困难去东北当兵,1921年考进绥宁镇守使署军官讲习所”。卢志英在该校只读了一年,正值五四运动,其思想受到很大的触动和影响,以致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昌邑县志》载:“1919年6月,‘青州学生救国联合会’的学生来昌邑宣传抵制日货,县城内蚕桑学校、高等小学校等学校师生停课集会,上街游行,撒传单,呼口号,查烧日货”。综上,其时的乙种蚕业学校,在县域内“存在感”满满,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民国九年(1920年)秋,根据山东省教育厅指令,学校更名为“昌邑县乙种蚕桑职业学校”,校长徐仁昌(字绍文),教职员9人。每年招收两个班,每班40人左右,学制两年。学校办学宗旨是:“振兴实业,培养专业人才,实施生产教育”。课程设置除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劳作等科外,设蚕体解剖、桑园管理、缫丝等专业课和实习课。1928年军阀混战,学校停办。历届毕业生共550人。民国十九年(1930年)秋,教育部发布命令:各类职业学校一律改为补习学校。自此,学校恢复,更名为“昌邑县职业补习学校”。据1934年版《山东省政俗视察记.昌邑县.教育.学校》载:有“职业补习学校一处”。学校分商业、蚕桑两科,每科40人,学制四年。基础知识课同原蚕桑职业学校。专业课设置,商业科设简易簿记、商事要项、商业道德、货币论、商法、珠算等;蚕桑科学习原蚕桑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校长于敬斋,教职员6人。民国廿二年(1933年)三月,因经费不足,教育厅指示停办。昌邑县立乙种蚕桑实业学校起步于清朝之“岁尾”,由清朝昌邑县令倡建,建成招生开学时,却已成民国元年。学校在风雨中走过22个春秋,经历了迁址、更名、停顿,直至关门停办。学校历时虽然短暂,却意义非凡。乙种蚕业学校是昌邑职业学校之始,其办学模式顺应了时代,试验田、标本、数据分析等一宗新鲜名词,在占据教坛两千多年的四书、五经、千字文等主流教学模式中横空出世,令学子们耳目一新,也为后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王振江  配图:李发宁
参考文献:1.《刘瀛海兴学史料》 刘佩玺2.《昌邑县志》(1987年版)3.《山东省政俗视察记.昌邑县.教育.学校》(1934年版)4.《朱树屏年谱》 徐言年5.《教育界》(1915年4月7日报纸)6,《昌邑民主革命史料钩沉》 宋甲其7.《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卷四·昌邑县》(1920年版)8.《山东之农业·胶东道属·昌邑县》(1922年版)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