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栋(左)捧着老家的大饽饽
12月16日,陕西昌邑村推车哥李宝栋随同陕西移民文化交流团回到昌邑,这次他不是推车回来的,也不是送粮来了,是回老家捎大饽饽来了。自去年西安市阎良区区长到访昌邑,阎良区山东移民文化建设掀开了新篇章,山东小镇已初具雏形。宝栋说,12年春节昌邑之窗到我们陕西昌邑村拜年时带的大饽饽,村中的老人们至今没有忘记,这次回来,不但要学习家乡的古村落保护经验,回去建设好山东小镇,还要把家乡的大饽饽带回去,让陕西村子的老人都能尝到故乡的味道。
昌邑大饽饽为什么这么香?昌邑大饽饽历史源远流长。
饽饽本为满蒙民族对面食的叫法,因为北方低温季节偏长,携带黏食类面食不会如南方那么容易坏掉,吃起来又不会如烙干面食那么难以咽下,于是北方游猎民族就习惯了吃黏食类面食,也就是满语的bo bo。
自南宋至清代,除明代外,山东一带长期属金元大清政权管控,山东汉人的饮食文化与游牧民族出现了融合,山东一带的传统面食也被冠以 bo bo 读音。昌邑当下仍在使用的好多土语,依旧还有满语的影子,比如如下词汇:
饽饽(bo bo):满族对面食称谓
啰啰(满语发音 le le):原意为谈论,今意为空谈
磨蹭(mò ceng):来源于满语moco,原意为“迟钝”,今意为“繁琐缓慢”
咋呼(zhà hu):来源于满语cahu,意为“泼妇”,现在意为不沉稳,大呼小叫
扎古(zha gu):满语为诊治的意思。
在古代,河流上少有桥梁,人们的姻亲和交往圈受河流流域限制明显。昌邑地处潍河(潍河古河道在昌邑城西)与胶莱河两河之间,饽饽的发面和蒸制工艺在昌邑地域的传承相对稳定。胶东的饽饽向多彩化、塑形化发展,经常在饽饽表面塑以人物花鸟点缀,青岛的饽饽要比昌邑的面团干,甚至向烙烤烘皮方向发展,捧出锅的饽饽带一股烤香味。再往南到日照莒县的山区,因为山路难走,种地距离较远,携带黏食类面食容易坏掉,面食逐步向煎饼等干性面食发展。
昌邑的大饽饽外形简洁朴素,没有繁琐点缀,但是老面酵菌的发酵方式,和炕头揉面发面的传统工艺,都完好的传承了下来。昌邑大饽饽里藏着的是潍胶沃土里收获的麦香,掰开一个大饽饽,麦香就藏在一层层面层里,每尝一口,都随着筋道的面质覆盖味蕾,香沁肠胃。
昌邑的面食里还延伸出莲花卷子和鱼磕(ka)子,莲花卷子是用多层面饼,靠刀法和筷技做出来的。因为可以一瓣瓣撕下来吃,入口的感觉也格外香,小孩们特别愿意吃。鱼磕子系列面食是用木制模具填满面团后磕出来的,鱼磕子的模具是木匠用木板抠出来的塑面模具,有各种神态的鱼类造型,但并全是鱼的造型,还有类似寿桃、莲子、元宝等吉利造型。之所以统称鱼磕子,也是昌邑滨海文化的体现。
昌邑的大饽饽商业化转型从清代就开始了。清代,昌邑柳疃丝绸产业开始兴盛,家家有织机,户户有染房,于是一些丝绸作坊家庭出现了岗位化经营模式,连女主人也被派上了作坊岗位,便有了购买饽饽打发饮食的需求。昌邑柳疃的孙氏饽饽店是昌邑最早出现的饽饽作坊,成了名闻乡里的“饽饽”世家。孙氏家族靠揉饽饽谋生,也揉出了昌邑饽饽的特色——千层饽饽。昌邑千层饽饽不但要靠揉功,还要老面引子和发面温度的配合,藏在饽饽里面的层层面皮,饱含着层层麦香。 1885年——1927年孙王氏饽饽店开张(孙化臣外祖母)。
1928年——1964年安同芝(孙化臣母亲)任第二代传承人。
1965年——1999年孙化臣任第三代传承人。
1999年至今李凤泉任第四代传承人。
第四代传承人李凤泉继承了传统面艺的制作技艺,曾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荣誉。与昌邑宾馆联手开发手工饽饽工厂化生产获得成功,使“乐春”面艺走出昌邑,香飘全国。
李凤泉说,他之所以坚持半辈子泡在面案子上,之所以研究传统大饽饽工厂化转型,就是想让昌邑大饽饽变成乡愁,让外地山东人品到家乡的味道,让昌邑的大饽饽成为全国名吃。
昌邑宾馆“乐春”牌老面大饽饽
乡味热线:7196708 1350536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