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钟声已敲响,伴着新年的来临,昌邑市交警大队设立的护学岗,已过了十一个年头。
交警小杨家住市区,八年前,当他还是一名小学生时,交警叔叔就牵着他的手过马路了,那时他对交警感到既亲切又敬佩,未料“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时间流转中角色互换,如今的小杨成了城区中队的一员,每天都要站在路口护送小学生了。城区中队除对第一中学、文山中学的重要路口进行交通秩序维护外,主要是负责市区小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每天,他们提前十分钟分赴六处护学岗,早午晚四次接送小学生们过马路。十一年风雨历程,年年不懈,队员们换了几茬,一直坚守。
得民心者赢民赞,去年,城区中队护学岗的队员们入选“感动昌邑”人物。
在育新街和北海路交叉路口常年有一个修鞋匠,他对“感动昌邑”人物的评选颇有微词:人家小王干得多好啊,没评上,不公平!修鞋匠说的小王是护送第二实验小学学生的王英鹏。原来,感动昌邑人物评选时将城区中队护学岗的队员全部囊括其中,只是由于舞台条件所限,选了十人作为代表上台领奖,修鞋匠在电视上没看到王英鹏,心里就不平衡了。要说王英鹏,他最了解,因为小王每次接送学生都会出现在他修鞋的路口,一举一动不必刻意就能尽收眼底。他说,除了下雨阴天,我从没见过小王迟到早退过。别以为下雨阴天小王会偷懒不上岗,那只不过是修鞋匠歇脚的日子。
不止王英鹏,护学岗的所有队员们都是这么做的。城区中队队长刘家奎的认真出了名,针对护学岗,不仅制定了严格的工作制度,并且逢会必讲:得民心的是好事,好事就要做到好处,敷衍了事只会让群众戳脊梁骨,不如不做。他是这样说的,大家也都不走样地落到了实处。
不论是炎夏的晌午或是寒冬的清晨,在学生们到来之前,队员们总是早早地就在那里候着了。三个小学生来,他们送,一个小学生来,他们一样送,从来不叫孩子们聚堆,使自己少跑一趟腿,让孩子们多等一分钟,直到送完最后一个为止。笔者曾问及“你怎么知道这个就是最后一个呢?”队员们笑了:时间长了心里有数,哪个年级哪个班出来了,哪个面孔还没见到,比如说那个小胖子,还有那个老是淌鼻涕的。我们有时候也叫叫他们的外号,可孩子们都不反感,很听话,还给我们讲班上的趣事。
你看,队员已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每回见面,顽皮的小学生都“嗨,嗨,叔叔好”地打招呼,队员们用手摸摸他们的小脑袋,低下头给他们系系鞋带,或者叮嘱他们怎么样注意交通安全。市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上。
每天两次的上学时间,孩子们是比较集中的,放学时由于老师拖堂、轮值日等原因,就相对拖拉,所以队员们下班时间往往要延迟,有时连回队吃饭的时间都错过了。今年秋天,南隅小学要召开运动会,为了做好开幕式的准备工作,学校的文艺队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去市体育场排练,回来时已过放学时间,但队员们每次都等到孩子们排练完毕,安全送过马路后再离岗,这样一直持续了近半个月。
前年冬天的一个傍晚,东隅小学的魏成成放学后没有发现来接自己的父母,就站在校门口等。可是,天都黑了,父母还是没有来,成成急了,要哭。正在护送学生的杨超立即上前,问明原因后,他安慰成成:不要着急,一会儿叔叔送你回家。杨超把最后一个孩子送过马路后,推出自己的电动自行车,载上成成,把他送回三里外的中台村。
十年护学,真情守望。有昌邑交警维护孩子们的交通安全,那些小学生家长们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