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游子归来

游子归来

 
(一)历史背景
 
一百多年前,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从昌邑远走关东,并把自己对故土的思念嘱托后人:“咱的老家
是山东莱州府昌邑三甲七社李家庄,老家的爷爷、太爷爷、以及奶奶名字姓氏分别是….”百年弹指间。如今
这个居住在黑龙江省双城市万龙乡双胜村闫家屯的李氏家族已经繁衍到第七代人,并成为一个近千人的大家族
,但是后人仍牢记其老祖奶奶的叮嘱,牢记着故土昌邑的先辈名字和后人各辈起名应该遵循的祖规。
 

(二)游子寻根
 
今年42岁的李扬,原名李树扬,是李家到东北后的第六代子孙,现在黑河电视台工作。继承了先人们的思乡
情结,每当有与外界沟通的机会时,他都忘不了打听“莱州府昌邑”这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一个偶然的机
会,李扬打开了“昌邑之窗”网站,在浏览了该站民俗栏目里的游戏及俚语后,他顿觉寻根的愿望即将实现。
童年时,李扬曾在东北老家闫家屯居住过一段日子,记忆中老家人的方言与儿时玩的游戏与该网站中介绍的一
模一样,于是,他认定了先祖是从山东省昌邑市迁移而来。
 
(三)艰难寻找

 
在网站上看到李扬寻亲的帖子后,许多昌邑市民为这份赤子之心而感动,并与各路媒体一起帮助他到有关乡镇寻找“李家庄”。然而,时事变迁,李扬提供的资料有限,大家没有找到其老家所在地。
 
(四)寻根梦圆
 
2004年2月9日,《潍坊晚报》刊发了记者《一母二子闯关东 百余年来成大族 游子寻根昌邑李家庄》的寻亲报道,许多读者纷纷提供线索,终于确定昌邑市饮马镇的久远埠村便是李扬的老家。
 
(五)美好心愿
 
寻根梦圆百年后。从那时起,李扬用电话和昌邑的亲人保持着联系。期间,他数番做出回老家探亲祭祖的决
定,却因诸多原因未能成行。时光荏苒,两年多的梦想和希望,在经历了近千个日夜的沉淀后终于实现。
   11月24日,李扬被单位派往山东省青岛市出差,并于当天下午抵达该市。走出机场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还未来
得及看一眼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按捺不住思乡之情的李扬立刻打车去往了昌邑。
 

       
游子归来  
(一)故乡,亲人,我回来了

  11月25日,阴冷的天气丝毫没有冲淡昌邑市饮马镇久远埠村的喜气景象。得知李扬于今天回来“探亲”的消息,村民们心情异常激动。一大早,大伙便忙碌着张罗起来,他们要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这个千里之外的亲人。

   在久远埠村窄小的进村路上,与李扬族系最近的三位叔叔早已等候在这里。他们的身后,正是本村的李家族人和请来的秧歌表演队在翘首盼望。  

   当李扬乘坐的黑色捷达出现在村头时,村民们的心
沸腾了。汽车缓缓沿进村小路前行,李扬的心更加不平静了,他一直在重复着一句话:“当年,我的老祖宗可能就是沿着这条道路离开家乡,逃荒东北的。今天,我又沿着这条道路找回来了。故乡,亲人,我回来了。”

   车子停下,一位老人为李扬打开了车门,当听说眼前这位名叫李百良的老人是本家的二叔时,李扬立刻给老人跪下磕头。顿时,李姓族人的眼里全都湿润了。

   此刻,村头鞭炮齐鸣,踩着喜庆的锣鼓鼓点,请来的秧歌队盛装上阵(如图),族人们簇拥着李扬向三叔李百忍家中走去。

  

 
(二)千里之外话乡情
  在李百忍这个布置得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小屋里,李扬正与同族的七位老人热烈交谈着,而他的目光,却不断地在李百兰、李百良、李百忍三位老人身上停留。因为,这三位老人和他的父亲长得太象了。

  相互介绍续上辈份(如图)后,李扬便恭敬地按照辈份称呼起眼前的老人们,“大爷您好、叔叔您好……”,一时间,浓厚的亲情氛围竟使人忘却了当日的严寒天气,屋内暖意融融。

  在谈起各自家乡近年的族系繁衍和村子里经济生活的状况时,众人不免又提起了带着两个儿子闯关东的女老祖。当年,就是这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和两个年幼的昌邑娃娃,在异乡谋生的同时,也把昌邑的土话、民间习俗和乡土游戏继承了下来。经过几代人努力,不仅使这个“昌邑村”保持了完美的昌邑文化,还繁衍成一个近千口人的大村子。而现在久远埠的李氏家族才700多口人,还不如东北的家口多。这让大伙儿唏嘘不已。

   李百忍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平日里就家中人流不断。现在,村中不断进出的李姓人几乎要挤破了他家门槛儿,这些人都是来看望李扬的。在一一和他们握手交流的同时,李扬也了解到,近年来,整个潍坊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给这些兄弟姐妹、侄子侄女等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他们中,有工人、农民、企业老板、国家干部……,不论是从事何种职业,大伙的小日子都过得红火又甜蜜。

   在祝福长辈们时,李扬还带回了父亲对亲人们的问候和致意。他说,父亲是个退休教师,已经74岁了,因为平时注重锻炼,老人家的身体很健康。现在,他和73岁的老母亲在哈尔滨市郊区快乐地生活着。本来这次是想带父亲一起回来的,但考虑到天气比较寒冷,怕老人家的身体承受不了,所以没有同行。如果明年有机会,一定要带他回村子,共同感受这份隔不断的亲情。

 

 
(三)两地情深一家亲
  下午,空中飘起了小雨。顶着冬日的寒意,李扬和同族的几个弟兄一块儿去上“喜坟”。在家族墓地里,李扬双膝跪在地上,眼含热泪捧起一把黄土:“一百多年了,我们李家的东北族人都知道,我们的根儿就在山东,我们的身上流着山东老李家的血脉,如今,我们终于能认祖归宗了。”

  李扬的眼睛一次次湿润。
此时,迷蒙的小雨落在李扬的头上,顺着发梢滑至脸颊,泪水和雨水,合成了一块儿。

   回来的路上,不断有同族的李姓亲人邀请李扬“认家”,并争相请他吃晚饭(如图)。“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少说也得住个月儿半载的”、“今儿哪也不去,就住我家”、“到我家吃饭”……乡亲们就是用这种最纯朴的语言和方式来挽留李扬,表达着对一个游子的深厚感情。

  因为日程太紧,李扬曾打算傍晚拜别乡亲后,即刻乘车去往青岛。然而,面对这几百双挽留的目光和炽热的亲情,他实在无法拒绝大伙儿的心情。当李扬说准备在村里住一晚上时,周围立刻发出一片欢呼声。

  天,完全黑了下来。还没吃完晚饭,便有热情的乡亲拉着李扬到家里“看看”。记不清去了多少亲人家中,却总有无数张同样的笑脸却在他的脑海里久久翻腾。细细点数着那记满笔记本的一串串电话号码,李扬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夜已深,带着一种幸福和感动,李扬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 他似乎回到了东北的闫家屯老家,正在那个烧得暖暖的大炕上甜甜入睡……


与家乡的族人合影留念

乡亲请来秧歌队庆贺游子回家
 
见到李扬后,李百忍的妻子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相关新闻

千里寻根 根在昌邑(昌邑电视台视频新闻)

专题:寻亲(昌邑电视台潍水两岸专题)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