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邑市市立医院工会办公室里,有一本保存了30年的档案,这里面完整地记录着河北唐山的21名地震伤员的资料。在当年的唐山大地震中,他们曾在市立医院得到过精心的救治,并和这里的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河北唐山与山东昌邑,两个遥远的城市,因为这份特殊的经历而有了关注的目光和无限的牵挂。
7月26日,在“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座谈会”上,记者与该院全体医护人员见到了当年参加救助伤者的7位老医生,听他们满含深情地讲述起当年那段历史和挚情……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强烈的大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顷刻之间,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化为一片瓦砾,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遭到惨重损失。整个唐山在倾刻间被地震的魔手抹成一片废虚,唐山的房屋建筑绝大多数倒塌倾毁。一百万人口的唐山,竟有八十万人压在房屋塌毁的废墟里!灾难发生后,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带着滚烫的情感全力而来,救治伤员、输送物资……
(一)突至的伤员
昌邑市市立医院在1976年叫城关公社卫生院,当年的8月4日,该院接到了县委的紧急通知,称在唐山地震中,受伤的21位阶级兄弟要来该院接受抢救治疗。这是一份特殊的战斗任务,在当时公社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对社直各个部门进行了思想发动,从各个方面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工作。
8月6日,21位伤病员从坊子飞机场被专车接到医院。据了解,这21位伤病员来自河北省丰南县大辛庄公社和辉坨公社,男的11人,女的10人,有6岁的孩子,也有60多岁的老人。其中,6人腰椎骨折双下肢瘫痪,9人四肢长骨骨折,4人骨盆骨折,1人头部裂伤,1人胸腰砸伤肠道出血,尺骨鹰咀部骨折。除两人能挪动步伐外,其余全部卧床不能动弹。
进行诊断后,3名重危伤员列入了必须马上救治的名单,医院迅速组织骨干力量,对他们展开了紧急抢救。
有一个60多岁的伤员苏天文,在地震中受伤后,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被砸伤,入院前由于长期不能翻动,发生大面积褥疮,大片软组织坏死,造成严重的感染,并且出现了败血症。病人昏迷不醒,病情非常危急。
在当时医疗条件极差,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们克服诸多困难,吃住在医院,夜以继日地守在苏天文的身边。经过几个昼夜的抢救,苏天文终于转危为安,醒了过来。后来,他开始能坐起来,双下肢也能轻度活动了,身体也一天天壮实起来。他含着眼泪说,这是昌邑的亲人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得到精心治疗后,21名伤病员的身体状况都有了不同程序的改善。仅仅一个多月,就有9名伤员能够下床走路了,4位截瘫并伴有大面积褥疮的伤员也有明显好转,长出了新鲜的肉芽。
(二)贴心的关怀
自从来到昌邑土地上,伤员们感受到了当地人民带来的温暖,所到之处,人们关注的目光和亲切的慰问常常感动得大伙儿泪水涟涟。
他们不会忘记,当接送他们的三辆汽车徐徐开进城关医院时,当时的公社党委副书记和常委亲自抬起担架,帮着搬运伤员。当医院提出伤员需要输血时,仅从社直部门就来了280名干部职工报名献血。听说床位不够,当即就有社委和一些单位送来了20张木床。而在医疗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医院已经筹备好药品和器械,并动手制作了牵引架、气垫、拐杖、大小便凳等设施。
群众们听说从震区来了伤员后,自发到医院进行慰问。在当年的档案里,记者找到了有关慰问品的记录:鸡蛋678个,花生38斤,梨62个,苹果125斤,桃30斤,香烟4条,烟叶5斤,毛巾23条,香皂21块,镜子10个,梳子10把,糖块1.5斤,手帕10条,袜子21双,小汗衫4件,人民币816.96元……就这样,昌邑人民以最纯朴的方式表达着这样的心情,他们以最无私的感情帮助着灾区的兄弟姐妹。
世间 董家城后大队妇代主任董兰香,抛开家务,主动承担了护理孩子裴建华的任务。孩子饿了,她就一口口地喂,孩子哭了,她就抱在怀里,孩子大小便,她耐心照料……她和孩子结下了深厚的“母子”之情。
东店大队探亲休假的军人王志远,听说城关医院有受伤的唐山兄弟,便放弃休息时间主动来医院做了义务护理员,帮助伤员打针、服药、饮水、端屎、端尿,就这样,王志远在伤员身边度过了15天的假期。
(三)永远的牵挂
在昌邑接受治疗的那段日子,伤员们与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年,医护人员日夜照料着这些伤员们,他们同在一个地方吃住,一起抗争病魔,一起憧憬未来。正是医护人员们的开导和安慰,这些已经伤残或是痛失家人的伤员们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有了重建家园的决心。
有一个叫孟德芳的女孩儿,腰椎骨折截瘫,成为最后一批转回唐山治疗的伤员。因为伤势太重,注定了这个女孩子儿就要一辈子与床作伴,当时,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对这个年轻的女孩儿特别关注。为了给她减少悲观情绪,大家除了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外,还从感情上、心理上给予关怀和帮助,给孟德芳带来了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回忆起30年前的往事,已过花甲之年的孙兰香阿姨无法平息内心的激动,虽然已经从医院退休多年,但当年的情景却一直历历在目。在她的心里,总有一个小男孩的影子的萦绕在心头。那次地震,孩子的腿骨折了,虽然他的伤情没有什么问题,但不知道回唐山后,这个失去了妈妈的孩子该如何开始新的生活。这些年来,孩子的成长成了孙阿姨的挂心事儿。
同样参加了地震救治的姜维亮,今年已经70岁了,他是在地震过后的春节前负责送最后一批伤员回的唐山。由于这些伤员的伤情都很重,上下车都得需要人背,他就跟随护送伤员了。来到唐山后,令他吃惊的是,地震后的几个月里,唐山仍是满目疮痍,新盖起的一间间简易房,和路边一堆堆山一样的废墟,构成了他对这个城市的永恒记忆。
在送下这批伤员返乡的当天,姜维亮竟是那样地依依不舍,在与灾难中的幸存者共同战斗几个月后,他已经无法割舍这段真情。悲凄的震后城市给姜维亮的心带来巨大的震撼,他无法想象,在这片城市的废墟上,他曾经救治过的伤员们和这座城市该如何再次艰难地重获新生。
(四)难舍的情结
无私的人道援助感动着被救治过的伤员,当年,就是那些医护人员给他们生存的力量和勇气的。后来,因为当时的情况太乱,彼此失去了联系,但那份份深深的感情却像一条丝线,把山东昌邑和河北唐山两个相隔千里的城市连在一起。
30年过去了,当年的城关医院也早已变成了如今的市立医院。然而,几经变迁,始终没变的却是那21份保存完整的地震伤员的档案。
“我们始终保持着这21份档案,也始终惦记着这21个兄弟姐妹。”48岁的王冠杰于1984年来到市立医院,一直做行政工作,现在是该院的工会主席、副院长,这21份档案也是在他的精心保管下,完整地保存下来。
由于来院时间短,王冠杰没有参加过地震伤员的救助,但他通过医院的老人了解到了当时的情况,并和那些当年参加救治的医生一样,一直有着无限的牵挂。
王冠杰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后的几年里,每年的7月28日,医院办公室总会收到一个来自唐山的电话:“我很想知道我的救命恩人在哪里,不知道他们现在生活得怎样。”打来电话的人说他是在地震中受伤后被送到该院治疗的,是这里的医护人员给了他新的生命,他很想念他们。
30年过去了,当年参加救治的医生们也在时刻惦念着那21个伤者。最近,市立医院院长孙晓峰费尽周折,寻找到了当年参加救治伤者的7位老医生,并把打电话的唐山人的牵挂告诉了他们。听说当年救助的伤者仍在惦记着他们,老医生们百感交集。拿出当年的合影,孙兰香阿姨满含热泪:“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见到他们,圆我30年来的梦!”
孙晓峰告诉记者,虽然刚来医院不到一个月,但当年医院里那种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奉献的浓厚氛围深深地感染了他。
眼下,孙晓峰希望尽快同唐山方面取得联系,如果能寻访到那些在医院救治过的伤者,他一定带着老医生们一起奔赴唐山,帮助他们完成这个魂牵梦萦30年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