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著名作家峻青几经辗转,回到了阔别近四十年的“故乡”——昌邑,当足迹踏上潍河大桥上时,峻青先生面对着滔滔的潍河水,禁不住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闻声而来的乡亲们与峻青一起,寻找昔日的记忆
解放战争时期,峻青曾在昌邑大地上战斗过、生活过,正在那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峻青先生与昌邑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昌邑人民多次救他于危难之中。1946年夏秋,国民党反动派进攻山东解放区,那时,峻青担任敌后武功队小队长。一天,他正在潍河边上的李家埠村开展工作时,被敌人包围。当时,一位名叫李元兴的老百姓把他掩藏起来,虽然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但李元兴始终没有说出武功队员的藏身之处,峻青从而幸免于难。
峻青先生当年曾经住过的地方
峻青的代表作品《黎明的河边》就是根据这个经历创作的。1953年,已成为全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的峻青再度回到昌邑,先后住在潍河岸边的几个村子里体验生活。面对着这块熟悉的土地,滔滔的潍河水牵引了他的情结,昌邑人民的救命之恩清晰地回放在眼前。就这样,在潍河东岸的夏店镇广刘村西的一处果园里,峻青先生追随着当年的战斗足迹,挥笔写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说《黎明的河边》,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多年来,峻青仍旧难忘昌邑人民的救命之恩,一直把昌邑视为给予了自己生命的第二故乡,但由于身体及多方面的原因,回昌邑故乡的夙愿迟迟未能实现。
与老友叙旧,百感交集,共话沧桑
5月4日,峻青先生结束了在潍坊的活动后,专程来到昌邑,来到了潍河岸边的董家隅村、广刘村,看望曾经共同生活过的乡村和父老乡亲,峻青所到之处,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面对着家乡发生的变化,峻青先生欣喜地说,一别四十年,故乡的变化是巨大的,当年的小村子如今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村庄,一切在变,但不变的是家乡人民的热情、潍水儿女那曾拥过的真情。这里还是我的故乡,这里是我永远魂牵梦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