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庄大窑村张永贵师傅的制陶作坊
我喜欢土陶,就像我喜欢光阴与茶,是骨子里的喜欢。土陶是大地的语言,有着独特的淳朴格调。恰恰是这种让我心安的淳朴,与我的喜欢悠然相合。
得知昌邑市卜庄镇大窑村还有着传统手工制作的土陶技艺,我就像收到了一封堆叠着花影的邀请函。
在麦香弥漫的六月,我跟随摄影的朋友亲眼目睹了土陶的风采,见到了与土陶一样质朴的大窑“匠人”张永贵师傅。张师傅作为土陶技艺的传承者,依然使用着纯手工的制作工艺。用一颗匠心,守护着古老的工艺,守护着大地的一个纯美的梦想。张师傅不善言谈,但他很认真地为我们做了一遍土陶的制作过程,让我们感受这有着6000年历史的古老工艺的魅力。
张师傅和爱人一起用和泥机和泥,两个人一边劳作一边和我们介绍,做陶用的土必须是湾底的黏土,手工制陶的用土很挑剔,需要细腻和黏性大的,机械制陶的用土可以粗糙些。张师傅有点忧伤地说,近几年天旱,湾里没有水,可以使用的黏土越来越少。夫妻二人边说话边和泥,配合得十分默契,常年与土陶打交道,让这两个人身上有了返璞归真的自然之气和从容的质朴。
张师傅用制盆机给我们表演了制盆工艺,又为我们表演了手工制作陶坯,它的专业术语叫—登轮。
作坊里有点闷热,汗水湿透了张师傅的衣服,他依然全身贯注地制作着,仿佛全世界都不在了,只剩下他和他的陶作品。专注的神情很动人,表现着一个匠人对艺术的一丝不苟和尊重。看着一团泥巴旋转着变成一个光滑润泽的陶坯,如同看着一粒种子生根发芽,伸枝展叶,开花结果,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生命过程。张师傅用一双神奇的手让一块泥巴在几分钟的时间里生出灵性,有了形,有了生命,有了灵魂,有了抱素见朴的情怀。
制作烟筒比较麻烦,烟筒不能一次成型,需要接三次才能达到高度,最后再整形、刻花、上嘴子。一次的圆筒做好,拿到外面转货(晾晒),干燥定型后再拿回作坊继续下一道堆加衔接。张师傅一只手拿着一块麻丝布伸到烟筒里,一只手拿着一个有弧形的木头板子在外面敲,将两个圆筒融合到一起。
普通的烟筒需要接三次才能达到烟筒的高度,如果是大烟筒,接的次数还要多。接好后,张师傅为烟筒造型,在烟筒上部做出越往上越细的弧形,在最上边做上精美的嘴子,如同女子衣服上的包边,圆润饱满。
烟筒成型后,张师傅在烟筒上雕刻几个镂空刻花,刻花是花瓣的形状,让烟筒有了一种精致感。张师傅说,这样做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了保持风的对流,防止烟筒倒烟。
制作好的陶坯要一件一件拿到阳光下转货(晾晒),为了晾晒均匀,阴天的话,每隔一小时转动一次陶坯;阳光充足的时候,十几分钟就要转换一下陶坯的方向。
转货
烟筒的转货比小型陶坯要麻烦,体积大,加大了劳动量。转货也是制陶的一道重要工序,张师傅说,有百分之十的陶坯在转货这个环节出现裂缝而淘汰掉,淘汰掉的陶坯只能毁坏或是粉碎成泥土,成为再一次制作的原料。匠心是包含着用之不尽的耐心的,张师傅耐心而小心翼翼地搬动每一件陶坯,如同对待刚刚降生的婴儿。
陶坯干透后,后面的工序是装窑。张师傅的土窑在自家的院门外,土窑的窑身在地下,地上的部分不到二分之一。土窑用红砖垒就,北面是通向地下窑身的窑门,东边沿着地面有个小窗形状的开口,用作装窑,南边有个坡度,连着窑顶,用作上窑顶封窑、饮窑,烟筒在窑的南边,不是很高,也就是三米的样子。
装窑的陶坯
开始装窑
装进窑内准备烧制的陶坯
整个窑的外形就像一只扣着的木瓢。看装窑是在几天以后了,我们去的时候张师傅和爱人已经装了一些陶坯进窑里。张师傅下到窑里,站在窑东面的开口里面,将爱人递进来的烟筒接了,顺着窑边摆好。烟筒放完后,再将陶盆一个一个递进去,摆在烟筒上面。陶盆放完后,再将陶罐递进去,摆在陶盆上面,最后是水杯一样大小的小陶坯,放在空隙的地方。这是一个缓慢而劳累的过程,做完这些用了整整三个小时。其间,我们提出要帮着干,张师傅和爱人怎么也不让,我们也怕自己失误毁坏了陶器,惹张师傅忌讳,只好静静地做了旁观客。炎热的季节窑里的闷热可想而知,张师傅出来的时候自己也变成一个陶人,汗水和窑土粘贴在身上,给他穿上了一件陶质的外衣。
封窑
劳动着的张师傅是沉默的,他按部就班地做着事,一脸运筹帷幄的从容。爱人是他的好助理,在他爬出窑的时候,爱人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瓦刀并用陶盆和好了泥,放到窑东面的开口处。张师傅径直走过去,干自己该干的活,两个人的默契很让我感动,这种和谐也是一种幸福吧。张师傅把砖抹上泥摞到那个开口,动作娴熟而干练。他说,每一个制陶的匠人都是好的泥瓦匠。
封上东边的开口,张师傅拿了木柴下到窑门点火烧窑。张师傅说,烧窑的第一步是燎窑,燎窑是让窑里的水分蒸发一下,用小火,慢火。第二步是撵窑。第三步是熬窑。第四部是填窑。这几步就是慢慢加大火力,烧窑的过程。
第五步是闭窑,闭窑是烧窑的过程已经结束,不再往窑里添加碳,用砖将窑的北门封死,窑顶开口也封死,闭窑是窑内器皿焖制的过程。
张师傅说,将窑门都封死,二十四小时后用水饮窑,可以使陶器着色。张师傅还说,闭窑饮窑烧出来的陶器是青色;如果不闭窑,不饮窑,烧出来的陶器是红色。饮窑也是技术活,如果饮窑不均匀,烧出的陶器着色就不均匀。饮窑结束后,需要打窑,将封起来的窑门窑窗窑顶全部打开进行晾窑。等陶器散尽了热量,就可以出窑了。
出窑
出窑和装窑是一个模式,只是倒了一下顺序。还是张师傅进到窑里,将浴火重生的陶器一件一件递出来,爱人一件一件接了,顺着墙边摆开。整个制陶的过程就结束了。
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把淡然平和的朴拙之美奉为美的最高境界。而这种朴拙之美,从容之美,温和而又明亮的精神之美,是土陶的美,更是坚守着土陶手艺的匠人的美。
(图:孙鲁波 文:郭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