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基本情况 昌邑的文物古迹

昌邑的文物古迹

石埠西村商周遗址


在市区南15公里,位于昌邑市石埠镇西村50米牛头埠南坡。1981年被鉴定为商周遗址。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北宽南宅呈梯形,比周围高出3——5米。文化层深1.5米,暴露有许多灰坑和陶片。陶片中,灰陶最多,红陶次之 ,多素面,亦有绳纹和麻点纹装饰的。有似碗罐、盆等形的器具。遗址保存完好,内涵丰富,大量的陶片和兽骨,商周时代的绳纹器物残片多有出土。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密乡故城遗址

位于昌邑市围子镇古城村。据《中国地名大辞典》记载:密乡为“春秋莒密邑,汉置密乡县,为侯国……故城在今昌邑东南十五里。”《春秋左传》载:“鲁隐公二年(前721年)十月,纪子帛莒子盟于密。”纪国与莒国在此缔结盟约。乾隆七年《昌邑县志》记载:“汉为密乡县,属北海郡,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改国,属城阳郡。东汉永元九年(97年)重设密乡县,西晋时又废,复于淳于县。”故城遗址,东西、南北各500米。遗址出土文物有:卷云纹瓦当、刀币、铜戈、铜镞等。

都昌故城遗址

都昌故城遗址,位于今昌邑市实验中学(老一中)、昌邑师范(高考补习学校)、市人民医院、(老)市检察院驻地,北城墙在现(老)检察院北侧,南城墙在市人民医院南端,东与西关相邻,西与刘家辛戈毗连,东西300余米,南北400余米。昌邑一中基建时出土许多汉代陶器,昌邑师范南侧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馆基建,挖出汉代陶片及卷云纹瓦当若干。 

都昌故城,又名邶殿,春秋时为齐邑。《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封晏子都昌,辞不受。”汉朝时为侯国。乾隆《昌邑县志》载:“汉高帝六年(前221),置都昌国,封功臣朱轸为都昌侯。”康熙《昌邑县志》载:“唐废入北海县属青州北海郡。”该城即废。

固王冢墓群

位于都昌街道双台社区幸福村西。据旧《昌邑县志》载:“固王冢在县西三十五里,故老相传,今不可考。”原有墓葬九座,群众称为“九顶莲心冢”,并各有其名:斗冢子、升冢子、簸箕冢子、盖垫冢子、半边冢、东高庙、西高庙、焦冢子、仙姑冢,哪座是固王冢尚难断定。“文革”中有4座被挖,五座尚存。在被挖的升冢子与仙姑冢中出土了一批陶器与铜器。陶器主要有盉、耳环、鸡形器、鸟形器等,全为泥制灰陶,造形生动;铜器有印章、洗、带勾、勺、弩机等,非常精致。其中铜印为方形,长、宽、高均为2.3厘米,上有4个篆字“刘小子印”顶有桥式钮。据出土文物鉴定,为东汉墓葬。

高阳侯墓

在市区东南46公里,原塔尔埠镇高阳村西侧,处堡陔堡之上。《莱州府志》记载:“高密西北三十里,汉置县,成帝封淮阳王孙并为高阳侯。”墓地封土直径20米,高1.5米。现已基本铲平,南侧断崖仍可辨出墓道痕迹。1981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昌邑姜氏祠堂

姜氏祠堂座落于昌邑城里南隅十字街南巷一号,解放路中段路西。现有正厅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大门一间及东西耳房各两间。西院北屋五间,南屋五间连大门一间。占地面积约九百平方米。祠堂建筑全部为砖木结构,青瓦覆顶,脊饰吻兽。正厅前出廊檐,明柱六支,每柱头梁端篆刻自东向西分别为“福、营、邱、分、派、寿”六字。大门十柱落地,门枕为精雕石鼓。一九八六年确立为昌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九年政府拨款,将其修缮一新,署文物管理所。一九九七年博物馆成立后归属其管辖至今。二零零七年成为省重点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请成为国家重点。 

据史书记载,“姜氏受姓于姜水,著于营丘,大于齐之桓景,而后繁衍于滨海诸郡”。昌邑一派则于宋末靖康年间(1127-1128)由宁海(今牟平)彤岭迁来,始祖为喜公,传六世后无考。一世祖为文庆公,于元代自黄县迁来。经六百余年繁衍,现已成为昌邑望族。姜氏名人辈出,远者史书有载,此不再赘,近者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五世祖瑄公、嘉靖年间(1522-1566)八世祖民望公均为御医。六世祖镗公官为南直隶凤阳府通判。自清康熙始,我族更显赫一朝,十一世士祯公,后入旗籍改李姓,官至江西、广东巡抚,为清初肱股大臣、封疆大吏。其子煦公任苏州织造三十二年,长期兼视两淮盐漕御史,后进阶户部右侍郎、大理寺卿。其侄焯公累升徐州知州,另一侄煌公在刑部为官,曾出资兴筑潍河堤防,至今受益。 

尊宗敬祖,必建祠堂,此前昌邑姜氏各村各自修祠,规模卑小,不便祭奠。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昌邑姜姓阖族议定,在城里购地一段,建先祠一处。由衷四、云衢二公率先捐资,共集钱五百二十缗。先建正厅五间,东西厢各三间,并于厅西新营北屋五间,南偏九间,大门一间及四周墙垣。道光八年,可法公又出私田数亩,用每年所收田租之息作为祠堂修葺管理及祭祀之费。民国八年至十一年(1919-1921),续涛公率县内二十六村并族人六十三人,共集资一万余千钱(每千钱当银元一元),对祠堂进行重修。姜泊庄其璐公一人捐资五千元,占全部捐资的一半,至今为人称颂。新中国成立后,将祠堂收归国有,不再祭祀。

石埠埠头战国墓

位于现石埠经济开发区埠头村北100米的土埠顶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径约22米。墓室为土穴,内有积石,穴长宽各约3米。1977年,从封土底部挖出器物若干,其中有铜敦一件,玉璧残部一件,水晶扳指一件,水晶环两个,玛瑙环、玉环各一件,铜带勾一件,骨器两件。这是战国时卿大夫的墓葬。

千戈庄龙山文化遗址

在今市区南部北孟镇,千戈庄西南50米处。东西100米,面积2万平方米。其处东北部略高,与千戈庄相连,西南部略低。大部分为夹沙黑陶,素面。发现瓦足一支,夹沙红陶,铲形足等,内涵不太丰富,暴露较少,曾出土素面夹沙黑陶器残片,经鉴定属龙山文化,大约4千多年前就有人类聚居。

昌邑市博物馆

昌邑市博物馆坐落于城东路东侧,文山西麓,占地40.71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投资近千万元。建筑风格采用了仿古殿堂式结构,于1997年正式落成并向社会开放。 该馆馆藏丰富,碑帖、书画收藏独具特色。大批藏品中,经鉴定具有重要价值的有千余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文物近百件。商代末期的邓共、明代孙昂墓出土的随葬石俑、黄元御《伤寒悬解》手稿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该馆现已开辟十个专题展厅:即历史厅,文物厅,书画厅,碑贴厅,民俗厅,丝绸厅,华侨厅,经济发展厅,科技厅,预备厅。

 

最近更新:2012/10/19 22:18:17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