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吉林“小昌邑”与东和书院

吉林“小昌邑”与东和书院

家住吉林市船营区的谭雨明老先生,今年已是70余岁高龄了。2012年夏,谭先生编纂了一卷长达18米的谭氏族谱。这卷族谱记录了谭氏家族自明初于山东莱州府昌邑县发迹以来,从明初洪武年间至今的600多年间,先后产生的名士名相及奇伟英才,涉及谭氏宗亲3000余人。

据谭雨明先生讲,清乾隆年间,山东莱州府昌邑县徐、孙、李三姓人家为躲避荒年,携儿带女、手提肩挑逃荒至吉林城东2.5公里一块袅无人烟的沿江荒原(今昌邑胡同)安家。昌邑县族人听闻后,相继投奔此处,聚族而居,逐渐形成了吉林城东郊最大的屯落。他们思乡念土,故将此地以家乡之名命之,始称昌邑屯。”谭老爷子说,随着历史的变迁,昌邑屯越来越大,发展至民国25年(1936年),也就变成了昌邑区。

据谭先生讲,他的老家舒兰市白旗镇一带素有“小昌邑”之称,其名来源与吉林市昌邑区的得名同根同祖。“当时闯关东的昌邑人,有好几支,涉及吉林省的,一支在‘昌邑屯’,一支在‘小昌邑’。谭雨明先生家族就是‘小昌邑’的那一支。”

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谭家岗屯,昌邑谭氏后裔在东北的村子,曾经有一所闻名乡里的“东和书院”。 这所书院由谭家岗谭氏家族出资独立兴办,自晚清以来,培养了不少英才名士,地方名儒并诸贤达由此成就者居东土之冠。

 清末民初,舒兰首任知县廖楚璜曾说:“谭氏一族办学的贡献之大,远非施粥舍药、赈饥恤贫、修桥补路等一般善举所可比拟。”

 民国间,中央众议院议员李膺恩(舒兰县白旗人)曾赞誉东和书院是晚清至民国间“江东私家学馆之翘楚。”

 民国中央立法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校长,吉林省教育厅厅长,国民党政治大学校长,李纶三(舒兰县白旗人)亦称东和书院:“堪为江东仕子的摇篮。”

 民国年间,舒兰县工商学警团为褒奖谭氏矢志办学之举,曾赠有一匾:《德妣颜芳》。东和书院能获得如此崇高评价,是由于其办学宗旨、规模和教育建树所决定的。

先祖遗风

谭家岗谭氏家族源于山东昌邑。早在明朝,既已成为山东莱州府昌邑县的四大望族之一。昌邑谭氏历代先祖兴教嗜学,这便为谭氏家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初一世祖谭义,即少有操行,至长以孝闻于乡里。永乐十五年举人、历官江苏栗水县知县,南京刑部主事,以子溥贵封赠户部侍郎。

 一世族祖谭燮与义公为明永乐同榜举人,举进士,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知县,仕至国子监祭酒。

 二世祖谭溥,明宣德八年举人,九年癸丑进士,明宣宗赐宴文华殿,亲典为南京刑部主事。办事公允,“自大司寇而下,率礼重之。”未几升刑部郎中,擢辽东苑马寺少卿、再历广东、江西右参政,陕西左布政使。期间,丁父忧,夺情起复。仕至南京户部侍郎。所历‘简而有恩、明而能断。’溥公读书嗜学,无所不览。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政治、哲学观点,多所阐发。对后世子孙发生了很大影响。

 二世族祖谭厚,明天顺八年岁贡。博学而有志行。历河南登封县丞。从政有声。《河南郡志》有传。

至十二世祖可传、可信二公,历史的时空以跨越了二百七十余年。有明一代,谭氏一族,书香传世,先后走出了“三进”、“九举”、“十八贡生”。

 昌邑谭氏自明代永乐年间起,就曾创办过谭氏一族的私家学馆。明、清两朝至民国,办学成为谭氏历史文化熠熠生辉的亮点。由此,在明朝的二百七十余年中,昌邑谭氏几代人,薪火相传,曾上演了一幕幕叠宕起伏的辉煌。

 清朝乾隆年间,昌邑谭氏十四世祖忠臣、殿臣二公,创关东来到十世祖显才公曾经驻足的江弯大地。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昌邑谭氏先后又有七大支派陆续迁来。谭家岗谭氏,螽斯麟趾,至清末已发展到三千六百余人。从此盖世家之大族,系一方之风教,为乡里之楷模,诗礼传家,代有达者。

 数百年来,吉林江弯这块富饶的黑土地,养育了代代谭氏子孙,最初为了谋生而驻足的谭家岗的谭氏历代祖先,从此走上了那个时代的小康之路。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于是教子读书,成了各支各派先人的不懈追求。

 清代晚期,社会动乱,官学衰微,但谭家岗谭氏已是族大枝繁,子孙众多。谭氏家族中一些笃学之士,便倡导建立自家学馆,于是谭家岗东和书院,在困境里开始萌发,为落日余辉摸上了一道略见生机的亮色。

矢志办学

 清朝咸丰初年,由谭文举、谭文良、谭文升倡导,辟建东和书院的决议得到了谭家岗谭氏全族的赞许。东和书院,初名为学堂、学馆,设在东和堂头道院内,以花墙相隔,自成院落。初有堂馆三间,门楣正中曾有一匾,名《东和书院》。两侧抱门柱上,当年曾有一联,

上联为:学海本无崖,诗书礼易春秋史;

下联为:书山自有路,文经武纬为匡时。

入馆正厅中,供奉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两旁分别为颜、曾、思、孟,前有拜台。每年开学之日,或新生入学,或孔子诞辰之日,都要祭拜孔子。

咸丰二年,书院建成,先后聘请山东昌邑、潍县、吉林榆树等地博学有识之士,肄业其中。谭氏三宗,依然节省衣食,积累资金,以奖励师生之勤勉者。同时,又搜购经史子集各种书籍六十余种,以供师生学习。

东和书院的生徒,建馆之初,全为谭氏本族子弟。由于谭家岗屯周围各村,亦多为来自山东昌邑、潍县之乡邻,因此,不久即对外开放,异姓子弟均可入学读书。学生居地多来自舒兰、九台、榆树、德惠、拉林等县域。这在当时,也是得力于谭氏家族无门口之见。正由于此,生徒数额不断增加,由最初的几人、十几人,盛时多这达每年四十余人。

东和书院在培养目标上,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通行的蒙养教本,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以及《教儿经》、《童蒙须知》等。民国间又增加了《国文》、《算术》、《珠算》等。

对于书院的经费开支,早在建馆之初,设备的购置,全部由谭氏各支捐助。不久族中即设立学田地,以为长久之计。其开支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即山长、生徒、薪水、膏火(灯油)费用;教材费;书院藏书等会课之资。

东和书院僻处东土一乡,为谭氏独办。从创办到闭馆,经历了两个朝代,时间长达九十余年。先后经历了六任塾师,皆为有识之士。

谭春和,字惠卿,号韶堂。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人,谭家岗谭氏十八世族祖。清道光十一年生,咸丰元年恩贡。生未仕,事亲至孝,崇尚礼义。曾为县令陈策救荒,言行为后学楷模。先后在山东青岛、烟台、潍县等地掌教,著有《三修谭府万世谱书》行世。卒于中华民国元年。子,玉湘,国子司业。孙,居正、守正迁居哈尔滨。

王希洛,字仲观。山东莱州府昌邑县河崖村人,清末禀贡生。性廉洁,善书法,小楷尤佳。一生从事教育,青年时,即来东北。先在榆树县教私塾。光绪十五年,年谨二十五岁,即充任东和书院山长。光绪末,回昌邑教书,先后执教于昌邑柳疃、育秀等学校。

孙玉芳,字兰卿。昌邑潮海人。同治庚午顺天举人。品行端方,学问渊博。幼年读书时,邑人吴颖恩、徐河清即以国士目之。后来主讲昌邑凤鸣书院,门下名士,且有多人取中科名。又主讲吉林伯都纳厅种榆书院,循循善诱。出自其门下者,多登科甲显士,吉林文风至此始盛。他的弟子曾为他建碑,上书“共仰山斗”。

于蔚霖,清同治间邑贡生。学问宏博,文风沉雅,性情倜傥不羁,官至候补知县,曾积极为乡里办学。晚清时期,于氏家族“七子登科”、“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一举成为吉林望族。于蔚霖充任山长,掌教于书院后,治学严谨,文章与道德堪为师表。生徒多所成就。东和书院学风从此为之一振。于氏在东和书院讲学,这段因缘也给东和书院增添一段佳话。

孙茂轩,举秀才,先世为山东莱州府昌邑县瓦城村人。孙氏先祖与谭氏先祖同为昌邑姻亲世交。迁入舒邑后,又为“小昌邑”之乡邻。故茂轩公乐从其道。其裔孙孙朋武,民国间曾为谭承宪所创县立中学的国语教师。

谭维新,字铭三,舒兰县谭家岗人,生于清光绪六年。祖父文良,清咸丰间秀才,乡贤嗜儒,为谭家岗东和书院创始人之一。父,希福,开明绅士。维新自幼聪敏、谨厚纯约。六岁始识字,八岁即能吟咏,少从师于伯都纳厅秀才伍子昭,就读于种榆书院。勤奋笃学,年轻时即以辞赋见长。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尤好《仪礼》、《左氏传》、《史记》,所学无所不通。二十岁时考取秀才,学问品德具佳。以长于儒学见重于时,青年时,即以文章冠于江东。曾有“西成东谭”之誉。谭维新与谭维翰、刘揆一、吴献之齐名,并称为“小昌邑”四才子。

清光绪二十八年,经伍子昭举荐,在榆树太平川于荫霖府坐馆授徒。太平川于氏,为晚清科甲世家,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七十二年时间,名扬关东,誉遍吉林。

光荫荏苒,岁月如梭。东和书院,这座历尽沧桑的私家学馆,已是荡然无存。如今,仅残存的一间教室,也已破败凋疏,面目全非。昔日圣祖玄烨皇帝东巡时,称之为“凤翥云翔”之地和东和堂一起,毁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渺无天踪,此成东土一乡斯文之大辱。

东和书院这个曾代表着近代教育的辉煌与骄傲的名字,就这样逐渐湮没在滚滚的历史烟尘之中。但书院经历百年而蕴积的教育思想精华,依旧栩栩如生。并没有随之终结而影响至今。从晚清至当代,谭家岗谭氏子孙从事教育工作者,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就达九十余人。

东和书院的使命,与清庭、民国衰亡相伴。而祖先留给谭氏后裔的雄浑、质朴、勤劳的古风,熏陶着谭氏代代子孙。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