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退休教师刘光道著《王豫民事略》出版。昌邑市政协原党组书记、副主席王蔚成题写书名,原昌邑县科委主任王春让写序。
王豫民像
王豫民,原石埠镇晴埠村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豫民辞去蒙阴县督学职务,回到家乡组建抗日武装,后被中国国民军收编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鲁冀边区第四梯队”。
恒安石就任驻华大使后,来昌邑故地重游并探望抗日老战友郝毓秀。
1940年5月,“四梯队”被改编为“鲁苏战区游击第四纵队”,继续抗战卫国。他实施“抗战育才,兼筹并进”之策,积极抗日,屡立战功。在任“四纵队”司令期间,他率部成功营救后来的美国第二任驻华大使恒安石以及英国海军退役上尉狄兰。获救后的恒安石与狄兰曾就地参加联合抗日,并在王豫民创办的四维中学教授英语,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其间,恒安石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与好感,后来就任驻华大使,为积极促进中美友好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美国国会图书馆从恒安石父亲手中收藏的光绪年间昌邑古城地图
就在两个月前,国外友人提供给昌邑之窗一张光绪年间昌邑古城手绘地图高清照片,该古城图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系该图书馆1930年从恒慕义(Hummel, Arthur William, 1884-1975)手中取得并典藏,恒慕义即恒安石父亲。由此推断该地图很可能是恒安石在昌邑王豫民部队参加抗日期间所收集,并保留下来。
鲁苏战区游击第四纵队在平度孙正村的总部旧址
平度孙正村四总队戏台旧址
王豫民重教兴学,造福桑梓,有口皆碑;在艰难中创办的四维中学,更是声名远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1947年2月,辞职军政;1948年秋抵达台湾后,以机织为业;中又试图恢复四维中学,终因诸多原因而未果。
王豫民与该书作者刘光道为同村邻里,刘光道的父亲还与王豫民同庚。从刘光道记事起,便经常提及王豫民的传闻轶事。因此,他一直注重对有关王豫民与“四纵队”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特别是1983年参编《石埠镇志》时,他对王豫民的有关史料广为搜罗,采访知情者数百人,奋笔疾书,撰写了《王豫民简介》,刊载于《石埠镇志》。随后,他进一步与王豫民在台亲属反复书信求证、核实,加以补充完善,在《昌邑历史人物》《文化青山》等书中选载。近几年,他又根据积累的资料,再度扩展,终于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王豫民事略》书稿。为求资料详实,不留遗憾,他不顾年老体衰,亲自走访王豫民的亲属和当年的部下,原四维中学学生以及“四纵队”老战士等,历经二十多年的不懈吧、努力,终于完成了30多万字的《王豫民事略》。书中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基本还原了王豫民真实的一生,值得一读。